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參戰高雄市長補選,有哪些利基與危機?

王宏恩
415 人閱讀

高雄市長補選各黨參選人。圖片來源:華視新聞Youtube

在登記截止日前一刻,台灣民眾黨推出了保留親民黨黨籍的吳益政參選高雄市長補選。乍看之下,這個決定對民眾黨是不利的。

台灣民眾黨成立的重大任務,是協助黨主席柯文哲參選2024年的總統選舉。目前提名門檻已經拿到,但柯文哲需要持續維持聲量與民調數字,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2022縣市長選舉累積能量。從這個角度出發來看,台灣民眾黨目前最亮眼的數字,是2020年立委選舉不分區裡拿到11.2%的選票,成為不分區第三大黨,無論喜歡與否,這都是紮實的十分之一的台灣人選票。

然而,在高雄市,台灣民眾黨只拿到8.5%的選票,是全台縣市倒數第四低(只贏過屏東、台東、花蓮)。假如民眾黨在高雄市開不出11.2%的選票,那會被視為是支持度下滑,對接下來的布局跟進一步的參選當然不利。那為何民眾黨還要這樣做呢?我認為有三個利基。

第一,我們可以看到,民眾黨選擇不是自己推派候選人,而是推派親民黨的候選人。假如只推派民眾黨自己的不分區立委,不只會被再次說是逃跑參選(而且距離年初選舉才不到五個月呢!),也無法擴大自己的地盤。但這次找親民黨參選,親民黨年初在高雄獲得了2.84%的選票,加上民眾黨8.5%正好是11.3%,比民眾黨全國的數字還高一點。因此只要能開出這年初的死忠支持者的票,就保底聲勢不墜的底線。假如超過11.2%,還能慶祝支持度持續上升。

第二,2020年民眾黨在高雄市得票不高,但同樣的兩大黨的不分區得票也不高。下面這張圖是2020年不分區選舉,X軸是民眾黨得票,Y軸是兩大黨得票總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從分布來看,可以看出高雄市跟整體分布來說是一個極端值:兩大黨跟台灣民眾黨的得票跟其他縣市比起來都不是很高(另一個是台南市)。換言之,三個黨在這裡都還有進一步獲得選票的空間,這也代表民眾黨可能在這邊爭取到更多選票。這個結果跟日前其他文章的觀察一致,就是兩大黨在南部確實有鬆動的跡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雄市的時代力量以及基進黨都分別有7.07%以及5.95%的得票率,尤其是台灣基進經營許久,這也是為何兩大黨在這得票相對不高的原因。假如台灣民眾黨真的要從上次投小黨的選民中增加票源,除了親民黨以外,是否有辦法拉攏時代力量呢?假如真的拉攏成功,讓民眾黨得票大於過去,那到最後會被怎麼詮釋、誰會被收割呢?

第三,就算有上面保底的誘因,但民眾黨還是可能會達標失敗──假如有棄保效應的話。假如我們觀察親民黨宋主席過去幾次選總統,拿到的票從3%變成13%又變回4%,就是因為前後都有棄保作用發酵。假如這次兩大黨認真選,導致民眾黨候選人被棄保效應夾殺的話,可能就拿不到原本希望的11%了。要如何確定兩大黨有沒有認真選?等兩大黨提名完才知道。

因此,民眾黨等到最後一刻才提名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等國民黨提名的人選為何。假如是穩定的老將,那雙方都可以開出基本盤動出藍綠對決情緒。但假如是現在提名的刺客(不過也是地方連任多次的議員世家),那不確定性就比較高。假如最後藍綠民調無法拉近,那民眾黨提名的第三勢力就比較不會被兩大黨棄保掉,甚至也可能比較可以吸收到不想含淚投票的原藍綠支持者。因此,對於國民黨來說,如何衝出回歸藍綠對決,可能會影響到自身以及民眾黨的命運。

當然,上述這些研究的假設,都是這次高雄市長補選會持續被衝到總統選舉的高度。在這次的罷免案中,如我之前的文章〈罷免案選後分析—從連署到達陣〉分析,跟蔡英文在高雄市的得票高度雷同,只有投票率稍微下降一點點而已。而這次的高雄市長補選,蔡英文也在第一時間背書陳其邁,在效果上是希望繼續延續總統選舉、罷免案的氣勢以及動員動機。然而,在罷免案結束之後與疫情在台灣降低之後,蔡英文執政的蜜月期也逐漸結束,出現第二任詛咒的跡象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選舉的熱情程度不會高到跟總統選舉一樣。這對各黨的好壞很難說。但另一方面,雖然高雄市民可能對兩大黨都不怎麼滿意,但台灣民眾黨是否能順勢接收,也是個問題。

因為高雄市民不滿民進黨長期執政仍南北失衡,但韓國瑜執政的各種立即執行的政策(例如清水溝等)也不讓選民買單,其他無法做到的政見怪罪中央也不被買單。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民眾黨如何使用台北市的資源、以及使用不分區五位立委的立法權,來給予高雄市未來的執政資源保證,我想這對民眾黨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留言評論
王宏恩
Latest posts by 王宏恩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