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關鍵少數」興亡史:政壇新星安哲秀的暴起暴落

楊虔豪
461 人閱讀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將至,很多人近來「跨海」向筆者傾訴,正在煩惱不分區政黨票該投誰,也有不少人詢問,台灣選舉結束後3個月,也要換南韓國會選舉了,那過去和現在,南韓國會選舉有沒有什麼看點,能作為「啟示」?

台韓都存在兩大陣營(泛藍與泛綠VS.保守與進步)對立局面,國會選舉也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相似成分還不少。相信會「煩惱」投誰,可能是在選項頗多的情況下,對兩大政黨感到失望,希望有牽制力的同時,又擔心投小黨過不了法定的5%,或是力量不足而覺得浪費,如此掙扎,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長柯文哲領軍的台灣民眾黨,囊括不少國、民兩黨出身的相關人士,希望在藍綠板塊中殺出重圍,各項不分區立委的政黨民調,也穩坐第3位,但在此同時,柯市長網路聲望與臉書「退讚數」持續下探。

不少人批評柯市長不僅失言連連、多項立場搖擺不定,該黨發言人在政論節目上,不敢對國民黨將親中退役將領吳斯懷列入不分區,可能造成國安問題等隱憂表態。質疑民眾黨「無中心思想」,意圖討好兩陣營來吸引選票的主張,也經常能看見,看到民眾黨,總這讓筆者想起南韓已泡沫化的「國民的黨」的例子。

安哲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由 Jinho Jung from Seoul, South Korea – 안철수 교수님_05, CC BY-SA 2.0

「國民的黨」會誕生,導因於文在寅與安哲秀關係的撕裂。人權律師出身,作為盧武鉉「知己」、擔任過其青瓦台秘書室長的文在寅,與身兼醫師與電腦專家的天才、打出「第三勢力」的安哲秀,兩人在2012年就為誰該出馬對抗朴槿惠而有過一番競逐,最後安哲秀主動退出,由文在寅出馬,結果仍敗給朴槿惠。

朴槿惠在2013年初上任後,作為「政治素人」的安哲秀,透過補選成為國會議員,正式踏入政界。原本準備創立新黨的他,因實力未達,最後在2014年與文在寅所屬的民主黨共組「新政治民主聯盟」,並一度擔任黨魁,但坐上位子才4個月,安哲秀因國會議員補選慘敗,負起政治責任而請辭,並由文在寅接任。

至2015年底,安哲秀與文在寅在黨內衝突越趨激烈:文主張應強化新政治民主聯盟的「進步派」形象,與保守派「正面對決」;安則認為,應放下意識形態爭執,以公共政策論述來獲取更多淺層與中間選民支持,才能擴張民意版圖。

慶尚道出身、並曾在釜山執業的文在寅,對政黨與國會政治運作,並無太多經驗,為求理念順利推進,他很自然地起用同鄉出身的議員或黨務人員擔任幹部,卻也導致「進步派」根據地─以光州為首的全羅道地區人士被排擠,安因而批判文「挾派閥勢力自居」,黨內於是出現「主流」與「非主流」的對立。

最後,安哲秀與「非主流」派,宣布從新政治民主聯盟出走,另組「國民的黨」,許多被文在寅排擠的全羅道地區人士,也轉而加入,希望力拚2016年的國會選舉;歷經脫黨潮後的新政治民主聯盟,則改名為「共同民主黨」。

當時,各項國會選舉的政黨支持率民調,執政的新世界黨,以7─18%的支持率差距,輾壓共同民主黨與國民的黨,而數十個選區,因三強鼎立,導致候選人支持率皆在誤差範圍內,難料勝負。

此時,安哲秀扛著被害者姿態與菁英形象,開始左打共同民主黨由文在寅專斷坐大,右打新世界黨無能迂腐,要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但一般認為,在反對派因為文、安內鬨而分裂下,保守派的新世界黨,雖然也因親朴槿惠勢力壯大而內鬨連連,仍有更多優勢。

但開票結果讓人跌破眼鏡,新世界黨連國會最大黨地位也沒保住,反倒是共同民主黨與國民的黨「各有斬獲」─共同民主黨取得首都圈多數席位,國民的黨則橫掃進步派大本營─光州與全羅地區。不分區政黨票方面,雖然新世界黨得票率領先,但仍不敵共同民主黨與國民的黨相加超越。

結果,國會300席中,共同民主黨以123席「意外」成為國會最大黨,反較上回成長21席;上回過半的新世界黨,因許多選區被判當選無效或有人退黨,選前剩下146席,希望力拚「重返過半」,開票出來卻只剩下122席;而從新政治民主聯盟出走後,擁有20席的國民的黨,也爆衝至38席。

共同民主黨處於反對派分裂的情況下,席次還意外成長,並成為最大黨,至少保住顏面;而最風光的莫過於異軍突起的國民的黨,在無任何一黨過半的情況下,國民的黨成為「關鍵少數」,而得以在國會發揮巨大影響力。

2016年南韓國會選舉,讓許多人驚訝不已。因為一反民調數字,執政的保守派新世界黨大敗,文在寅的共同民主黨「破天荒」成為最大黨,安哲秀領軍的國民的黨則最為風光,在無任何一黨過半的情況下,成為「關鍵少數」力量。

對許多中間或搖擺選民,還有長期以來對政治感到失望,甚至厭惡「保守與進步惡鬥」的南韓民眾來說,如此結果再好也不過。

執政的保守派新世界黨喪失多數席,讓朴槿惠總統成為「跛腳鴨」:而成為國會最大黨的共同民主黨,過往的根據地與大票倉-全羅地區被國民的黨攻陷,這裡的民眾們形同用選票警告文在寅「不得再忽視我們」,也讓國民的黨有更大話語權。

而儘管文、安兩人兩人撕破臉,但畢竟理念仍較為相近,為力抗新世界黨,共同民主黨只能選擇與國民的黨合作。

但對以既有兩大政黨對決局面、冀求進步派能獨當一面的選民,這樣的結果,就令人些許失望,原因不在全羅道被國民的黨席捲,而是反對派分裂,造成不少地方被新世界黨拿下。筆者翻開當年各選區選舉結果,並一一計算,上演「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選區,就多達34個。

若在野陣營整合順利,多出的這34席,即可實現一黨過半,立法或審議時,將能減少各黨團協商所帶來的時間成本,就能更有效牽制執政的新世界黨。

而國會選舉結束後,2016下半年,為抵禦北韓武力威脅,朴槿惠政府在未與朝野協商下,獨斷與美國達成協議,引進末端高空飛彈防禦系統(薩德),引來在野陣營激烈抨擊。文在寅與安哲秀兩人皆大表反對,並主張程序有問題。

北京當局先前也表達不滿與警戒態度,認為薩德的偵測雷達涵蓋到中國本土,將造成國安疑慮,之後,中國內部也開始出現抵制南韓的聲浪,隨後「限韓令」也造成在中韓企營收銳減、赴韓觀光客大跌。

就連保守派也有不少人對朴槿惠政府的處理方式感到疑惑─事實上,中方早就下警告,而韓方就算有佈署薩德的正當理由,也應好好說服民眾接受,同時立好防範中國反制的策略,最後的獨斷推行,不但激起國內不滿,也讓南韓遭受中國報復,政府卻束手無策,顯現無能。

同年底,崔順實干政案被揭發,導致朴槿惠總統先後遭國會與憲法裁判所彈劾下台。這時則換上新世界黨出現內部矛盾-黨內有人主張「護主」,也有人要求反省與改革,雙方兜不攏,導致改革派最後出走,另組「正確的黨」(正黨),新世界黨則更名為「自由韓國黨」。

朴槿惠被彈劾後,總統大選提前登場,文、安分別代表共同民主黨與國民的黨出馬角逐大位,兩人支持率一段時間處於伯仲之間。

曾提出薩德程序不當,甚至要求應經國會或公投批准佈署的安哲秀,突以「情況生變、北韓挑釁越趨嚴重」、「薩德已佈署中、下任政府應尊重國與國之間的協議」為由,轉為支持佈署薩德。

只是,北韓文攻武嚇從未停止,到剛佈署時,安哲秀也續表反對,他的「轉變」說詞並無說服力。唯一能解釋的理由,就是安哲秀為拉攏保守派選民,讓自己聲望超越文在寅,才決定更換立場。

此舉引來全羅道民眾反彈,安哲秀最大問題於,從「第三勢力」起家,打著「新政治」名號,在和進步派結盟後,為對抗文在寅而出走;此時全羅道民眾也因文在寅的疏離,而選擇與安哲秀結合,並讓國民的黨成為關鍵少數。

安哲秀想擴張中間選民或淺層票源,「衣食父母」卻立基於進步色彩最濃厚、又帶有些許反美情緒的全羅地區(許多支持者認為,是美國默許,才導致光州事件發生,並讓全斗煥得以展開獨裁統治),因而薩德立場轉向,讓原先挺安的進步派票源開始流失,並回流至文在寅身上,最後文贏得大選。

大選失利後,安哲秀展開另一行動─推動國民的黨和從自由韓國黨分家的正黨整合。雖然相較立場趨向極右的自由韓國黨,正黨屬於溫和保守派,安哲秀或有突破保守與進步界線的用意,然而不少人視安哲秀此舉為背叛。兩黨整合後更名為「正未來黨」,部分反對整合的議員則出走,並另立「民主和平黨」,

「正未來黨」於2018年初數立後,安哲秀又決定投入地方選舉,競選首爾市長,這時,他的聲勢已走弱許多。競選時,是世越號罹難學生原先居住的京畿道安山地區,原本弔念焚香所所在的公園,計畫要改建成紀念公園,正未來黨卻和自由韓國黨道議員候選人,以「會造成地價下跌」為由,表達反對。

但事實上,預定的紀念公園面積,僅占場地的1%,「地價下跌」根本不該成為正當理由。船難時,作為在野黨黨魁、批判政府無作為的安哲秀,如今卻不聞不問,並縱容地方議員候選人二度傷害。最後,安哲秀失掉進步派支持層,也未成功吸收保守派,兩邊不討好下,於首爾市長選舉中敗北。

希望兩派共生合作的安哲秀,卻讓進步派支持者覺得「被利用後再丟棄」,最後國民的黨「泡沫化」,安哲秀也結束政治生命。現在不少人後悔,當初若料到安哲秀會如此,就不該票投國民的黨,現在「關鍵少數」也不會鬧到四分五裂。

第三勢力要發展本來就有很多挑戰,而安哲秀失勢,歸根於他未充分考量既有支持者的屬性,也沒評估好兩大意識形態、在尋求交集時會產生的衝突風險,最後變為了選票,他沒有勇氣同時突破保守與進步派的框架,理出新的路線尋求支持,而是吸了進步派的血後,再吸保守派的血,最後被雙方唾棄。

立場轉變並非不能接受,而是得向選民充分說明清楚理由,讓選民理解政黨或候選人在轉變前後有依循一貫原則,這樣的「第三勢力」才能受人敬重。

台韓這兩個”People’s Party”,皆面臨相同指責,看到安哲秀的下場,柯文哲市長得記取教訓;而若不想冒上日後飽嚐被欺騙、背叛或上當的風險,選民也得有本事要求候選人或政黨找回核心價值,對於這樣試圖兩邊討好的政黨,也得引以為戒。

作者為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

留言評論
楊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