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即搶糧──評《戰爭的滋味》

郭忠豪
738 人閱讀

書名:《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作者:莉琪‧科林漢(Lizzie Collingham)

出版社:麥田

出版時間:2021年1月

二次大戰結束迄今已七十五年了,但是戰爭期間以及戰後諸多議題依舊受到當代社會的關注與省思,例如納粹份子對於猶太人的大屠殺(holocaust)、德日戰爭責任的釐清、關鍵戰役的勝敗,甚至是冷戰,透過媒體報導、歷史研究、文學以及電影(例如:《搶救雷恩大兵》、《珍珠港》與《來自硫磺島的信》)等方式呈現在大眾眼前,從不同角度反省戰爭帶來的苦難。

戰爭期間有一項非常重要,但較少被注意到的面向就是—「糧食」,而這本由歷史學者莉琪‧科林漢(Lizzie Collingham)書寫的《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Taste of War: World War II and the Battle for Food),便是從「糧食」角度討論二次大戰「軸心國」與「同盟國」的後勤補給與士兵食物供應。科林漢教授長期關注糧食、帝國與殖民以及戰爭議題,本書也提出許多重要且值得進一步省思的觀點。

《戰爭的滋味》內容分為四大部分,依序為「糧食:戰爭的驅動力」、「糧食戰爭」、「糧食政治學」與「戰爭的餘波」,每一部分底下區分成數個子議題。第一部分名為「糧食:戰爭的驅動力」,從標題來看,不難發現作者視「糧食」為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驅動因素之一,她認為「糧食」是德國與日本兩大帝國引發戰爭的關鍵因素,就德國來說,十九世紀以降歐洲飲食環境改善,肉類消費與營養攝取均有顯著提升,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受到經濟封鎖,必須尋求原料自主與經濟擴張,成為日後大戰的導火線之一;另一方面,日本的天然資源有限,加上近代明治維新「殖產興業」影響,日本強調糧食必須自給自足,反對自由貿易,成為日後往朝鮮與中國擴張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是「糧食戰爭」,作者討論二戰時期各國的糧食供應情況。美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波及加上參戰時間較晚,因此農業持續進展,包括:農業機械化(除草劑與農藥普及)的推動、冷凍食品業的發展,甚至也解決了二十世紀初期「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所引發的失業問題,同時,有鑒於其他參戰國家為糧食問題而苦惱,美國也察覺「糧食」在戰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國,農業持續發展,並大大受益於美國在1941年通過的《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協助「同盟國」渡過戰爭資源短缺的危機,再加上英國也獲得海外殖民地的支援,包括戰爭的人力以及各種糧食物資。

不過,受限於交通運輸不便,當殖民地發生飢荒時(中東地區與印度),糧食供給不足也造成人口死亡大幅攀升。在「軸心國」方面,二戰期間納粹德國透過武力將被征服國家的糧食與人力收為己用,提供德國部隊與人民糧食所需。日本則是在戰前就已經從殖民地朝鮮與臺灣將糧食(稻米、糖與雜糧)運回日本,爾後進攻南洋,也運回包括橡膠、石油與各式糧食。

至於蘇聯,長久以來飽受農業問題困擾,雖然採用「集體農場」政策,但百姓與農民獲利有限,最終也以失敗收場。中國雖然在1937年與日本開戰,且國共兩黨政治鬥爭持續,但農業發展有其基礎,與美國一樣是戰爭期間不需要仰賴國外進口糧食的國家。

第三部分是「糧食政治學」,作者考察二戰期間「同盟國」與「軸心國」如何處理軍隊營養與糧食議題。大約從1930年代開始,日本與德國為戰爭做準備,相繼投入「營養學」研究。礙於資源有限,日本士兵長久以來被灌輸「武士道」精神,崇尚儉樸、節約與犧牲的精神,爾後日本海軍採取「西式飲食」(海軍咖哩飲食),然而,「飢餓」依舊是日本軍隊在海外作戰經常遇到的問題。德國則推動「營養自由」運動,藉此改變國民與士兵營養,例如:以魚類代替肉類,以馬鈴薯與全麥麵包作為主食,其中「雜燴湯」(Eintopf)尤其著名,象徵節儉與勤快的社會風氣。英國在戰爭期間遭遇的糧食問題有限,但依舊推動定量配額、營養研究,並且在海外戰場建立「軍隊炊事團」,致力於英國本身與殖民地部隊的伙食營養與健康維護。

第四部分「戰爭的餘波」討論戰後各國的糧食議題,其中身為戰敗國的德國與日本,面臨嚴重糧食短缺,美國對歐洲實施「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並對東亞的南韓、日本與臺灣實施糧食與經濟援助,一方面幫助各國戰後重建,同時防止共產主義擴張。

筆者認為本書有下列幾點貢獻:首先,本書厚實份量反映了其史料豐富與議題討論的深入,加上敘事流暢,可帶領讀者認識二次世界大戰的複雜面向。

其次,本書從「糧食」角度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與「軸心國」在「糧食」與「營養」政策的殊異,闡述政府、軍隊與平民面對糧食短缺與營養不良時如何面對。此研究視角饒富新意,與傳統上從人物決斷、軍事戰略與意識形態出發的角度有所不同,著重「糧食」在戰爭前、戰爭期間以及戰後如何影響軍隊士兵與平民的體力、營養與後援。

第三,受到本書影響,筆者認為可鼓勵更多人投入二戰前後東亞與東南亞關於糧食與戰爭的研究。目前已有Katarzyna L. Cwiertka在Modern Japanese Cuisine: Food,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與Cuisine, Colonialism and Cold War: Food in Twentieth-Century Korea兩本書,從「糧食」角度討論近代日本與韓國的飲食變遷如何受到戰爭、營養與政治的影響。另外,Cecilia Leong-Salobir也在Food Culture in Colonial Asia: A Taste of Empire 討論近代英國殖民下的東南亞飲食議題。

筆者認為過去二次大戰的「中國戰場」多以政治、戰略與人物作為研究對象,甚少將糧食供給、營養政策與飲食後援納入研究。舉例來說,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全面開戰,部隊糧食與後勤補給需求大幅增加,此時中國政府如何制訂糧食政策、如何將糧食從鄉村調度到戰場,以及是否有專家以更長遠的眼光改善部隊營養以增加戰力,上述議題均是未來學者值得投入研究的有趣議題。

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留言評論
郭忠豪
Latest posts by 郭忠豪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