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藍綠都不太相信這次的總統民調?

王宏恩
507 人閱讀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民調即將封關,而最近幾期的幾家民調都顯示,蔡英文跟韓國瑜的支持度差異將近30%。然而,無論是泛藍或者泛綠的政治人物跟名嘴,似乎都不太相信這個數字,有的更拿出雞排作為賭注。事實上,假如我們拿出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民調來回溫的話,其實當時幾家的封關民調結果都還蠻準確的。既然一年前都還那麼準,為何這次大家反而不太相信呢?

首先,這不只是韓國瑜號召蓋牌而已。如同《蘋果日報》的嘗試,以及筆者日前的分析,號召操弄民調的影響力頂多3%,因為要反串民調本身需要極高的動力與政治知識,而大部分的選民並沒有心力這樣做。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從過去的民調資料來看,民調機構平均而言習慣高估大勝的那方,也就是民眾在回答民調時會有跟風效應。筆者曾經分析2014年的縣市長民調資料,發現各民調機關幾乎都在同樣的地區偏藍或偏綠,而更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幾乎所有的民調機構都會在實力差距懸殊的選區更加高估勝方的民調。這可能是敗選方的沉默螺旋,他們知道落後而因此不想被民調到或不想誠實回答。但他們最後還是會去投票,讓最後結果不會差距這麼大。

第三個原因,則是來自於兩大黨的政黨認同。即使總統民調差異巨大,但是兩大黨的政黨認同的數字始終差不多,都大概是25%左右。但假如我們攤開過去的選舉結果來看,國民黨或民進黨在選舉前的民調的政黨認同比例,都可以完美的出現在接下來的選舉結果中:兩大黨在過去所有選舉都拿到了比政黨認同更高的催票率,也就是所有下圖中的點幾乎都在對角虛線的左上方,唯一的一次例外是2009+2010年的國民黨縣市長及五都選舉。

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在總統選舉時催出來的票更多(04,08,12,16都比較高、10,14,18比較低),而國民黨則是比較不穩定,但近兩次16,18也都比虛線高,代表國民黨也能催出比自己黨內認同者更高比例的支持者。舉例來說,2018年每100個台灣人有25.4個人說自己支持國民黨,但2018年底投票時每100人裡有33.1人投給了國民黨。

既然到目前為止兩大黨政黨認同也都超過25%,這也代表兩大黨至少能在100位選民之中最少都可獲得25個選民以上的支持,假如投票率7成,25/70=35.7,也就是兩大黨總統得票率至少都是35.7%往上算。在這種狀況下,韓國瑜目前得票率就顯然是低估了。更不幸的是,假如我們使用下面這張圖來做最簡單的線性估計,搭配上各家最新出爐的政黨認同民調資料,兩大黨其實線性預測值的差異並不大。

當然,上面的推測包含了一個前提假設,就是這些政黨認同者到最後都會乖乖歸位,把該催的票給催出來。但看著王金平、朱立倫、侯友宜、趙少康都慢慢歸位了,這樣的假設應該並沒有差異太大。

圖片:作者提供資料來源:民眾的政黨認同資料來自於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每年釋出的民調資料,而兩大黨的得票則來自於中選會歷次選舉結果的各政黨得票

第四個原因,則是因為現在棄保跟整合還在繼續。雖然說韓國瑜操弄民調讓棄保效應更為困難,但是宋楚瑜的民調還是慢慢往下滑。加上舉棋不定卻信徒眾多的柯文哲還沒有最後下令,所以部分的支持者可能也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這些都可能在封關後繼續影響選舉結果。

最後第五個原因,也許也是不幸的是,中國對台灣的假新聞作戰並不會因為民調封關而結束。自從十月起開始的眾多YouTube、最近開始又暴衝的點閱率以及新型的複合式假訊息,乃至於之前小模跟電競玩家集體宣誓,這些都顯示著這場台灣公民之仗才剛剛開打,而敵人也尚未放棄,而更是多線進攻。這些都會在最後幾天繼續添加選舉變數。

從以上這五大論點來看,就算最樂觀的估計,雙方的結果也會比民調顯示的還要近很多。假如在此時就把心力轉到其他戰場、或是放棄投票、或是讓來亂的沒參選人跑來繼續佔據曝光度,這些都可能影響總統大選的主節奏,讓難以估計的事情發生。

作者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留言評論
王宏恩
Latest posts by 王宏恩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