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事件90周年、原住民自治依然路迢迢

陳文瀾
360 人閱讀

圖片來源:周婉窈教授

10月底,庶民社會重陽節氣氛仍頗為濃郁,而育有幼童的家長,正煩惱子女在萬聖節的裝扮。而10月25日,到底是台灣光復節,還是台灣淪陷日,爭議依然如期上演,但愈來愈激不起輿論漣漪。

但除了歷史學家,少有台灣人知道,2020年正值霧社事件90周年。2011年,因魏德聖執導電影《賽德克•巴萊》熱映,促使許多台灣人重新認識霧社事件;只是,當電影熱潮不再,霧社事件再次褪色為歷史名詞,與一般台灣人的距離,比眾人不明就裡的萬聖節,還遠得多。

然而,2020年不僅是武漢肺炎元年,亦是反種族歧視運動史上,值得註記的一年。當台灣自豪於防疫成果,並緊盯蔓延美國50州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卻忽略台灣少數民族的處境,其實與莫那•魯道起義抗暴時,相去不遠。

只是,當下仍有原住民志士懷抱莫那•魯道對抗強權的昂揚鬥志,卻難以喚起原住民的反抗意識,得不到媒體的關注,與其他族群的支持,頂多僅換得執政者口惠實不至的承諾。

從原住民的角度,台灣史就是一頁又一頁的血淚史。先後殖民台灣的西班牙、荷蘭,與鄭氏政權、清帝國,皆是屠戮平埔族的劊子手;自1684年後,清帝國統治台灣200餘年,雖曾動用軍隊攻打山區原住民,但主要方針仍是「畫界封山」,視原住民為「化外之民」,故原住民尚可維持獨立的政治、經濟、文化體系。

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帝國開始施行「開山撫番」政策,有計劃地侵佔原住民既有領域;但名為招撫,實為殘殺。雖然在21年後,台灣即易主,但清帝國已犯下誘殺阿美族菁英的大港口事件,與剿滅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的加禮宛戰役(或稱達固湖灣事件),三族死傷相當慘重。

清帝國是前現代的帝國,末期更屢戰屢敗於列強,原住民尚且無法抵擋其刀兵,何況是現代化的日本帝國。日本殖民台灣後,以現代化的國家機器,建立各種典章、制度,將觸手伸進山川每個角落;閩南與客家族群小反、大反不斷,直到1915年西來庵事件後,才放棄武裝對抗路線,原住民也先後發動百餘次武裝抗暴,而1930年的霧社事件,則是最後的絕響。

霧社事件、西來庵事件,同樣慘絕人寰。在西來庵事件後,閩南、客家菁英轉向文化運動與政治運動。原因有二,一是他們體認到日本軍事實力強大,散兵游勇實不足抗衡,二是日本殖民統治已逾25年,1896年後出生的青年世代,較無上一代國仇家恨的義憤,轉型實不得已而為之。

而在霧社事件後,為避免原住民再度武裝起事,日本殖民政府發佈新的「理蕃政策大綱」,不僅加速、強化皇民化教育,更強行將諸多原住民部落,遷徙至平原、山坡,改變其生活、經濟型態,使其更依附平地的經濟體系,有利於軍、警就近監管,根本無力再反抗。

例如,日本殖民政府將原居霧社的賽德克族,遷居至北港溪流域,更淨空今日的花蓮縣秀林鄉、卓溪鄉,與台東縣延平鄉,將山區的原住民集體遷至山坡地帶,名為「集團移住」;或將同一部落的原住民,分批遷往不同地區,或將許多小型部落合併為大型部落,甚至合併不同民族的部落。

日本殖民政府此舉,是古今帝國分化少數民族的必然舉措,旨在破壞原住民部落原有的社會關係,故意讓不同的原住民族的居住地犬牙交錯,讓原住民族忙於適應新環境,難以跨族結盟,以遂行一體化的統治。

「集團移住」政策影響深遠,迄今餘毒仍在;原住民族的內部矛盾,從霧社事件迄今,皆是原住民爭取正名、自治、恢復舊有領域運動的最大障礙之一。

日本殖民政府將台灣的原住民,分為平埔族、高砂族,並將高砂族再分為阿美族、泰雅族等9族。1945年後,國民黨政府成為台灣新的統治者,先將高砂族更名為高山族,之後,再將高山族改名為山胞,並區分平地山胞、山地山胞,但平埔族卻失去了原住民的身分;平埔族族裔仍在,但平埔族恢復原住民身分運動,迄今仍比原住民平權運動更弱勢,更得不到關注與支持。

1947年,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鄒族高一生(吾雍・雅達烏猶卡那)、湯守仁(雅巴斯勇‧優路拿納)亦組反抗軍保鄉衛境。1954年,兩人與曾任台灣省參議員的林瑞昌(樂信・瓦旦),齊遭國民黨槍決;高一生、湯守仁皆曾主張原住民高度自治,這群原住民菁英殉難,再次重創原住民自治運動。

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原住民自治運動再起,成功爭取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並在行政院設置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於公廣集團旗下成立原住民族電視台(原視)。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更代表政府向原住民致歉,並於總統府設立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但距原住民自治,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令許多人不解的是,且台灣民主化已逾30年,中央政府政權亦已數次輪替,泛藍原住民政治人物的表現令人搖頭,為何花蓮、台東、南投等原住民大縣,迄今仍是國民黨的鐵票區?

其實,在原住民看來,民進黨雖有原住民血統的總統,長期也在立法院不分區席次中,安排原住民出任,現更在平地原住民、山區原住民立委名額中,同時佔有席次;但民進黨對原住民權益的態度,其實與國民黨並無差別。

甚者,《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排除私人領域的爭議,巴奈・庫穗、馬躍・比吼等人抗議超過1300天,民進黨政府卻關起對話管道。原住民不一定支持巴奈等人,卻一定氣憤民進黨,民進黨又如何爭取原住民選票?

作者學生時代,醉心科學、哲學、棒球,就業後,出版過政治、教育、體育、財經類書籍,現專事產業研究。

留言評論
陳文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