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萬點錢都被外國賺走!前國民黨大掌櫃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346 人閱讀

「2020年台灣及主要國家經濟展望」研討會。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

本月18日新聞提到,前國民黨掌管黨產、國民黨投管會的劉泰英先生,在參加台灣綜合研究院辦的論壇時表示,台灣股市上12000點,「錢都被外國人、有錢人賺走了,所以人民無感」。昔日掌握國民黨投管會,在資本市場賺錢幫國民黨選舉找錢的人,今天有此番言論,真是時空錯亂、嚴重與社會脫節。

首先台灣股市從早期引進外資開始,就因為電子產業被外資青睞而大加投資,甚至,在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時,因為2001年科技泡沫、2003年SARS危機,很多股市大戶抽手不敢買股的低點,外資大舉加碼,讓很多台灣公司股東結構國際化,這是外資看好台灣。

另外,即使在金融海嘯期間,外國金融機構為了維護資本流動性,大量抽走資金,但在美國幾大金融機構風波平息後,加上美國、日本等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很多資金都回來台灣繼續投資,這對台灣資本市場是好事,何來錢都被外國人賺走之說?難道外資挹注台股,讓台灣企業有能力走出國際變成跨國大企業,這是錯誤的?還是台股只能在國民黨時代讓投管會當作禁臠,才是正確的財經政策?

第二,蔡英文政府實施稅改,有兩項是一般人民比較無感,一是提高被馬英九降的過低的營所稅(25%一口氣降到17%),另外就是「落實兩稅分離」。首先,過低的營所稅,肥了財團,造成台商大舉把錢拿去中國等地投資,這不只沒有達到當初馬政府宣稱降稅可以引資回台,加上馬政府把遺贈稅從累進稅率到最高50%,齊頭式降低到10%,結果,馬政府不只「鮭魚返鄉」政策效果不如預期,還讓有錢人可以大量把錢投入炒股、炒房,造成社會嚴重貧富差距跟貧窮世襲問題,並導致再此政黨輪替,這劉泰英先生何以視而不見?

兩稅分離比較複雜,但簡單來說,過去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可以扣抵大股東的股利所得,之後才對這些有錢人的股利所得課稅,這是違反自然人跟法人課稅分離的原則。而蔡英文政府把這點改掉,降低有錢人股利所得的扣除額,並定合理的分級稅率,讓小股東不會受害,配套則是提高營所稅回到20%,但對企業用來投資的保留盈餘及特定投資優惠,這樣,即使台灣的營所稅增加,有錢人的股利所得稅也增加(稅率減但稅收增),補充國庫(2018年所得稅增加9.2%,營所稅增加12.8%,個人綜合所得稅增加5.4%,營業稅增加7.9%)。根本不是坊間謠傳稅改肥了有錢人,這是鐵錚錚的事實。

即便股東、企業家、有錢人要多繳稅,但稅改後,仍然讓有心研發升級的台商願意大舉回流。結果是,台灣稅收增加,薪資所得者減稅,有錢人在所得稅多繳錢,而且還有大批台商等著回台投資新技術、產業升級,這是企業、股東、受薪族群三贏的局面。這哪裡是股市上漲的好處都被有錢人賺走了?不提整體稅制的差異,劉泰英先生這樣的推論,難道只是憑著感覺?這樣對辛苦制定新的稅制方案的後輩公務員們,您難道不覺得慚愧?

最後,台灣股市投資人的組成,已經從以前散戶佔九成的型態,變成現在約六成的型態,原因在於這幾年台灣金融市場投資商品種類變多,一而般人更能接受基金等投資方式,讓專業經理人操盤,穩定投資收入跟辛苦賺的血汗錢。

換句話說,很多人用所謂基金來「定期定額」當作投資方式,這些股價賺的價差、股利,就是實實在在的流進人民的戶頭當中,並隨著基金淨值成長,這些劉泰英先生難道看不見?還是,劉泰英先生嚮往過去的年代,九成散戶在股市裡當待宰羔羊,被特定股市名人、投管公司殺進殺出,讓股市炒手套殺一般人民血汗錢的那種股市型態嗎?

作者為經濟學博士、任職財金研究院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