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關鍵時刻要注意的不是三日奪台論

賴怡忠
426 人閱讀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當中國於八月十一日展開軍演時,前總統馬英九前一天在扶輪社演講提到台海戰爭是首戰即終戰,還說美軍不可能來支援,暗指一旦發生台海戰爭台灣就無望了,只有投降一途。

無獨有偶的是美國海軍戰院刊物”Proceedings”刊出前美國參謀聯席會議副主席James A. Winnefeld退役海軍上將,以及前中情局副局長Michael J. Morell聯名寫的The War that Never Was文章,內中提到中國可能會利用2021年美國出現政黨輪替,在新總統上任前兩天以閃電手法發動對台攻擊,在華府還來不及反應,以及擔心正式開戰對美國損失重大的結果,坐等北京收拾台灣。這篇文章似乎印證馬前總統所謂「美軍不會來」的預測,使馬英九的前述說法再度引發議論。

細看Winnefeld 與 Morell的那篇奇文,北京會在三天內拿下台灣,不是因為台灣打輸,而是美國沒準備,被老共嚇兩下就自動棄防了。

說老實講,這種狀況實在不可能發生。根據文章所言,老共在不到一天內打下金、馬、澎湖,同時摧毀台灣的海空軍,其內應還立即掌控台灣的機場與港口以等待中共入侵。以2014年俄羅斯對一個八成以上親俄的克里米亞用24小時閃電戰入侵克里米亞,老共對一個八成五以上不支持與其統一的台灣,七十年來一天到晚演練如何擊退入侵的中共,北京還可以比俄羅斯還厲害,在二十四小時內同時拿下外島與台灣主要機場港口,其厲害程度實在令人佩服。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在中印邊界被其先前打垮的敵人以瑜珈功重挫的衰樣。

更有趣的是,這篇文章顛覆過去有關台灣防衛的討論。過去的重點多是懷疑台灣的抵抗意志(因為發現年輕人不願當兵),以及防衛能力可能不足(例如後備兵力的訓練與即戰能力)及其他問題等,問題是在台灣。但這篇文章的重點卻是美國擔心與中國開戰的結果,因而不願馳援台灣。感覺問題更像是在美國。

這篇文章的假設很沒有現實感。首先,一月是冬天,台海的海況平均風浪是四到七級,意即浪差會從最小的1.2-2.4公尺上升到6-9公尺,而冬天的台海氣象是最惡劣的,這種狀況下,大到大型驅逐艦,小到登陸艇與魚雷艦都很難擊中目標,操作都相當困難。畢竟台海過去作為隨時會吞噬人命的黑水溝名非虛傳。老共大概只有請媽祖帶領,否則其渡海攻台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台灣可以有大型登陸的地點算來算去,從北部的金山到南部的枋寮就那麼十四處。就算利用漲潮時搶進個十幾公尺登陸,以台海潮汐在台灣一側變幻莫測,底下的水象複雜多變,不像在中國那邊那麼規律,解放軍的研究指出,台灣西北方是半日潮,西南方是全日潮,短短不到幾百公里就有這麼不同的潮象,其產生的潮差自然就更複雜,計算稍有差池,其登陸部隊就很可能等著被「台海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灘頭上」了。

此外,解放軍要能同時拿下金門、馬祖、澎湖,還能沒有太多損失的進攻台灣,這似乎以為金門、馬祖、澎湖都是單一小島,無視於這些島嶼自身也有彼此交叉相互掩護的可能性。固然中國可以發動優勢兵力迫使這些島嶼忙於自身防衛,但這些不是簡單的射擊任務就可以走過場的。

固然中共在台灣佈置不少內應,這幾年也破獲不少不肖台灣人擔任共諜。但共諜可以如入無人之境馬上掌控機場、港口、廣電媒體等,委實太過誇張。這並不是我在吹牛,因為這些資訊都不是秘密,連老共軍事手冊也都這麼承認。在易思安(Ian Easton)那本《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中共攻台大解密)書中,這些狀況都被討論過。

由於根據文章所言,美國拒絕馳援的理由是中共已經大幅掌控台灣,壓制台灣所有的兵力,還一舉摧毀台灣的海、空軍而造成既成事實。但如果這些都不是事實,美國所謂不馳援的理由就很難成立。美國可以因為友軍已經戰輸而不馳援,但如果是坐視友軍奮戰至死不與協助而輸去,則形同美國在印太區域戰略信譽被中國完敗,美國在這個區域所有建立的同盟與夥伴關係瞬間化為烏有,本質上會被迫讓出西太平洋,一路退到第二島鏈以東。而丟失台灣對美國亞太盟邦的衝擊以及這些國家的反應,恰恰是這篇文章沒討論的。這也是馬英九故意不提的地方。

美國如果不會來,不是因為怕中國,而是台灣沒有在防衛自身上投注足夠的資源以增強能力。馬英九應該問問自己,其在擔任總統前出任國民黨主席時,在立法院擋了多少次美國對台軍售,以撙節不必要開支為名削弱我國必要的防衛能力投資?剛擔任總統時又是如何拿美國海軍戰院評論(US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由William Murray寫的另一篇文章〈Revisiting Taiwan’s Defense Strategy〉,提倡消極防衛策略來指導台灣軍方,甚至半年後八八風災時,馬政府在一開始是如何拒絕美方主動提供的軍事救災協助,只因為擔心這個動作可能會激怒北京。

我們不知道美國是否一定會來,因為台灣必須要能先挺得住,畢竟現在挺台最力的川普政府,其國安報告也強調美國需要一個強悍與可靠的盟邦,不是一個能力低下,對履行承諾充滿不確定性的「號稱友邦」;但是馬前總統從就任總統前擔任國民黨主席,到就任總統後,我們看到的是拒絕對台重要軍售案、提倡消極作為、還在台灣人民有難時,在第一時間拒絕美軍援助,只因為擔心觸動北京的敏感神經。

話說回來,以這兩位美方人士有這麼顯赫的經歷,應該可以寫出更具現實感的文章。如果這篇是拿來向美國政治領導提出預警是還好,但要引發在亞洲有意義的討論,這篇文章會因為漏洞太多就立即被打入冷宮。因此可能因為這些漏洞導致外界的忽視,會達不到其向白宮提出預警的目的。

2021年的確需要注意,因為不僅是中共建黨百年,習近平是否可以在2022年連任或有意爭取連任,其在2021的狀況與動作是關鍵。武漢肺炎可能在2021會出現疫苗,針對疫苗的爭奪戰,以及疫苗生產者是否會以此作為類似能源武器,都可能會帶來另一波新衝突。

此外,除了美國要看十一月大選結果以便知道是否會出現政黨輪替(因不同的政黨可能在對台作為上會有差異),日本也可能會步入後安倍時代,新加坡的權力更迭也可能會出現。越南與印度都會進入聯合國安理會為非常任理事國成員,印度屆時還可能會在世界衛生組織執委會主席的位子上。2021年還會有新的世界貿易組織秘書長。這些都是在安全、政治與經濟會影響台灣的重要國際變局。

台海動武的可能性的確在提升,台灣也應該積極準備,與友邦對此的戰略討論也要盡快展開。我們需要注意的發展,不是這篇文章提出的台灣三日完蛋說之簡化討論,或是馬英九的台海有事美軍不會助台之荒誕主張。台灣人民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願意捍衛台灣,國際上的支持還是會過來。天助自助者是不變的硬道理。

作者為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


留言評論
賴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