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因素」滲入全球日常生活:「建構主義」的警示

黃兆年
651 人閱讀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臺灣女孩周子瑜甫獲美國電影網站TC Candler評選為2019年全球第一美,但她的照片右上方,除了中華民國國旗之外,還被加上了一個略小的五星旗。從四年前爆發的周子瑜事件到最近引起關注的波特王事件,我們不斷看到中國政府在兩岸與國際社會致力於把臺灣「中國化」的各種作為,使臺灣的國際處境在無形之中變得更為艱難。

本文試圖從國際關係領域中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觀點,解讀中國當局對臺灣國際角色的打壓,同時指出此「中國因素」可能產生的「建構式言論審查」(constitutive censorship)效果,進一步思考臺灣的因應之道。

從國際場域向庶民生活進擊

過去,中國政府對臺灣國際身分的打壓,集中在以國家行為者(state actors)為主體的正式國際場域之中。例如要求與中國建交者必須遵守「一個中國」政策、阻礙臺灣參與各種國際組織與國際活動、頂多允許臺灣以被矮化的「中華臺北」名義申請加入,其目的不外乎建構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國際認知體系。

近幾年來,北京當局開始把對臺灣國際角色的打壓,轉移到商業場域之中,甚或是日常生活之中的非國家行為者(nonstate actors)身上。亦即利用中國市場的龐大商機與經濟誘因,驅使或脅迫各行各業的企業家以及從業人員,協助中國政府在各領域封殺臺灣或中華民國,希望藉此塑造世界對臺灣國際地位與兩岸關係發展的理解與認知,最終達到建構「一個中國」意象的政治目的。

盤點日常生活裡的「中國因素」

以中國政權打壓臺灣國際角色作為觀察點,本文檢視中國因素近幾年來如何透過商業互動滲入兩岸與國際社會的日常生活各層面,以下分別就食、衣、住、行、育、樂進行簡單的盤點與回顧。

一、「食」的方面,2016臺灣政黨輪替之後,海霸王即擔心被北京認定為「綠色臺商」,特別在年底登報表示「堅定支持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此案被各界指為「許文龍案的翻版」。2018年85度C因為蔡英文總統「路過」其美國門市,而麵包師傅吳寶春則為了赴上海展店,分別被中國網友貼上「臺獨企業」與「臺獨麵包」的標籤,陸續被迫聲明支持「九二共識」與「兩岸一家親」。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一芳水果茶的香港加盟門市宣布加入罷工行列,一芳的官方微博隨即發文表達「支持一國兩制、譴責罷工」。

二、除了本土品牌之外,國際品牌也不能倖免於中國因素的制約。例如在「衣」方面,義大利的Versace、法國的Givenchy、美國的COACH、以及Gap等國際知名服裝品牌,只是因為在印有城市與國家名稱的T-shirt上把香港、澳門、臺灣與中國並列,或者只是在印有中國地圖的T-shirt上未顯示臺灣的部分,就在近半年來接連被中國網友群起撻伐,最後不得不公開道歉、聲明尊重「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

三、在「住」的方面,萬豪酒店集團於2018年中旬片面將其SPG訂房系統(簡體中文版)中的「臺灣」改為「中國臺灣」,據網友統計共有25家臺灣飯店的所在地被標記為「中國臺灣」,包括W飯店、臺北雅樂軒、臺北中和福朋喜來登、新竹喜來登等,此舉引起部分飯店業者與消費者的抗議和抵制。

四、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行」方面,經典案例莫過於中國民航局2018年四月致函44家外國航空公司,要求限期修改官網上的「臺灣」名稱,並加註隸屬「中國」,否則可能遭受中國市場抵制。在中國政府施壓下,許多航空公司陸續在官網上把「臺灣」改為「中國臺灣」,或列為中國的一部分,包括加拿大航空、英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土耳其航空、阿聯酋航空、新加坡航空、酷航等。部分美國、印度、日本的航空公司則採取彈性作法,僅以城市或機場名稱標註臺灣,或改稱「中華臺北」。

五、在「育」的方面,2018年底英國雅思(IELTS)考試中心彷彿重演國際航空公司改名事件:該中心迫於中國壓力,修改其線上報名系統中的國籍欄位,把原本的「臺灣」選項改為「中國臺灣」。去年初倫敦政經學院(LSE)在校內設立地球儀裝置藝術,臺灣被標註為「中華民國(臺灣)」,並與中國標示為不同顏色,引起近年呈倍數成長的中國留學生抗議,其後LSE決定保留臺灣的名稱和顏色,但加上星號表示具有爭議。去年底世界科學院(TWAS)宣布2020院士名單,中研院共有三名院士獲選,但國籍均被標為「中國臺灣」。

六、最後在「樂」方面,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案例莫過於周子瑜在2016臺灣總統大選前夕,因為曾在韓國綜藝節目手持中華民國國旗,而被舉報為「臺獨」,最後被迫公開道歉。自此事件以降,諸如戴立忍、林心如、宋芸樺、許瑋甯、波特王等知名娛樂圈工作者,或因曾關心社會運動、領取文化部補助,或因被問及「最喜歡的國家」時回答「臺灣」、在IG按讚提及「阿六仔」字眼的貼文,乃至於與臺灣總統合拍搞笑影片,而被質疑是「臺獨」,最後不得不自清並非「臺獨」、表態自認「中國人」、或聲明支持「一個中國」,否則就得放棄中國市場。除此之外,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去年的金馬獎,也因2018年頒獎典禮上的統獨風波,而被中國官方下令抵制。

「建構式言論審查」的效應與因應

當日常生活各層面都蒙上了中國因素的陰影,中國政府對海外企業與民眾的言論及思想控制,便不再只是「歐威爾式胡言亂語」(Orwellian nonsense)而已,更進一步可能具有「建構式言論審查」的意義與效果。建構式言論審查涉及人類社群如何經由互動逐漸形成「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的正式規則或「潛規則」。

雖然這些規則最初可能是由一個如「老大哥」(Big Brother)般的權威所設定,然後透過各種強制或誘因的權力互動機制迫使社群成員們遵從,但規則一旦建立起來之後,即使老大哥不再現身,即使強制與誘因都被移除,社群成員仍會因習以為常而自動自發地遵守這些規則,甚至代代相傳。換句話說,今天看起來的「胡言亂語」,有可能就是日後「自我審查」的根源。

放在中國政權打壓臺灣身分的脈絡來看,雖然今天許多國際航空公司是迫於中國政府與市場的壓力才協助矮化臺灣的國際地位,但日後即使中國當局未再明確下令,即使後來的航空公司未曾遭受任何威脅或利誘,即使其他各行各業的企業家或從業人員未曾接收到把臺灣「中國化」的指令,但只要他們想進中國市場、想跟中國人做生意,就很有可能自動自發地把臺灣寫成「中國臺灣」。

我們這一代人當然得以知悉「航空公司們」修改臺灣身分的緣由及苦衷,但下一代的世人卻很可能習慣成自然地認為:把臺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才是比較合理正當、合乎邏輯的事情。如此一來,中國政府便得以重新建構兩岸與國際社會對臺灣國際角色的認知框架,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小看建構式言論審查的傳染及繁殖效應。

當中國不斷把臺灣拉進「中國的世界」,臺灣能做的就是持續站穩「世界的臺灣」。當中國不斷告訴世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不僅要持續告訴世界「我們是臺灣、我們不是中國」,更要持續告訴世界「臺灣跟中國哪裡不一樣」,此時強化臺灣與世界的連結就顯得格外重要。

具體來說,當中國政府對外築起「網路長城」、對內要求媒體都要「姓黨」,臺灣就更要繼續堅持網路自由、新聞自由、以及言論自由。當中國當局致力迫害法輪功、強拆十字架、強制穆斯林「再教育」,臺灣就更要繼續追求宗教自由、族群多元、乃至性別平權。當中國政權取消國家領導人任期制,臺灣就更要把轉型正義、自由選舉、民主鞏固進行到底。

總而言之,當中國試圖用「大中華民族主義」塑造世界對臺灣的理解,臺灣能做的就是用「普世價值的在地實踐」來標誌與中國的區隔,用自由民主的面貌與內涵來建構世界對臺灣的認知,進而為臺灣的國際角色找到世界範圍中的定位。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