民主政治的競爭沒有叛變問題

林子堯
391 人閱讀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受訪表示,蔡賴配的組合象徵叛變也沒有關係。這句話背後帶有濃濃的封建思維和對民主政治的無知。

台灣的總統公民直選歷史進程尚短,但若放諸美國歷史,尤其在二戰後的美國總統史來看,民主政治本就是以競爭為常態,更無君臣上下關係,柯文哲此話的無知,不只是對民主政治本質的誤解,更讓自己內心威權封建的內在顯露無遺。

柯文哲不妨看看自己。圖片來源:柯文哲FB

中華民國的總統史進程至今也發展一百餘年了,光是在中國期間因為政府的更迭就已紊亂不堪,先是北洋政府後又有南方國民政府的北伐。一直到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主導制憲之後,現今的總統屆期才正式起算。

但總統與副總統的選舉方式則又不斷變化,起先正副總統是分開選舉的。最有名的一次當屬1948年副總統選舉,蔣介石屬意孫中山之子孫科成為副總統,結果大出意外,蔣介石的政敵、桂系的李宗仁竟成功勝選,日後更因為蔣介石辭職而成為總統。

這樣的總統、副總統分開選舉方式,直到1960年第三任總統選舉,因為蔣介石打算違憲第三任,因此才透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遊戲規則,順帶改變了選舉方式,讓自該屆開始正副總統搭檔參選成了常態,並在憲法增修條文改為直選總統後確立。

我國副總統的職權定位一向不明,主要原因在於制度定位上他就是備位元首,他的職權完全由總統而定。以李登輝在蔣經國任內為副總統為例,他在口述回憶錄表示,自己在副總統任內做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看了很多書也訂了很多書。至於軍事會議或重要國防演習,幾乎都無法過問,除非蔣經國通知他出席。

顯見副總統職務,純由總統決定,是憲政運作上的慣例。相反的,連戰在1996年後作為李登輝的副手搭檔,則極早就被確立為未來權力繼承人。因此,連戰在任內不但兼任行政院長達一年多之久,在不兼任後許多重大政策問題,李登輝也會請教連戰的意見。

但由於連戰作為權力繼承人,最後卻在大選中慘敗,之後的副總統也多未能成為總統候選人,因此在台灣的政治運作上,這項職務已經愈趨被視為一個沒有實質政治權力或成為未來下位總統的可能人選。因此,許多人會把副總統當作是總統的一種附屬,而非當作是未來的總統候選人或是民主競爭後的權力妥協。

連戰。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但若以美國的總統選舉為例,最有名的當屬林肯當時在成為總統之後,廣邀自己的初選對手成為內閣成員,共享權力,組成有名的「政敵團隊」(team of rivals),為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業。

在二戰後歷任美國總統的副手人選來看,則有許多屬於自己初選期間競爭者與反對者,或曾參加總統初選的落敗者,例如和甘迺迪背景迥異,來自南方的詹森(Lyndon B. Johnson)、曾參加1988年民主黨內初選但落敗的高爾(Al Gore)、以及曾參加1988、2008年民主黨內初選但落敗的拜登(Joe Biden),而能在副總統後又立刻直接問鼎總統成功的只有1988年勝選的老布希總統(George H. W. Bush)。

若我們在更細緻的去觀察歷任總統的選舉脈絡,還會發現有人曾挑戰現任總統連任的歷史紀錄。例如雷根曾經在1976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挑戰過福特,更差點勝出,福特在1980年還曾受雷根徵詢出任副總統但因為對職權分配有異而作罷。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從美國的歷史紀錄看到,不管是否曾經挑戰過現任總統,抑或是曾在初選期間為敵,在美國政治發展史上都不會訂為死罪,而這就是民主政治的價值所在,每個人都可以保有自己自由參選的空間。

而在美國總統選舉發展的脈絡來看,許多副總統的確之後都成了該黨的總統候選人,如1952─1960年任副總統尼克森在1960年成為共和黨候選人,但以極小差距敗於甘迺迪。或是1980─1988年任副總統的老布希成為1988年的總統候選人,以及高爾在1992─2000年任副總統後,於2000年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但也以極小差距敗於小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

競爭是民主的常態。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

總而言之,美國作為民主政治發展的老牌國家更是總統制度發展的圭臬,其政治運作至今的歷程非常值得台灣的政治參與者了解與參考。賴清德在和蔡英文經歷過一番激烈的初選過後,賴清德最後同意出任蔡英文的副總統,尤其又以此刻總統選舉的民調蔡賴組合領先來看,這其實是為台灣政治發展史寫下新篇章,具有時代意義。

必須公允的說,有競爭的總統初選未必會導致最終選舉的失敗。任何的競爭,在民主政治發展中更不應被冠上封建的比喻,因為競爭本就是民主政治的常態。唯一值得我們警惕的仍是這場競爭是否能做得更為公允,或讓外界無可挑剔。這不單是台灣的課題,包含美國這樣的民主大國在總統初選過程,也是有許多受外人議論之處。但台灣能在總統直選發展23年的今日,不斷的為民主政治寫下新紀錄,是非常值得台灣人民驕傲的!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生​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