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妳怕被隔離與封鎖嗎?

陳俊光
319 人閱讀

圖片來源:Image by Wokandapix from Pixabay

當人們都緊盯著各國確診與致死人數時,有幾則疫情相關新聞也同樣令人哀傷:一位十九歲英國少女自殺了、法國家庭暴力案件增加了。而這些都與隔離封鎖(封鎖可視為大規模的隔離)措施有關。

為了避免多數人死亡,隔離或封鎖措施常有其必要。但其副作用不容輕忽:對經濟的影響早已成為新聞焦點之一、但對心理的影響則較少被討論到。

綜述與危險因子

研究報告指出:被隔離(註一)的人們常會有更多的焦慮、失眠、易怒、憂鬱、情感疏離、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比例可能高達25%~73%,而一般人口則約7%~15%。即使在隔離結束後半年甚至三年,曾被隔離者仍有較高的憂鬱或創傷相關症狀(20%~60%)、自殺率可能也較高;而醫療工作者常會有更多的職業倦怠情形。

行為表現上,被隔離者有較多的物質濫用、暴力行為、與各項違紀行為。其中,暴力嘗試針對親近的人(如家庭暴力),而物質濫用情形常可持續至隔離結束後數年。

有些變因能夠預測這些問題發生的機會。就整體而言:隔離或封鎖的時間越長,對心理的負面影響會更嚴重;此外,給予被隔離者越多的支持照顧(物質、資訊、心理),越能減少相關問題。

就個人而言:社會經濟弱勢、資源匱乏者,更可能因隔離而有心理傷害。原本就有精神疾病者也更容易因隔離而惡化、或併發其他精神疾病,身體疾病也有一些負面影響。有些報告指出「控制其他變因下、醫療人員有較高風險」,這可能與見證更多的死亡(包括同事死亡)、以及工作過勞有關。其他關於年齡、婚姻狀態…等變因,比較沒有明顯的影響。

雖然沒有真正的對照研究(也不可能),但是比對不同研究可發現:區域封鎖的影響會比個人隔離的負面影響更大。這可能是因為:個人隔離常有固定期限、親友還能給予支持(封鎖狀態下人人自顧不暇)、周遭世界的正常運作常能給予當事人希望。

但是,封鎖區域大小則不一定有正(負)相關:封鎖區域小,有可能會有更強的相對被剝奪感;和平醫院封院似乎造成了最嚴重的心理傷害,這可能是因為相對被剝奪感、被迫生活在危險且不方便的環境(醫院、而非家庭)、甚至要在裝備不足下過勞工作。

日前,英國精神醫學大師Sir Simon Wessely說明了封鎖措施的異常嚴重性:「即使是在二戰期間,我們仍然能上餐廳、能與親愛的人相聚。」

隔離期間的壓力

要思考如何避免隔離措施造成重大心理傷害,就必須理解被隔離者所遭受的各方面壓力。以下略作探討(註二):

一、怕病死:被隔離或封鎖,常意味著著自身被感染的機會更高,這樣的風險可能導致過度焦慮至生活失序、試圖逃離封鎖區域、或是相反的過度樂觀與輕忽。

二、怕餓死:被隔離被封鎖都可能導致資源匱乏,也可能因為無法工作而收入減少。有些人可能預先準備物資,有些人可以在家工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這也無法完全解決問題。

三、怕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資訊匱乏、無法清楚掌握自身與周遭狀況、無法預估未來情勢發展,這些都是令人慌亂不知所措的壓力。

四、與人太遠:人類天生是社交的動物。對大部分人而言,與他人相處不只是生活日常、更是維持身心狀況穩定之必須。隔離封鎖讓人無法維持習慣的社交活動,雖然網際網路可以部份彌補這方面的匱乏,但終究無法提供當面互動的溫度。

五、與人太近:曾有研究指出「每星期與家人相處三十三小時以上」會有負面影響,封鎖狀態下,人們與同住家人相處的時間往往遠遠超過。這很可能是家庭暴力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新聞報導指出:封城解鎖之後,中國各地的離婚案件大幅增加。

六、太無聊:除了少了社交活動,其他許多個人活動也可能受到限制,不能看電影、不能逛百貨公司、甚至不能散步運動,這些都可能讓人坐立不安。同樣的,網路發達也部分降低了這問題的嚴重性。

七、不公平:「為什麼是我?我做錯甚麼?」、「怎麼這麼突然?政府憑甚麼下這種命令?」是很可能有的反射性思考。而且,社會行動本就很難完全公平,如果真有特權存在,或是決策過程太粗暴,這感覺會更強烈;這可能造成心理傷害(如和平醫院醫護人員)、不配合防疫(如部分武漢居民)。即使外人看來公平的處置,當事人仍可能忿忿不平;所以台灣仍有人不配合隔離檢疫,所以義大利與貝魯特爆發了監所暴動(受刑人的「只能等死」被剝奪感會更強)。

圖片來源:Image by Anemone123 from Pixabay

隔離結束、傷害卻未結束

即使隔離封鎖結束了,所引發的問題並不見得立刻結束。如前述,隔離封鎖時間越久、問題越嚴重且持續越久,而區域封鎖的後果比個人隔離更嚴重。以下簡略討論:

一、財務問題:隔離封鎖期間可能收入減少、甚至失業。隔離封鎖之後,因為個人因素(包括疾病或隔離造成的傷害)或結構性因素(整體經濟活力降低),失業的人不見得能再度就業,收入減少的人們不見得能恢復原本收入。如果有家人生病或死亡(醫療費用與工作損失),財務壓力會更大。

二、人際問題:因為社交活動中斷,原本的人際關係不見得恢復,甚至可能有親友重病或死亡;此外,疾病或封鎖也可能對個人留下心理障礙,無法輕易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因此,當事人可能持續感到孤單寂寞,而這也會造成寄發的心理傷害。

三、汙名化:曾住在疫區的人民、曾照顧過傳染病患的醫護人員、或是被他人誤認為上述兩種狀況的人,都可能被害怕「是否可能成為傳染源」、也因此被排斥。不只如此,當事人也可能自我厭棄,真的認為自己是髒的、可怕的存在。

讀者可以很輕易地理解到:以上三種傷害是會互相強化、乃至造成更大的傷害。

政府可以做甚麼?

根據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想到一些避免隔離封鎖造成太大心理傷害的辦法:

一、盡可能縮短封鎖的時間:在符合傳染病防治要求的條件下,越短的封鎖時間會造成越小的心理傷害、也可以減少後續的負面影響。

二、盡可能給予充分的資訊:資訊不足是重大壓力來源,可能造成當事人的恐慌與失序行為。台灣防疫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並成立專門網站與Line群組,可說是良好的示範。

三、給予充分的物資支援:無論是被隔離的個人、或是被封鎖的社區,民生物資都是最基本的需求,防疫資源也是如此。台灣及早限制口罩出口,隨後尋求企業合作、提高口罩酒精防護衣的產量、也設法避免資源分配不均,又責成地方政府提供居家隔離者充分的飲食與居家協助;這部分也值得肯定。但有網路傳言指出: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居家檢疫的物資提供與家居協助往往慢了好幾天、甚至物資不足,這應該要盡快改善。

四、提供娛樂教育與通訊的協助:如前所述,社交匱乏與無聊是重大的壓力源,協助提供足夠的網路服務與相關資源、滿足人民的娛樂與通訊需求,應該能降低隔離封鎖的心理傷害。而協助學生的教育不因隔離封鎖而中斷,也能減少後續問題發生。

五、保護疫受傷害的群體:包括可能物資匱乏的弱勢者、可能受到暴力傷害的婦女與兒童、可能因工作感染乃至殉職的醫護人員,都應該得到更多的協助。政府應提供社經弱勢足夠的民生物資與社會服務、必要時的求助管道(對家暴潛在受害者亦同)。對醫護人員,政府應提供充分的防護裝備、盡可能合理的勞動條件、以及適當的補償措施。

六、提供心理照顧資源:在隔離或封鎖狀態下,電話或網路諮詢成為不得已的替代方案。在隔離封鎖結束後,政府應結合專業人員,讓有需求者可以更容易獲得相關協助。

七、以利他主義取代懲罰與強制措施:強制隔離與(對違規者的)懲罰無法完全避免;但是,如果能鼓舞當事人的利他主義(altruism),會是更有效更少壓力的方式。如果能讓所有民眾都理解「個人與社會是一體的,我配合防疫,可以保護家人、保護鄰人、保護醫療資源,從而最終保護自己(當自己有需求);我配合防疫,能夠減緩疫情、也能夠減少經濟損失,最終減少我失業的危險、也讓我更有機會在疫情結束後重振事業。」那麼需要被處罰的國人將會減少許多,隔離封鎖的心理傷害也會降低。

很幸運的,因為我們對中國保持戒心、不輕信其公布之資訊、超前部署防疫,台灣並未發生區域封鎖的情形。希望之後也不必採取這等強烈措施。但若不得已必須執行區域封鎖,希望政府能採取有效措施、減少人民的心理傷害。

註一:為行文方便,本文常會以「隔離」代稱「隔離and/or封鎖」,提到「封鎖」時則較具針對性。此外,「封鎖」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地域範圍可大可小、對人民活動的限制程度也不一定。

本文寫作,主要根據Lancet 上的一篇回顧性文章,並綜合其他新聞與學術資料,少有個人的後設心理學思考。又因篇幅限制,本文將不註明資料來源,合當聲明。

註二:為求讀者容易理解,本文行文用詞可能有較詼諧甚至戲謔之處。但筆者寫作的心情是嚴肅甚至是哀傷的,並無對受苦者不敬之意。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曾以「老皮蛋」為筆名,參與「超克藍綠」共筆部落格、與書籍「超克GGY」之寫作。近年忙於賺錢養家、陪小孩長大,並在基進黨政策部任無給職不認真研究員。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