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借屍還魂了嗎?──高雄市長補選對三黨未來的意義

沈有忠
507 人閱讀

這場高雄市長的補選,從提名到選戰過程,偶有新聞話題,但陳其邁勝出的結果,可以說毫無意外。就高雄市民的參與而言,由於三位候選人之間實力差距懸殊,加上這段期間全國性且重量級的新聞不斷(美國衛生部長訪台、三黨立委收賄…),高雄市長補選的選情可以說相對冷清。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Youtube

選舉結果,投票率約41%,低於2018的73%、2020的77%、甚至還略低於6月時罷韓投票的42%。不要忘了,罷免投票只有一位主角,而且當時韓國瑜還訴諸不出門投票的反動員,因此投票率僅有42%。週六的補選,三黨強力動員,蔡英文、江啟臣、柯文哲頻頻南下助選,最後竟然還低於罷免的投票率,顯示了高雄選民對一年三投所出現的疲乏,也顯示了選民對於藍綠持續惡鬥的不耐。

這場補選,韓國瑜形式上是局外人,但到最後又成為選舉的主角,主要原因在於選戰打到最後,因為韓國瑜復出站台,大幅搶佔新聞版面,反而邊緣化李眉蓁,讓這場選舉成為從形式上罷韓後的延長賽,變成實質上繼續反韓,以及韓流再起的對決。

對於國民黨、李眉蓁、韓國瑜而言,這場補選從提名、競選過程、選前之夜的動員來看,最大的輸家可以說就是李眉蓁與國民黨。韓國瑜在六月遭到罷免之後,國民黨在高雄後續的補選,甚至整個政黨的改革,是否要切割韓國瑜就一直未能乾淨俐落的表態,以至於整場選舉的焦點,韓國瑜的陰影一直都在李眉蓁和國民黨身上。

更甚者,李眉蓁在選戰過程中始終沒有起色,甚至爆發論文抄襲的醜聞,使得國民黨不得不思考再次向韓粉提款取暖,選戰目標不是追求勝選,而是只求保住高雄的基本盤與續命。因此,越到選戰後期,韓國瑜的團隊從檯面下走上檯面,即使韓國瑜本人也「借屍還魂」,在最後一刻取代真正的候選人李眉蓁,成為國民黨選前之夜的主角。

國民黨如果認為「韓國瑜路線」值得耕耘、值得延續,要將這場補選定調為替韓國瑜被罷免的平反與抱屈,從一開始大可以把李眉蓁定位為韓國瑜的替身,然後讓韓國瑜主導選戰。如果當初罷韓的票數低於2018年韓國瑜的得票,或許選戰就會這麼發展。

然而,事實是,6月的罷韓,同意罷免的票數飆高到93萬多,超過了韓國瑜在2018年的89萬,使得「韓國瑜路線」在高雄被否決的正當性極強,也讓國民黨在補選一開始就陷入兩難的困境:是要順著罷免案切割韓國瑜徹底改革?還是要維繫住韓粉的能量以圖再起?這個選擇,不僅關係著補選的策略,甚至也關係到國民黨未來的改革路線。是否選擇切割韓國瑜,此一主導權與選擇權,一開始是在江啟臣手上的,但到了最後,國民黨卻還是因為李眉蓁選情無法升溫,而選擇了後者,也就是在最後仍舊向韓國瑜討救兵。

補選提名李眉蓁,清新、在地、年輕、女性,或許在一開始可以吸引選民的目光。但選戰開始以後,不但沒有認真檢討韓國瑜路線對國民黨與高雄的傷害,李眉蓁自己也陷入論文抄襲的醜聞。選戰一路下來,李眉蓁不僅沒有替國民黨達成止跌的目標,反而持續失血,讓國民黨陷入在高雄徹底崩盤,甚至被民眾黨取代的危機。在這樣的選情發展下,最終國民黨還是選擇回過頭來求救於韓國瑜,炒短線的藉著韓粉續命,而放棄忍受陣痛,追求體質改革,耕耘未來的希望。

就結果來說,李眉蓁的得票率只有約略26%。當然,如果最後沒有打出韓國瑜借屍還魂這張牌,李眉蓁也有可能輸得更多。但國民黨可以藉此向獨立選民、中間選民、年輕選民繼續宣示改革的決心。韓國瑜在選戰最後,取代李眉蓁成為選舉主角,對國民黨、江啟臣而言,失了面子是一定的,裡子恐怕也沒有因此而保住。韓國瑜藉著補選想要證明自己還有戰力,而國民黨若還是捨不得這批鋼鐵韓粉,明年的黨主席選舉、未來黨的改革,韓國瑜的陰影將會再次困住國民黨,國民黨的谷底恐怕也將持續下修。

回到民進黨與民眾黨來看,這場選舉只能視為短多,民進黨能否就此重新穩住高雄,要看未來兩年市政的發展;而民眾黨能否就此建立基礎,則是要看柯文哲是否願意放眼未來,耕耘人才並提出完整的市政願景。對民進黨與陳其邁而言,從罷韓取得再戰的機會,又靠著反韓順利贏回了高雄,但不表示高雄市民對陳其邁的信心與信任。尤其日前才爆發了立委蘇震清收賄案,甚至扯出派系鬥爭,民眾對於民進黨的清廉與團結,仍舊存疑。

另一方面,民眾黨提名親民黨的吳益政,企圖吸收反韓的獨立、淺藍選民。但這批選民是反向動員賭爛票的結果,也就是基於討厭藍、綠,也討厭韓國瑜的選民。這些選民不是因為本身認同民眾黨的立場或候選人因此在補選不出門投票,也是理性的結果。此次4%的得票率,遠不如民眾黨的預期,慘遭邊緣化,其實也不意外。如果民眾黨未能放眼於未來培養年輕有潛力的人才,並且認真提出可行的市政願景,要在高雄佔有一席之地並不容易。

高雄一年之間經歷了三場選舉。第一場、第二場,韓國瑜都是實質上的主角,如今第三場選戰,韓國瑜也在最後成為了選舉的主角。對於高雄市民而言,等於連續三次否決了韓國瑜路線。國民黨如果還是未能看清大多數選民對於韓國瑜路線的拒絕,甚至出現政黨認同結構性的變化,還企圖複製2018年不切實際的夢幻,遲早會面對泡沫化的危機。

對於民進黨言,利用韓國瑜反動員的邊際效應也將會越來越低,必須自己拿出清廉政治、用心建設市政的成績單,才能重新贏回高雄選民的信任。一場補選,是三個政黨未來發展的縮影:民進黨需珍惜重回執政的轉機;國民黨要正視改革失敗的危機;民眾黨要把握立足南台灣的契機。就看三個政黨誰能準確解讀這場補選背後的意涵了。

作者為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

留言評論
沈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