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口中的「建立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與戰備產業」是什麼?

賤民筆記
678 人閱讀

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在武漢疫情發生前,各國間頻繁的進行國際貿易對單邊或多邊合作,甚至是區域整合,雖然各國都有反對區域整合的聲音,激烈者如英國脫歐,但由於區域整合可使各國間可以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因此仍對區域整合抱持著熱情。

但自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國為抑制病毒傳播,禁止群眾集會、停止營業、封鎖城市等各項強制措施,正常經濟活動近乎全面停擺,不但使各國需求動能急速下滑,對全世界經濟產生嚴重的衝擊。更進一步的衝擊到國際經貿物流,過往從原料到成品的製造過程,大量依賴經貿合作進行國際分工,卻在疫情下全球貿易鏈近乎中斷,更因為疫情的隔離,造成資源及人力的缺乏。

因此,各國政府被迫在疫情尚未穩定之際重新開工,卻造成再次群聚感染的情況,這類事件的頻傳,更加顯示出過往我們認知的經貿模式在全球性的災難中是如此脆弱,世界貿易組織(WTO)更是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將萎縮13%到32%。國際貨幣基金與IHS Markit更在4月份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3.0%,除少數國家外,主要先進國家全面呈現衰退。

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進出口貿易更是佔到我們的GDP總和的一半以上,經濟活動以進出口為大宗,理論上更會對台灣造成重大的影響,所幸在這次的疫情中台灣防疫得當,沒有發生大規模停工的情況,才將衝擊減少至最低,但縱使如此也仍出現部份小幅衰退的情況。

而在物資方面,雖然初期因為民眾誤判的搶購或儲備不足,台灣也曾出現短暫物資吃緊的情況,但在有效的調度及闢謠下,使民眾的恐慌沒有更進一步的擴散,安定整個社會對於物資吃緊可能產生的恐慌情緒。例如我們緊急成立口罩國家隊,又或者如前陣子的衛生紙原料缺乏與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進口不足的新聞。

但這些做法都相對依賴有為且幸運的政府才能達成,我們應該建立更具體可行的制度,來避免這樣的情況。所幸,這點在蔡英文總統520的就職演說中,她以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明確提及:「建立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與戰備產業。」,由於篇幅的因素並沒有在內容提及具體的作為。

但在做法上不外乎是要進行全面性的盤點,重新盤整並更新目前庫存項目、標準及計算公式

1.重新盤點更新,目前各項民生、戰略物資的庫存項目、標準及計算公式,尤其是在計算公式方面,更應該揚棄過往過時的計算公式如:單純以產量、熱量及特定作物作為糧食儲備的計算,尤其更應該隨著科技的發展,引入更加科學且有效的計算方式,並進行定期的檢討,並且應加強倉儲及資源調度能力。

2.建立自主的能源供應,避免進口能源的依賴:台灣的能源超過96%為進口的石化燃料,因此應減少石化燃料的進口依賴,除了在原有的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更應該加速發展可作為基載能源的地熱能,建立完整的再生能源體系,使我國能完全擺脫進口依賴。

3.將部份生產的產能留在國內如:如確保糧食的安全自足、醫療等重要民生物資生產的自有產線。(但計算方式如:公糧制度應檢討,以避免如現今公糧制度所產生的浪費問題)

4.以及建立部份的庫存制度,例如民生必需品原料等等,將物資庫存地點設於我國國內,確保我國境內有一定存量的物資,避免貿易中斷造成的物資中斷。

但「建立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與戰備產業」是否就是反全球化、反多邊協議的檄文?我認為並不是,相反的目前多邊協議及跨國經貿合作仍有其好處,(跨國經貿及多邊協議中勞工的勞動環境等負面問題也仍存在)尤其是台灣這樣依賴進出口的國家,如何強化台灣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擠佔重要的生產區位,才是國家發展產業重要的目標。

因此「建立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與戰備產業」的戰略產業,在立場上應是基於保持國家安全的策略,在這樣的認知下,我們才能擘畫出正確的產業策略。並且,也是藉此重新通盤檢討我國產業結構,及檢討國土等天然資源利用是否能更加合理的契機。

作者為漂流台北賤民的社會觀察筆記。 現職政治工作者。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