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紀念有意義──談台灣光復節(1946-2000?)

藍士博
837 人閱讀

如果以台灣社會放假才等於紀念的習慣來看,1946年8月訂定的台灣光復節,現在可能已經是一個被遺忘的日子。

中國國民黨擬定的「光復節」活動。圖片來源:中國國民黨臉書

有人說那是因為2000年以後只紀念不放假;但也有人最近每到這一天就特別敲鑼打鼓、嚷嚷,強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脈絡淵源。

只是,台灣光復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1945年8月15日戰爭結束,台灣人在玉音放送終止的瞬間,誤以為從原本殖民地的被統治者,搖身一變成為戰勝國的子民——回歸祖國,宛若一個未驗先明的恩典,台灣社會忘記反省戰爭期間的角色與責任,也迴避了文化抗日運動以降的、對於自我與共同體認同的自覺、自立與自決。

但那終究是一段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奇妙的時刻,從1945年8月15日到10月25日台北公會堂(今台北市中山堂)舉辦台灣地區受降典禮間,台灣社會存在了2個月的無政府「自治」狀態,除了零星針對日本巡查的報復事件以外,治安、金融、交通等一如既往,彷彿一切就這麼底定了——回歸祖國——即使大多數的台灣人對她並不了解,卻殷殷期盼著,像愛情一樣。

許多人熱心籌備迎接活動,從至今流傳的照片來看,即使懸掛在街上的中華民國國旗都左右顛倒,但旁邊大大的「歡迎」二字,仍然清楚傳達了島民的歡欣之情。另一方面,學習「國語」也成為了全島的熱潮,具備中國經驗、似懂非懂與熟悉北京話的人在各處都被奉為西席,報紙上則充斥販售國語教材、國語補習班招生的廣告。

這樣的中國熱在1945年10月25日當天達到高峰,但台灣、中國間存在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的隔閡與差異,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破台灣人原本對於「回歸」的想像與期待。於是,即使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隔年頒布命令,將受降典禮當天訂為台灣光復節,卻無力彌平持續擴大的爭端,逆轉台灣社會的衝突與矛盾……

半年後的1947年2月27日,228事件爆發。

如果紀念有意義,那麼台灣光復節與228事件就是一組有意思的對比。

解嚴以前的228事件,不能被言說,不能被探索,更遑論紀念!台灣社會的傷痕未曾痊癒,卻必須每一年紀念統治者到來的「光復」節。228事件在1997年才正式以「和平紀念日」的名義成為國定假日,台灣光復節則是在2000年以後只紀念、不放假,慢慢地淡出了台灣人民的記憶當中。

這裡並非強調「放假」之於歷史的影響,但是如果紀念有意義,那麼10月25日之於台灣,就不應該只是不同時期的歧義與衍繹,更關係到我們是否能夠把握機會,再一次認真地思考:

我們是誰?未來又要走向哪裡?

陳翠蓮老師曾經利用美國檔案,整理終戰前後台灣領導階層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資料顯示:當時的台灣仕紳可能是受到所謂祖國情懷的影響,也可能對於擠身五大強國的事大主義迷思,忘記了更早以前文化抗日運動民主、自治的自決思想,放棄原來可以當家作主的權力與能力,從而順服,從而屈從,從而光復,致使後來的悲劇發生。

當然在此並非後見之明的究責,也不是忽略歷史結構下的限制與侷限。只是假如紀念台灣光復節有其意義,那就不應該是粉飾太平的張燈結綵,更不是中國國族屈辱的終結。從台灣人的角度出發,或者說,倘若我們回顧反省、檢討自己多一點點的話。所謂的台灣光復節,就是一個因為誤會與迷失,在拋失自我的自覺、自立與自決下,被統治者賦予的一個缺乏共識感的節日而已。

所以如果紀念有意義,那麼台灣光復節提醒我們的,是曾經在那麼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我們曾經選擇了將台灣共同體的未來交付給他人、選擇了以他者為主體、選擇不要自己做主人。

2019年開始,國際局勢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烈動盪,武漢肺炎蔓延,中美貿易戰拉鋸,香港市民起義抗爭等等,整個世界彷彿再次處在一個巨大的交叉路口;台灣近期內也開始將修憲放入社會議程,開始有人討論是否廢除考試院、監察院,討論十八歲公民權,討論地方自治體系的重新調整……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也會面對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時刻。

在那個當下,紀念台灣光復節就是一件重要且嚴肅的事情。

因為,如果紀念有意義,那麼台灣光復節無非就是提醒我們,未來再在面對任何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之際,我們都不能忘記:

真正的光復無他,唯有自覺、自立與自決,獨立而已。

作者為228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獨立研究者。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