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勝出區選的意義與挑戰

葉國豪
400 人閱讀

2019年對於香港人來說是痛苦與疲累的一年。

超過五個多月的「反送中」抗爭為這個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創傷,香港從此回不到過去,也不再一樣。而甫結束的區議會選舉卻讓人感受難得的振奮與新氣象,包括民主黨、公民黨以及新民主同盟等泛民主派取得了高於預期的席次增長,在應選452席中當選了389席,佔86%強,首次在區議會中形成過半優勢。前所未有的大勝,既有堅實、清楚的民意走向,也有難以再次複製的時勢與結構條件,這「超現實」的選舉結果需要冷靜分析與理解。

香港選舉結果。圖片來源:立場新聞FB

泛民主派勝選的首要意義是肯定了「反送中」抗爭的方向。儘管民意早就已經很清楚地顯示林鄭月娥特區政府的管治失當,以及警隊濫暴要為目前的社會失序負上最主要的責任,但是建制派的保皇黨仍毫無原則與底線地以犧牲港人福祉換取個人的政治利益,無疑的市民藉由此次區選用選票懲罰了他們。

其中民建聯派出181名候選人僅當選21人(當選率11.6%),黨主席李慧琼承認是重大挫敗;工聯會派出62名候選人僅當選4人(當選率6.5%);新民黨派出28名候選人則無人當選,黨主席葉劉淑儀被譏為亡黨、「賣港賊」。部分選區甚至由傳統的「深藍」轉為「深黃」,顯示地區政治文化的變遷。

區選的勝利也代表了泛民主派得以更好的形成新一代的政治新血,有利加快世代更新,並且打斷對手基於利益而無理念的政治接班。這些經歷催淚彈與被捕經驗的「雨傘/反送中世代」,二十年後將會是香港面對2047年「二次回歸」議題的中堅,在立法會不可能取消功能組別實施普選的制度結構限制下,原本充當諮詢與無實權的區議員會在基層治理中扮演更積極的關鍵角色。

不論是黨內新生代,或者是源自於基層社區的團體,得以秉持「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靈活精神適當串聯協作、資源共享,有利於拓闊議會以及社會運動兩條路線的多元光譜,他們趕走了部分盤據多年的保守勢力,為香港公民社會的發展帶來新動力。

隨著議席大幅增加也有利於運用資源扎根基層,鞏固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主實踐。近年來,香港民主派與建制派在選舉時得票的「六─四」比例已經逐漸打破,在早前多次的議員補選中建制派甚至可以取勝,這除了代表建制派年輕化、專業化的努力,也顯示民主派在普選時不一定繼續占優勢。而區選的勝利取得了大量的經濟資源(如議員薪酬、補助等),讓香港的基層政治有轉變的可能性,18個區區議會不再充當政府假民意、假諮詢的橡皮圖章。由於區議員透過互選同時構成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的117席成員,屆時有可能撼動北京對選舉的掌控。

儘管具有以上重要的正面意義,然而前路的挑戰同樣布滿荊棘。

所謂「民生無小事」,如何順利開展地區工作會是當選者需要立即面對的首要問題。許多人會嘲笑諸如處理路面積水、夜間噪音,甚至幫長者填表申請社會福利等瑣碎的事務性工作,然而這正是區議員的日常,部分擁有明星光環與知名度的議員固然可能依賴媒體曝光連選連任,但是樸實無華的日常社區工作才是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今屆區選的大環境難以再重複,如果當選者有負選民所託很快地將會在下次選舉中失去席位。

與勇武派的關係也值得關注。「反送中」抗爭若是沒有勇武派與「和理非」的協作,是不可能抵抗到今日的,然而發生於11月中至今的警方圍困理工大學事件,除了因為逮捕削弱勇武派的力量,更有不少參與者失望地認為被「和理非」所「遺棄」,因為大量傷亡為背景所換來的選舉勝利,也讓部分勇武派感覺被利用,他們覺得體制的渠道不可能真正的扭轉不公義的政經結構,這可能形成日後運動的潛在裂痕與信任危機。區選後已經立即有人呼籲勿忘仍被圍困的人士,顯示前線的勇武派需要生養休息,因此大規模暴力抗爭可能會短暫停歇。

勿忘勇武派。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反送中」的抗爭將會持續延續以年月計,原因在於林鄭月娥一天不下台、不成立擁有實權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暴,市民不會因此而滿意。區選後特區政府說會反思市民的不滿,卻又針對《禁蒙面法》的違憲裁定提出上訴,顯示這個政府集體失格與虛偽墮落。

然而維持運動的力度是困難的,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的恐懼與不便也是真實的,抗爭既需要國際化以爭取支持,也受大國角力而無法獨善其身、增加不確定因素,這是兩難的困境。下一個目標將是擴大戰果爭取明年下半年立法會選舉的勝利。

過去十年來香港總是瀰漫著「這個城市正在死去」(the city is dying)的悲觀情緒,而2019年的「反送中」抗爭則藉由集體充權(empowerment)與提升政治效能感的方式讓人興起這個城市仍然有救的期望。北京的治港團隊面對再次挫敗,他們的策略與現實出現非常重大的誤差,所謂「沉默的大多數」以及「與暴力割蓆」並沒有發生。

這是一個極度尷尬、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但是他們會不會反省或修正其思維呢?答案是不會的,他們將會更加左傾,以更強硬的手段來控制香港、短期內也不會立即撤換如中聯辦等相關治港班子,十九屆四中全會後強化香港教育中的「國家意識、愛國精神」已經箭在弦上,已經有報導指出北京將制度化的「收集反政府分子的情報」,更有重啟國家安全立法的呼聲。前路茫茫,香港退無可退,為了守護高度自治只能自救他救。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

留言評論
葉國豪
Latest posts by 葉國豪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