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八的台美日外交新變局

賴怡忠
244 人閱讀

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上星期五的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台灣政壇罕見的忙碌異常。先是日本安倍首相因身體緣故宣布請辭待命,接著總統在同日下午也宣布開放美牛與美豬進口,此外大法官會議也公布釋字第793解釋,確定《黨產條例》各具所謂的爭議條文都「不違憲」。

安倍下台提早啟動了日本的「後安倍時代」,對日本的區域角色、日中關係與日台關係都會有深遠影響。而開放美牛與美豬則是個重要的戰略決策,代表了蔡總統在第二任期對於台灣的區域定位、疫情時代的國際事務安排。以及發展台美關係等議題的主要構想。《黨產條例》與黨產會不違憲的大法官解釋,除了進一步讓國民黨可以靠不義黨產還魂的期待落空外,中國可能會更看衰國民黨的未來,而台日關係歷史公案的處理可能會出現真正轉機等,這些發展對於未來都可能會有很深遠的影響。

蔡總統宣布對美牛與美豬的開放,給人感覺似乎是個對美重大讓步,有人認為是否是以國人健康換取美國的安全保證。但一方面美牛在馬政府時代已經開放,現在是要是追加年齡兩年半以上的美牛肉可以進口,因此影響不大。開放美豬進口是這次的主要重點。

但相對於過去,台豬已經拔針,現在是可以對外出口的時候。這是與過去因口蹄疫及其他疫情而只能在台灣消費出現關鍵差異的原因。基本上我們不能只要求對方進口我們的豬肉但絕不讓對方豬肉進口,因為基於貿易互惠,彼此互相開放也是條必經之路。

有人會認為基於食品安全,進口含瘦肉精的美豬是在戕害消費者。但基本上只要產地標示清楚,就由消費者決定是否採用美豬。至於擔心這會導致國產豬也使用瘦肉精云云,如果國內豬農會想要降低優質國產豬肉使自己與美豬無法區別,就使用瘦肉精好了。當然還有反對黨的幹部信誓旦旦指稱屆時為了配合政策需要,當美豬開放後一定是國軍弟兄被迫在伙食上採用美豬,甚至懷疑教育部禁止學校伙食採用有瘦肉精的豬肉之禁令,也可能會隨之取消。對於這些來自未來的嘴砲指控,無須浪費時間與其爭論,政府除了要貫徹既有的行政措施外,也要視此為強化國人對政府信心的重要機會。

有人懷疑開放美豬是不是對美讓步以換取其他的承諾。除非強迫國人一定要食用美豬,否則開放美豬本身實在稱不上是重大讓步,特別是當台豬現在可以出口時,使得當年很多的考慮因素現在需要重新檢視。現在要做的是讓資訊的透明公開,如同一旦台豬出口美國時也必須要公開透明般,讓消費者有完整的資訊對於是否採用美豬(或其他國家豬種)做出決定。因此這個議題不是所謂健康換取國安的交換,而是在自由貿易要求下,如何建構透明資訊的環境以幫助國人作出形成決策。在這個意義上,政府有更多需要努力完成的工作。

此外,這幾個月台美互動頻繁,除了美國軍艦與軍機往往立即對解放軍的武力挑釁做出回應,協助維持台海周邊的穩定外,八月初美國衛生部長來台並舉行多個公開活動,八月中台美發表《台美5G共同聲明》,台灣也正式成為美國乾淨網路計畫的重要成員。

AIT主動公布台美空軍的聯合訓練計畫,還特別挑選美國為台灣空軍進行空中加油的照片。雖然台灣空軍在美受訓已經超過二十年,但這是頭一遭美方主動對外公布類似訊息。相對於數年前台灣飛官在美受訓時不幸罹難的美方反應,台美關係的現況進展異常快速,而這張空中加油照片的政治涵義更是不言可喻。

當蔡總統宣布開放美國牛豬進口後,美方也是罕見的從副總統、國務卿、商務部長、農業部長、白宮國安會等,在不到十二小時立即高度稱許。如果沒有事前的充分溝通與協調,副總統到三個部會部長不會有這麼快速的回應。這可以看出這絕非一時興起之舉,而是系列台美交流互動的一部分。這也難怪國內不少人因此開始對其他的台美互動與合作充滿各種想像空間。

來自華府的這些動作也是對馬前總統「首戰即終戰」、「台海有事時美軍不會援台」等說法的直接否證。即使反對黨主張這些都只是川普政府的動作,出現政黨輪替後這些都會成為泡影。但連拜登首席外交顧問Tony Blinken在選戰方酣時也特別針對蔡總統的宣布給予高度正面評價,連同先前拜登對蔡總統發表連任演說的恭賀,現在的趨勢頗類似前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所稱,拜登如果當選可能會是史上最親台的民主黨政府。

蔡總統對於拆解美牛美豬爭議炸彈的方式,與2013年安倍剛當選日本首相時,針對美國提議的「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所採用的想法類似。日本對稻米進口的態度是日本參與TPP的關卡,安倍首相當時面臨黨內強大的農業遊說力量,採用日本應開發可以對外輸出的「進攻型農業」,輔以相關的行政協助措施,來克服農民對稻米進口的反抗之情。如何讓品質優秀的台豬作為可以對外輸出的進攻型產品,並進而讓台灣農業除了滿足國內的國安需要外,也能成為對外輸出積極賺取外匯的外向產業,開放美豬進口可能意味著台灣的另一政策典範變換。

這只是諸多台灣與安倍互動的政策事例之一。當安倍宣布因個人健康因素而有意辭卸卸首相時,固然台灣多有日本在2021年可能會出現領導世代更迭的心理準備,但安倍的宣布卻將其提早超過半年以上,還是讓不少人感到驚訝。

安倍任內對台灣有諸多設想,台灣政策界對此感受很深。包括日本主動與台灣新南向政策在若干國家的合作、安倍內閣府如何指示日本駐外單位與台灣駐外館處增強互動、在蔡總統剛上任時就請其母親來台灣參加活動、在台灣花蓮出現震災時,安倍親筆揮毫「台灣加油」,更是為國人印象深刻。在馬政府時代就與台灣完成漁業協議以有效降溫釣魚台問題,更與台灣展開海洋事務對話、正式參與台美「全球訓練夥伴架構GCTF」等,有諸多實質促進台日關係的作為。說安倍是二戰後最親台與珍惜台灣的日本首相,一點也不為過。

隨著安倍步下首相一職,淡出政治第一線,看看檯面上四位自民黨競逐日本首相的人選,可能無論任何一位上台,都不可能會像安倍對台灣有這樣的個人關注。雖然台日關係基本面良好,民間對台友善,不喜歡中國霸凌台灣的情感很強,但台灣如果要期待新的日本高層會對台灣的期待會有安倍內閣府的反應速度,可能需要再想想。這不是日本高層對台灣有別的想法,而是當我們習慣安倍的對應後,可能會有一段時間需要調適日本新政府的反應方式吧。

現在看到與安倍政府連結的台日關係網絡,是累積了二十年對日工作的結果,特別是在2000年當民進黨初始執政時,相對於還算熟悉的對美關係,扁政府對日關係在剛開始時是空白一片。後來經羅福全與許世楷兩位知日代表的不懈努力,才打下日後的對日關係基礎。

在二十年前,安倍還只是連閣僚都算不上的官房副長官。現任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那時還是條約局聯合國課課長。前任統合幕僚監的河野克俊上將當時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少將。更不要提當年諸多被認為是「新銳」如前原誠司、長島昭久、枝野幸男等,這些在當時還是資淺議員。台灣與這些人交情的基礎多是在那個時候打下。也因此他/她們與台灣有遠超過一般性民主價值說詞的感情連帶,其中某些人的政治生涯,相當程度也有與台灣一起成長的成分。因此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解釋,他們當下就能理解。

現在這些人中固然還是有人風華正盛會持續領導日本,但無可諱言,隨著時間快速流逝,特別在李登輝總統的逝去後,台日關係也會有世代更替的挑戰。台灣要面對的不只是2021後安倍時代的台日關係,還包括台日交流世代交替的未來趨勢,特別是在日本能夠理解台灣,對台灣事務可以清楚代言而且也願意代言的重量級朋友,無論是在數量或是深度,都有加強的需要。

此外,過去八年來安倍對於亞洲更扮演了戰略視野領導者的角色,因安倍之故,日本過去八年幾乎一肩扛起團結亞洲,緩和美國與亞洲關係,並成為亞洲利益的國際重要代言人。特別是面對中國步步進逼,日本挺身而出是回復這個區域平衡與穩定的重要關鍵。

美國的印太戰略就是根據安倍政府的建議而生,印度參與的「亞非自由走廊」構想也與日本的倡議有關,面對中國一帶一路的咄咄逼人,歐巴馬政府第二任期的「亞太再平衡」政策變成只是經濟層面的「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時,是日本的積極作為有效擴大了美日同盟能力,一定程度扮演了平衡中國影響力的角色。甚至在川普上台立即退出TPP後,也是安倍全力挺住TPP使其不致潰散。相較歐洲與川普關係持續惡化,身處美中競爭的一線的亞太地區,川普與亞洲的關係卻相對緩和,安倍個人對川普的耕耘與積極說服,相信是很有關係的。

因此當安倍準備下台,新加坡也開始步入政權世代移轉,馬來西亞、緬甸、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內部也處於相對紛雜的狀況時,亞印太地區會更需要一個戰略視野清晰,明白中國代表的問題與挑戰,且行事風格穩定的區域領袖。雖然台灣的國際交往狀況還是個問題,但如果這個區域的社會、經濟,甚至是政治領袖等開始日益尋求台灣,甚至是蔡總統本身的意見,請不要感到驚訝。

這有點類似2006年初出任德國總理的梅克爾,在2008後因緣際會成為歐盟領袖的發展。對蔡總統來說,面對後安倍時代的亞太情勢,除了留意台日關係的未來發展外,本身更應有成為區域意見領袖的擔當與準備。

相對來說,八二八大法官公布釋字第793解釋的影響,感覺比較是對內。但虎視眈眈的中國還是會看這對於國民黨的影響,來決定其是否要持續對國民黨投入資源,除此以外,黨產問題的根源與戰後初期台灣國民私產以及日人公私財產被國民黨化的過程直接相關,但之後的發展又開始與台籍日本兵的對待等出現聯繫。不僅涉及台日關係的發展,甚至這個討論的進展也可能會帶出戰後初期台灣國際地位的討論,包括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我們不能忽略此事件對台灣社會內在動力的激發作用以及其可能帶來的內外衝擊。

以後大家不一定會記得2020年的八二八,但這一天蔡總統對於美豬美牛政策宣示所代表的戰略意義,安倍辭任帶起的日本政壇交替及其對台日關係的影響(也包括對印太局勢的影響),《黨產條例》合憲的大法官解釋等,都對台灣的外交處境以及印太局勢會有影響。

此外我們也要知道,隨著疫情發展,未來這個區域與世界對台灣的期待可能會越來越多,不管喜不喜歡,台灣會變成印太以及世界的台灣,蔡總統的國際角色也會被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觀察視角還困在美中台三角,以為悶頭當烏龜求美中爭論不要涉及台灣就可以安心度日,這種思考只會給台灣帶來災難。

作者為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


留言評論
賴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