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假平衡」,也是一種精算

洪浩唐
1.1K 人閱讀

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CC BY 2.0)

將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情相提並論或混為一談,一直是喜劇、脫口秀常見的技巧。表演者常藉由兩件平常不太可能被拿來類比的事物,故意找出其間的某種「關聯性」,以製造一種荒謬的「笑果」。例如,把「碳里程」和「歹徒在住家附近犯罪」這兩件事扯在一起。某脫口秀演員可能會說:在自家附近公園作姦犯科的人,至少有一點值得嘉許,就是他好歹也為減少碳排放做出一點貢獻?這種博君一笑的 話術要能成立(且不被認質疑有剝削任何受害者的嫌疑),有一個前提,就是表演者和閱聽人都有相當程度的默契:這是開玩笑的。

但如果將上述技法、話術套用在新聞報導或評論上,可能就非常可議了!例如,《蘋果日報》5月15日的「蘋論」〈人性是不得越界的紅線〉即是一例。

該文提到台灣最近發生的兩起事件:其一,全國公務人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來希,用極其「冷血、泯滅人性」的言詞,去批評、羞辱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其二,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因在課堂上讓陸生感到被歧視,而被校方要求向陸生道歉所引發的風波。

雖然該文旨在強調:在政治人物的自我克制下,「人們總算還可以期待,即使在最激烈尖銳政治對立下,人性仍有最後的堅持,是非價值依舊存在」。但把兩起完全不相干、且不成比例的事件,用幾乎相同的篇幅並置,這種作法不僅讓人質疑有刻意「政治操作」的意圖?另一方面也凸顯了許多媒體長期以來的陋習:「假平衡」。

平衡報導的目的,是為了讓利益衝突的兩造,在新聞報導或評論中,有平等被呈現的機會。所以平衡報導一向被新聞媒體奉為專業準則、紀律、甚至是一種職業倫理。但新聞報導畢竟不是小說創作?在現實世界中,新聞事件不見得會那麼剛好有正、反兩方?所以許多報導、評論,如果為了平衡而平衡,有意無意找一些完全不成比例的事件來類比?往往就會產生許多類似「 左右各打五十大板」等自失其立場、而予閱聽人感到敷衍、荒謬的論述?

而作為閱聽人,我們要問的是,兩件不相干的事情,為何要相提並論、兩案併陳?

媒體所欲傳遞的訊息為何?

例如,該文批評招教授「言論自由難道竟是掩護不負責任與歧視心態的工具?愛國為何總是地表最廉價的矯飾辯詞」?即便我們完全同意這些批評,但這與李來希的偏激言論何干?為何可以拿來類比?難道該文作者認為,李的言論也被當成是一種「愛國主義」?而且究其實,李來希可也從來沒有用「言論自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言論?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 : 該文是不是在「轉移」社會大眾眾對李言論的憤怒?或「加深、放大」對招教授的質疑?

又例如,難道在台灣認同李來希言論的人,會和認同(同情)招教授(必須向中國學生道歉)處境的人數等量齊觀嗎?(只要良心未泯,批評李言論的「難度」並不會太高?)難道李來希只要搬出「作為一位中華民國的退休公務人員」,他的道歉就不會被接受嗎?即便政治立場、政黨傾向,和李來希相近的人,恐怕都不會同意他的偏激言論吧——因為該言論,已經冒犯了普世價值!

但是招教授的言論,即便有所不妥,尚在可受公評的程度,其所涉及到的面向也比較複雜?至少包括了教學倫理、國家主權、種族歧視、國家安全等議題,其社會共識也並不是那麼明顯。

所以這種不當類比,還有另外一個效果就是 : 用已經被「認證」或有普遍共識的評價(例如,李來希的偏激言論)來「定義」另外一方言行的評價。明明只有一方(意識形態)犯了錯誤?卻硬要拉另一方來「平衡」——這是一種話術,也是一種價值的「偷渡」!

國內許多自命清流的政治人物或評論員,總愛批評台灣社會凡事都喜歡分藍綠、無時無刻不在藍綠惡鬥?但試想,此種論述不也自己掉入「凡事都扯上藍綠」的惡性循環?最終都落入「藍綠一樣爛」和稀泥式的結論——這種論述完全無助於釐清真相、發揮社會正義!況且,究其實,此等論述也是一種政治算計。

例如,柯文哲的「垃圾不分藍綠」說,表面上似乎是一種中道、平衡?但實際上,是一種(政治)市場開發。而在言論市場上,這更是一種穩賺不賠的話術!因為在藍、綠兩大板塊之下,任何一方的過激言論,其產生的政治效應、利益,通常不會主動流到敵對一方,而是會自動轉到(因為沒有核心價值、缺乏堅定信仰某種理念的支持者的壓力,而可坐收漁翁之利)貌似公正的第三勢力?當有人刻意把任何議題的討論,都說成藍綠對決、藍綠惡鬥,很容易激起中間選民的厭倦或冷漠。其結果就是,大部分的中間選民低投票率,或是轉投給第三勢力。

這就是媒體的「假平衡」機制詭詐之處:當社會大眾被反問為何不能類比時,其實也就可能落入了某種(故意)假引喻失義之名,而行轉移焦點之實的圈套——當我們急著為某一方提出辯解(招教授的不妥言論,並不像李來希那麼嚴重)時,原先被攻擊最烈的目標,已然被忘記而淡出,論焦點又回到藍綠一樣爛、藍綠惡鬥的和稀泥狀態?

揭穿這種「假平衡」機制,是一種媒體識讀的訓練。也是檢視媒體是否真的公正客觀(而非偷渡特定政治立場)的標準!

作者為自由作家

留言評論
洪浩唐
Latest posts by 洪浩唐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