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高雄」針對的是韓國瑜們

黃柏翔
433 人閱讀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Youtube

經歷一年多的努力,高雄終於迎來六月六號的罷免投票日,回顧一年多以來,高雄人所經歷的,是當初投票給韓國瑜,皆始料未及的。

如果要問高雄人,韓國瑜應該被罷免的原因,一百個人,有一百零一種答案。

許多人不解,如此荒誕的政治人物,當初究竟是如何坐上高雄市長一位的呢?

筆者認為,他起先當選的原因,亦是如今必須被罷免,最重要的理由。韓國瑜的當選,來自兩個中國的協助—對中華民國的懷念,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推波助瀾。

回顧韓國瑜的當選,無非是訴諸懷舊,將自己包裝為清廉、勤政的形象(當然到後來都破功了),屢屢使用「庶民語言」,用幾乎不必有任何背景,也能快速記憶甚至朗朗上口的口號,牢牢掌握在台灣社會、經濟、政治近幾十年來,巨幅變動下,感到無所適從的人們,讓他們成為「韓粉」。

許多韓粉認為,韓國瑜是蔣經國般的「明君」,無疑是對改變前的台灣社會感到懷念,或說更適應過去的日子,然而逝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只能找一個「懂我的無助」的政治人物,拼命相信,一旦抓住浮木,便難以看見眾多疑點。

然而,有了這樣的利基,一個與高雄幾無淵源的候選人,要在半年內竄起,實屬不易,韓國瑜卻以病毒式的媒體曝光,橫掃高雄,更讓全台灣一片譁然。

後來,透過選後的種種分析,我們得以確定,「中國介入選舉」的情況相當嚴峻。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後來發布的《107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競選期間電視新聞報導觀察統計委託研究案》,中天、中視在選舉前的最後兩周,皆以超過五成的新聞播放秒數,用以報導韓國瑜,明顯超過正常比例。

而中天、中視所屬的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更是長期以親中言論著稱,後來更爆出收受中國「政府補助款」十一年來,高達152億台幣。且去年六月,美國外交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更指出韓國瑜宣布參選高雄市長隔日,便有來自中國的網軍成立各式粉專,開始大量散播假消息,以支持韓國瑜,打擊對手。

這樣的當選背景,我們可以曉得,中國已經能夠利用台灣的認同差異,以及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在台灣將一位沒沒無聞的候選人拱上大位。

也就可以想見,在韓國瑜當選市長以後,會持續以各種歧視女性、排外的言論以及鋪馬路、挖水溝等能夠眼見為憑的政績,以符合「庶民」的期待,只要做不到的,都是有邪惡的對手在阻撓。在另一方面則擅自開「小三通」讓人進得來,與中國簽MOU銷售農產品、進中聯辦賣水果,讓貨出得去。

這些「拚經濟」的所作所為,事實上,都是將高雄整合進中國為首的經濟秩序,當然,要在中國「悶聲發大財」,就必須像眾多西進藝人一樣,符合其政治立場,也就難怪,韓國瑜無法、也不會在第一時間對香港的民主抗爭表態,只能以不清楚迴避;也就難怪,儘管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全台灣都曉得中國的威脅,全台灣瀰漫「亡國感」,韓國瑜面對節目主持人博恩追問「哪個國家最危害台灣安全?」,都無法明確回答中國兩個字。

與其說這是韓國瑜懦弱,不如說,這是每一個仰仗中國的政治人物的阿基里斯腱,當中國仍繼續影響台灣的政治環境,就會一再的有下一個韓國瑜,哪怕是情勢大好,也遲遲不敢對中國表態。

這樣不穩固的基礎,韓國瑜的政治承諾自然不是對選民的承諾,更非執政藍圖,僅僅是破洞百出的政治芭樂票。虛胖的政治體質,也致使韓國瑜必然像是一台失速列車一樣,不能正常的當市長,而是在當選四個月之時,就以承擔之姿,落跑選總統,用更多的「假話」、「空話」、「大話」包裝自己,以免像現在一樣,市長位置還沒坐熱,就立刻被看破手腳,滿意度瞬間跌破谷底,如今面對史上首次的罷免案,只能一改高調曝光,放低姿態,甚至訴求不投票、監視投票市民,製造恐懼,試圖透過投票率,僥倖保住市長一職。

韓國瑜雲霄飛車式的興起與落下,對台灣而言,是幸運,也是警訊。

幸運的是,面對台灣第一個純然被中國捧起的候選人,我們得以有這個機會,將他罷免,讓他從此消失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警訊則是,我們若不清除中國對台灣的介入,就會有下一個韓國瑜出現的可能性。

作為高雄人,罷免韓國瑜有雙重的意義,一是高雄這座城市,透過一年多的苦行,得以再度展現意志,透過投票,重新凝聚被韓國瑜撕裂的社會,共同承擔高雄的未來;更是替著台灣,結束這場Made in China的政治鬧劇。

而在「光復香港」尚未成功的此時,我也認為,光復高雄,多少能夠為香港的朋友帶來鼓舞。儘管在高雄,我們只要在六月六號這天站出來,投下票,就能成功,在香港卻要冒著警察的施暴、被消失的風險,才能守住底線。但當「光復高雄」成功,就代表著市民對城市的愛,可以突圍,誠如罷免行動領銜人陳冠榮在電視說明會上所言「『光復高雄』,就是在告訴香港手足,總有一天,『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一定會成功。」。

由衷期待,所有高雄人,都能在六月六日這一天,投下罷免票,替高雄爭氣、為台灣除害,給香港支持。

作者為高雄人,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台灣基進高雄黨部新聞部主任,曾參與台灣基進自2018年以來在高雄戰韓、罷韓的全程,日前因批評「有一種無恥,叫韓國瑜」而遭韓國瑜提告,目前仍努力在社會學的訓練與政治實務中取得雙贏。


留言評論
黃柏翔
Latest posts by 黃柏翔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