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與政爭──發言人風波之後

黎時潮
252 人閱讀

圖片來源:翻攝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針對使用美牛的牛肉麵店、無法避開含有萊克多巴胺牛肉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最後導致他本人辭職,行政院蘇貞昌團隊聲望大損,可說災情慘重,甚至讓很多民進黨支持者彷彿看到2018縣市長選舉前的資訊戰景象。

先拋開所有政治權謀和惡意攻擊,依照2012年美國在台協會AIT關於美國牛肉的說帖,丁怡銘的說法只是揭開了一個大家都知道,但不能說的秘密。AIT提供的數據說明,美國僅有不到3%的牛肉不含萊劑,這些都是通過有機認證的小農場或者小肉品商的產品;由於數量極少,價格當然高昂,台灣的進口商基於市場考量,只能少量進口。換言之,大量使用美國牛肉的業者,都用了含萊劑的牛肉是不爭的事實。

那為何業者可以提出零檢出的證明?

事實上,這也是一種觀念上的混淆。在自然科學領域,尺度是非常基本,但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的概念。比如說,在速度較低的狀態下,牛頓運動學的精確度就足夠了,但如果速度越來越接近光速,就必須改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修正。可以說狹義相對論推翻了牛頓力學,但不可否認,在低速的尺度下,牛頓運動學提供了運算簡單、結果也極精確的結果。

同理,業者提出的零檢出,其實是在機器精度限制下的結果。由於2012年七月,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提出了牛肉的萊劑殘存容許量為10 ppb,檢驗設備當然就以這個數值為準,較低的就不顯示;但如果把檢驗尺度改成1 ppb,就可驗出殘留。因此,所謂零檢出,其實是未檢出;不是沒有,只是太少沒檢查出來。

但這也恰好從側面證實了,AIT 2012年的說帖是有道理的。由於美國規定牛隻屠宰前四到八天必須停用萊劑,使得最後的殘留量都遠低於食品法典規定的容許量,因此美國官方主張的美國肉品的安全性,至少以現在的國際標準來看,是可接受的。但如果使用美國牛肉的商家號稱自己零檢出,除非他們進口昂貴的美國有機牛,否則也只是誇張的說法。

也有人認為,食品法典的標準,都是依靠美國愛蘭可公司(Elanco)的實驗數據,但愛蘭可是全世界最大的萊劑製造、銷售商,利益衝突下,等於球員兼裁判,這樣的標準可信嗎?歐盟之所以拒絕進口這類肉品,基本上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標準不可信。

但這又是關於食安的另一種弔詭情況。沒有相關利益,就不會付出經費研究,因此,關於萊劑對人體的影響,全世界也就愛蘭可公司最關切,相關的實驗也只有他們做;最後的結果就是,除了利益衝突單位,沒有獨立第三方覺得這是迫切需求的事項,要訂立規範時,自然不存在更多的實驗數據來源。

那麼,我們到底該不該接受這個、僅有單一實驗數據來源建立的標準呢?這當然是可以討論的議題,甚至於,如果多數台灣人覺得這是重要的食安問題,由政府單位調配預算,委託研究單位進行深入研究也無不可。只可惜,目前台灣的言論市場,無論萊牛、萊豬,都變成政治口水,沒人真的想從科學角度討論。

根本上,食安面對的是兩大最難解決的問題:無知與貪婪。

早年因為不清楚亞硝酸鹽對人體的危害,對於醃漬類食物的亞硝酸鹽含量並無規範,直到相關研究出現後,才有嚴格的法律。這類因為缺乏食品添加物對人體影響的研究而造成的食安疑慮,至少當中並未存在惡意;隨著科技進展,可以預期這類因無知而造成的問題會越來越少。

至於貪婪,卻是永遠防不勝防的人性弱點。2011年爆發的塑化劑風暴,如果楊明玉技正沒有多管閒事,做了原本沒被要求的檢驗,這個號稱卅年來台灣最大食安問題的事件,說不定還沒被發現,並且繼續危害台灣人。從2000年開始,累計到現在,台灣發生的大大小小150件食安問題,絕大多數出自人性的貪婪;以政府單位有限的預算、有限的人力,又要如何面對層出不窮的這類事件呢?除了隨機應變之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而且,相較於台灣人自己毒害自己人的行徑,美國的萊豬、萊牛問題,反而顯得沒那麼嚴重了,因為一切都是公開的商業行為,較容易規範。

事實上,這也能算是台灣的歷史共業了。

2007年陳前總統任內曾表示將有限度開放美牛,但因立法院國民黨為多數,這想法最後無疾而終。2012年馬前總統任內欲開放美牛,六月時民進黨團仍堅持零檢出;但因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七月初以兩票之差,通過牛肉10 ppb的標準,當時在野的民進黨才以「牛豬分離」的訴求,要求不可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造成了今日蔡總統為了對美貿易協定,不得不開放美豬時的政策困境。

當年民進黨留下的口實,成了現在國民黨在立院杯葛的最有力藉口,現在行政院的困境,也算是某種業力引爆吧。

從原本應該訴諸科學的食安問題,變成政治場上的權謀角力,這裡只想給政治人物一些建議:

首先,任何政治主張都不要把話說死,屬於學術領域的就該聽專家的話,否則總有一天過去的鬼魂會找上門。

其次,不要太傲慢,發言人變成發炎人都是很難彌補的災難。丁怡銘說的話不算錯,但以他的身分為了攻擊柯市長而傷到民間商店,辭職只是剛好而已。2018年的選舉結果殷鑑不遠,以台灣的媒體生態,2022的選戰早已開打,不想大敗虧輸,民進黨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包含很衝的蘇院長,最好都能學著謹言慎行。

最後,再次強調,食安是科學問題,不是政治問題。受迫於美國壓力,也許不得不接受萊豬進口,但是不是可以自己展開研究,用科學實驗探討萊豬對人的影響?如果有充分的科學證據,在談判場上總是多了有力的籌碼。

這些建議,卑之無甚高論,只是期待政客們少點權謀而已。

作者為台北愛樂電台首任工程師,主持過該台所有類型節目,台北爵士夜首任主持人,《爵士樂的故事》作者,目前是閒遊作者。

留言評論
黎時潮
Latest posts by 黎時潮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