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出征林淑芬」──網路輿論對「資訊戰」的免疫失調症候群

陳方隅
585 人閱讀

圖片來源:林淑芬臉書

蔡英文總統日前宣布放寬美豬與美牛的進口標準,目的在於開啟台美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契機。美豬美牛議題從陳水扁執政時開始,一直都是台灣政治論爭的焦點之一,尤其,民進黨在野的時候曾經劇烈地反對,所以,現在引起各界的反對意見並不意外。

然而,如果大家有注意到網路上的輿論風向,可能會注意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部份綠營(或說「泛台派」、「泛綠」)的支持者,並非跳出來為開放的政策做辯護,而是把精力放在大力批評那些站出來反對開放的民進黨立委,例如這次許多人將箭靶放在新北市(蘆洲、五股、三重部份地區)立委林淑芬,因為她是最早跳出來抨擊開放政策的綠委之一。

資訊戰帶來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從2018年底以來,網路輿論有一個不健康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在泛綠陣營這邊常出現支持者「出征」泛綠政治人物的現象,只要批評了執政黨的政策,就常常被同陣營的人大力批評,甚至在某些時候,會被罵為國共黨工、中共同路人。林淑芬被同陣營支持者「出征」的現象,只是最新的一個例子。

我認為這些都是近年中國發起的「資訊戰」帶來的副作用。在2018年1124地方選舉之後,由於「亡國感」的驅動,網路上開始有許多人投入反擊假訊息的傳播,包括許多新興社群媒體專頁(常常被不喜歡他們的人稱為網紅、甚至是「側翼網軍」)。這些熱心的支持者們、特別是因為亡國感而驅動的人們,的確改變了2018年以前,網路假訊息滿天飛、但相關部會常常反應慢半拍的現象,也幫助傳播了很多訊息、促成公共事務的討論,我們可以視為一種中國資訊戰作用力下的(正能量)反作用力。

然而,這樣針對資訊戰的反作用力,本身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出征同陣營內不同意見的情形似乎愈來愈明顯。先前就已經有一些關於網路上討論空間是否受到限縮的討論,以及各政府部會是否「太過於」重視社群媒體經營的問題。歸根究柢,許多人擔心的事情是,如果檢討了自己陣營主張的政策,很容易被另一邊的親中政黨或是媒體們拿來利用,甚至會助長敵營聲勢。現在發展的狀況正如許多人指出的,雖然大家對於假新聞的「免疫力」提升不少,但在另方面來說已經變成「免疫失調症候群」了。

先前拙文〈台灣理性討論空間的壓縮,到底和什麼有關?〉就提到過這樣的現象,以大選前被出征的一些人權或環保非政府組織(NGO)為例:

「這些網路上的熱血支持者之前不一定有機會了解人權、了解社會運動的歷史,在辯護的過程中,有時候稍有不慎,自然也可能對議題本身造成傷害。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地球公民基金會』在選前抗議礦業法的行為,引發許多親綠陣營朋友的不理解,後來也引發大量的出征潮。站在非政府組織、民間團體(NGO)的角度來看,選舉前以各種方式要求政治人物對議題表態,並在選後監督其言行是否符合其選前的承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過…在台灣,更多人焦急的並非許多國家傳統的左右光譜,而是統獨。…另一方面,中國介入台灣的力度也已經逐步加強,在焦慮之下,(台派或泛綠的支持者們)對於這類NGO的『監督』,往往會不明究理地加以撻伐。」

出征林淑芬是最新的免疫失調症狀表徵

這次林淑芬受到攻擊更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許多泛綠陣營的人不斷要求她退黨,很多人認為既然林淑芬的意見常與黨中央不一樣,那就不要待在民進黨,尤其是指責她「利用深綠鐵票選區」的優勢亂發言。還有一些人加碼指出,在社群媒體發達的年代,靠著網路聲量就可以當選,林淑芬只是想要利用媒體曝光度來增加個人聲望。

我認為會這樣講的人,實在是搞不清楚狀況。簡單來說,是民進黨需要林淑芬,多於林淑芬需要民進黨。2008年中國國民黨在立院橫掃七成席次的時候,整個中、北部民進黨剩兩席,其中一席就是林淑芬,另一席是余天。她25歲當選台北縣議員,然後第二次參選就成為選區最高票,票數成長超過一倍以上。2004年她以8%的票數當選舊制複數選區(SNTV)立委,2008立委改制後以43.16%的票數當選,接下來三次選舉她的得票率是58%、68%(打破立委選制改制以來新北得票率紀錄)、62%(打破羅明才在新北的得票數紀錄)。

事實是,她就是民進黨在北部的區域立委「扛霸子」(代表性人物):不是她「坐擁」深綠鐵票區,而是她在二十餘年間,把自己的選區經營成深綠鐵票區。她的票源絕大多數都是來自紮實的選區經營(例如,她可以取得幾乎所有里長的信任),跟網路聲量和名望根本沒有直接的關聯。

我們當然可以批評林淑芬的某些立場是「左膠」或者太過堅持理想,我們也不需要去同意她的所有立場。但不要忘記,她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各項議題上面都是最自由派(也可以說左派)的立場,而且從來沒有變過。

話說回來,民進黨內有另一個例子是高雄的立委林岱樺,她也是地方實力超級強大但是在議題立場上面非常保守派,跟林淑芬在社會議題的意識形態光譜上是在相反的兩端。不過,即使是黨內大家意見不一樣,很多重大議題投完票(而且還是投不同方向)之後,大家還是感情很好的同事。例如同婚合法化的那天,綠營立委們投完票後在議場和林岱樺的擁抱,那個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這才是健康的政黨運作常態。

政黨政治的健康運作:制度化地去處理異議

政黨以及任何一個組織皆一樣,要能夠走得長久,團體內的「制度化」是重要的關鍵。例如民進黨長久以來都有「派系共治」的傳統,雖然大家主張各異,但都能接受共同的遊戲規則,讓不同意見的人們可以共存,並且能夠產出一致的立場主張和候選人來代表政黨,不至於分裂。不過,由於議題面向非常多,每個選區的狀況也不一樣,一個政黨需要各種不同聲音和意見互相討論,不是以和諧為最首要考量,這也就是蔡英文總統日前提到的:「民進黨一向是沒大沒小的」。如果隨便一個意見不一樣就叫人退黨,並不是一個正常的政黨運作方式。

像時代力量這樣的新興政黨,就是由於制度化的程度不足,所以無法解決黨內路線之爭的問題,因此不斷地有人退黨。中國國民黨雖然歷史悠久,但也習慣用「搓」的方式來對待不同意見,整個黨的運作很嚴格地奉行長幼有序的階層化體制,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真正有戰力的年輕世代、能夠挑戰黨中央權威的不同意見者,實在少之又少。(例:如果各位有注意到江啟臣主席上任後所提出的改革措施,在每個議題面向的改革委員會內,都有安排進一些「大老」,而他們本身就是需要被改革的對象,怎麼可能真正實行改革呢?)

不過就是短短的五、六年前,許多人們還大力批評中國國民黨內「只有黨意立委」這件事,當時的「割闌尾運動」紅極一時,最後甚至成功促成《罷免法》的修法。怎麼會過了幾年之後,反而是泛綠陣營的部分支持者開始覺得,所有立委都該服從黨意?

黨內多元聲音才是前進的動力

綜觀民進黨的演化歷史,他們從「黨外」時期,就已經跟許多NGO、環保團體以及人權團體合作,當時的黨外以及剛成立時的民進黨,就是各種不同意見的集合體。其實每一個團體都一樣,內部存在異見、大家共同討論,才是團體能夠持續前進的動力。

從意識形態光譜上來說,像林淑芬一樣擁有紮實的基層民意基礎的人,他們的正當性和權力來源就是來自選區的堅實民意。只要他們繼續投入經營選區,那就能夠確保該區域一直都在同一個陣營。我們當然可以嫌她「太左派」,也可以批評她的部分主張。但是當她把這些意見喊出來時,同樣持有這些意見的選民,就會覺得自己的聲音有被代表,因此可以更放心把票投給她、甚至是投給民進黨的其他人,而不會因為幾個議題的立場跟黨中央不同,就因此棄民進黨而不投。對廣納型政黨來說,本來就是會有不同意見的人在黨中。

再講白一點,如果真的支持泛綠陣營,那麼讓和林淑芬立場一樣的人,能夠在黨內找到一個位子,這樣子,和林淑芬一樣立場的選民,也會願意在「雖然對某一些政策立場不滿意黨中央看法」的狀況下,因為「林淑芬們」在黨內的存在,而能夠安心地投給民進黨。這邊的林淑芬也可以代換成其他人和其他議題。

現在許多支持者們動不動叫人退黨,意思就是說假設有選民在一些政策立場跟林淑芬相近、不全然支持黨中央立場,就直接棄投轉向別的政黨嗎?這樣子嫌自己支持的陣營支持度太高的概念,我個人是非常無法理解的。

就算有些泛綠支持者真的非常討厭林淑芬好了,在一個正常的政黨政治運作之下,例如在民進黨這樣的大黨當中,如果一位支持者真的對該黨某位民代很不爽,那該做的事情是自己投入該選區,或者支持該選區的其他候選人,在初選中把這個你討厭的人打敗換掉,而不是動不動就叫別人退黨。

小結

現在有百花齊放的各種專頁或個人在網路上反擊不利的、甚至是虛假的訊息,跟2018年之前完全不在乎網路輿論發展方向已經差很多了。大家都很害怕中國對台的資訊戰,所以熱心投入幫忙澄清以及評論時事的人不少。然而,要反擊或者是要幫忙宣傳,還是得有個正確方向。現在有很多一言不合就叫人退黨、甚至鼓勵不同意見的人加入自己討厭的政黨陣營的現象,實在不是健康的公共討論心態。

有人說:當綠營支持者開始敵我不分,資訊戰就成功一半了!(同樣道理當然也可以適用藍營。事實上,資訊戰最成功之處就是分化了藍營,成功地激發更多疑美論者、親中論者。不過這可能是另外一個題目了)我認為,網路上這些不斷把時間精力花在出征自己人上面的泛綠支持者們,應該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把時間花在叫自己人退黨,不如花點時間想想看這些被拿出來批評的政策,政府該怎麼做才會更好?該怎麼說服那些不支持的人們,才會更有效?

作者為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學博士


留言評論
陳方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