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美國豬肉與牛肉進口政策的影響

蔡宏進
563 人閱讀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Youtube

事件的原由

2020年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在記者會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將擴大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宣布之後引起各界議論紛紛,她更進一步向民眾解釋此項決定「符合台灣經濟利益以及總體戰略發展目標」。她表示「面對美中貿易大戰,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整的背景下,台灣需要與戰略夥伴也就是美國強化關係,成為關鍵力量」。她也說明自宣布擴大美國豬肉牛肉進口以後,美國立即正面反應,副總統與國務卿都曾發文表示歡迎。

美國豬肉與牛肉進口台灣是台美之間很重要的官方討論談判貿易暨投資的議題,而台美貿易暨投資部協議(TIFA)是諮商討論的平台。台灣決定開放美國豬肉牛肉進口應有助迅速恢復TIFA諮商。

自蔡英文宣示擴大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以後,國內議論紛紛,持異議反對者不乏其人,其中以政治立場不同的藍營政治人物為多,但也包括民間的養豬協會團體,主要理由有衛生的、政治的與經貿的。

先就衛生方面的理由加以彙集,主要的爭議是美國的豬牛的飼料都含有瘦肉精,是一種用來增進家畜長瘦肉的致效劑,也是一種乙型交感神經接受器促進劑,近來最常見的瘦肉精是萊克多巴胺。擔心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或牛肉會哮喘、心臟衰竭等疾病。但這種可能含有副作用的疑慮,政府表明在合乎標準範圍內,無須多慮。

就政治性的重要理由綜合起來包括下列4點:1,當民進黨在野時曾經反對美國豬肉與牛肉進口,今日執政卻要開放,換了時間就換了腦袋與主張,難以被接受;2、這是蔡英文政府與美國政府之間的利益交換,以輸送經濟利益換取政治與軍事力量的援助,不無以人民健康換取蔡英文政府政權穩定之嫌疑;3,拉攏與美國的政治外交關係抵制中國的武力威脅,這與藍營一些人親中的旨意不合;4、有利鞏固美國川普總統在農業州的支持度與聲望,獲得競選連任,繼續支持台灣的執政政府,對在野黨企圖重新站立返回執政不利,但這一點隱含性的理由很少被國民黨人說出口。

至於經濟方面的理由,最主要的是擔心養豬農戶的利益會受損。認為進口豬肉將與國內養豬戶的利益競爭,造成養豬戶飼養困難,也因此反對的政治陣營常結合養豬團體,如養豬協會,一起反對。事實上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也可能縮小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效果,但這種效果與進口量有關。在2019年台灣對美國的出口額462.69億美元,進口額為348.16億美元。同年自美國進口豬肉6萬4千公噸,每公斤價格以3.86美元計,折美金共約2.47億美元,約占總進口額的0.7%,擴大開放後也許會增多一些,但因美國豬肉的價格比加拿大的略高,故預估增加不會太多,影響也不會很大。據農委會的報告,目前國人消費美國豬肉約僅占總豬肉消費量的1.23%而已。

增進台美關係的重要性

我國開放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是出自美國豬農與牛農的希望與要求,也成為美國政府的希望與要求,因而開放之後必也能夠獲得美國朝野的歡迎與支持。在當前國家面臨中共時時刻刻以武力威脅要攻打與統一的局面,台灣能夠與美國人民及政府建立良好關係,獲得美國政治與軍事力量的支持與援助是極為重要的國家安全與全民生存之道,以自由經濟貿易換來國家安全與保障,得失輕重分明可見。

在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宣示擴大開放美國豬肉與牛肉之後,美國方面立刻正面反應,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以及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都發文表示歡迎。顯然宣布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不僅是一項貿易宣示,更是一項外交與國防的必要作為。對於促進台美的關係,共同防禦中共的武力恫嚇作用不小。國內輿論支持的也多,反對的明顯較少。

造成國內政治歧見的影響

這次開放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事件宣示之後國內在野政治團體的國民黨內出現了反對聲音,主要來自立法院內的黨團,重要人物除黨主席江啟臣等現任立委,前任總統馬英九的聲音也很大。國民黨籍立委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放言蔡英文總統開放美國豬肉與牛肉是向美國靠攏,是對大陸的挑臖。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批評蔡總統宣布開放進口是四不一沒有,四不是不願接受國會監督,不與地方政府溝通,不管產業衝擊,不顧人民健康。一沒有是沒有經過社會共識,他表示不排除走向街頭抗爭。

馬英九前總統攻擊民進黨在野時反對國民黨進口美國豬與牛之議,執政時卻准許進口,他表示反對美國豬牛瘦肉解禁,要求蔡文總統向社會大眾公開道歉。前國民黨籍立委現任雲林縣長的張麗善也表示不排除雲林縣將堅持反對放寬。

事實上國民黨執政時對美國豬肉是主張進口的,雖然現在辯稱當時並沒要進口含有瘦肉精的豬肉與牛肉,但當今在野了就堅決反對。可見反對與否目標是針對執政黨,這類歧見,出自政治立場不同的成分多,針對反對與美國促進關係的成分相對較少。國民黨也攻擊民進黨在野時曾經反對過執政的國民黨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客觀看來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在今日的迫切必要比以前大多了。

今日國民黨親共,而中共視執政的民進黨較傾向獨立,對台灣文攻武嚇的程度遠非昔日能比,逼使台灣也不得不與美國加強建立更堅固的外交與國防關係,時值美國與中國也正陷入在貿易大戰的氣氛中,台美關係前所未有的緊密與良好,貿易上自然也就趨於更密切的結合,此時台灣開放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是台灣政府表示這種緊密戰略結合保證的一面,也具有保衛國家安全的意義與功能,這是國民黨執政時代所未有的。

國內不同政黨之間存在這種根深柢固的歧見與衝突幾乎使任何重要政策都難一致整合,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後果會削弱不少國力而使人民失望,實在值得各政治黨派與政治人物所反省與警惕。但這種矛盾與衝突常出自政黨背後支持的人民對國家認同的歧異所引起,歸根究柢又必需人民的覺醒,覺醒自己究竟要過何種政治體制與環境下的生活方式,以此作為思考與應對任何政治性的策略與行動的依據,不能老是停留在政治意識與情感的衝突中而未能有一共同認同的國家意識,以致長期吵吵鬧鬧,既不能安寧,也不能安全。

對國人消費豬肉與牛肉的影響

進口的美國豬肉與牛肉,部分國人擔心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肉類之後會影響健康,這種擔心或許不無道理,雖未必能絕對放心,但也不必過度憂慮,政府在這方面已有明確的說明與相當程度的保證,包括會標示來源,進口的牛肉都在30個月齡以上,瘦肉精的含量也都會在安全範圍內,吃了不會有危險的後果。除此我們更要重視美國消費者敢吃也無問題,而能獲得進一步的安心與放心。美國人民都不擔心,也沒問題,我們也就不必太擔心會有問題。事實上台灣的人民可能吃的美國豬肉與牛肉不會比美國人民吃得多,因為我們還有本地產的以及從加拿大澳洲等國進口的無瘦肉精的豬肉與牛肉。

對國內養豬事業的影響

開放進口美國的豬肉與牛肉對各方面的影響將以對國內豬肉的消費與養豬生產事業影響最為直接,也最大。但究竟會有多大影響,與進口數量會有關係,進口量多影响就較大,反之進口量少,影響就會較小。進口量會受三項重要因素的影響而有一定的限度,第一,國人對豬肉與牛肉的消費總量;第二,進口肉與本地肉品質的差異;第三,進口肉的價格,價低,消費量多,進口量也多,影響就會較大,否則會相反。

再就這三項影響條件當中的品質差異方面看,進口的是冰凍肉,又含有瘦肉精,因此會比無瘦肉精的本地生產的溫體肉較不受歡迎,因而消費量會較有限,價格也會較低。這也是豬農與牛農不必太擔心會有重大衝擊的重要理由。

對替代性肉類消費與生產的影響

豬肉與牛肉都是肉類食品,其他重要可替代的肉類食品有雞肉、鴨肉、鵝肉、羊肉等。但在台灣以雞肉最為重要,消費量也最多,其他的替代性肉類生產與消費數量都較少,因為生產條件相對較困難。替代性的雞肉等會受進口豬肉與牛肉的影響可分幾方面看:第一方面,因開放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使消費者對豬肉及牛肉的消費量可能增多,對替代性的雞肉等的消費量因而可能減少。如果產量不變,則價格會下跌,而後產量也會因而減少。第二,消費者對豬肉與牛肉的偏好不同,故理論上兩類肉類之間雖有消費替代性,實際上替代性有限,因之國內雞肉等的消費與生產受到的影響不大,甚至沒影響。

兩害相權取其輕共識的必要性

進口美國豬肉與牛肉有可與不可以及應該與不應該的爭論,進口開放與不開放各有利與弊,政府的抉擇與人民的態度選擇任何一邊也都有利與弊。面對這種情勢,理性的想法與作法或許就應該兩害相權取其輕,或兩利相權取其重了。開放也許讓消費者擔心會因吃了瘦肉精而傷害身體健康,不開放也許會惹美國人民與政府的不悅,不僅對我國的貿易輸出加以較嚴格的管制或封鎖,以致影響我國的貿易出超與平衡,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到美國對我國的外交與國防安全的幫助,以致傷害國家安全與人命生命財產的保障。

從不開放與開放的利益看,不開放可免擔心國人吃到瘦肉精而傷害健康,但開放則可保衛國家與國人生命與財產的安全,兩者利益何者較大,並不難明白。如果國人都能共同認清也贊同這種看法與做法,就不會有太多的爭議與不滿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名譽教授;亞洲大學榮譽教授。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暨研究所主任、教授;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館長;台灣社會學社理事長;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台灣鄉村社會學會創會理事長等。


留言評論
蔡宏進
Latest posts by 蔡宏進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