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臉書成為許多人討論公共政策的平台。但是,我相信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樣,發現臉書上的言論越來越激烈,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越來越低。為什麼會這樣呢?在此,我想從近期的藻礁爭議切入,談談演算法在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圖片來源:Pixabay
包容不同立場的聲音,可以更了解討論議題
我認識一些環團的朋友,我也認識一些民進黨的朋友。
有些民進黨的支持者,或許是對2018年的公投結果有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非常擔心狀況重演,因此選擇在臉書上成立匿名粉專,用比較聳動的言語來攻擊支持藻礁的朋友。
也有些民進黨的朋友,他們很努力的在檯面下奔走溝通,只希望還能找出雙贏的解決方案。
有些環團的成員,很可能確實就是只在意藻礁的生態系統,死不退讓,認定那些攻擊的都是「側翼網軍」。
但也有些環團的朋友,選擇持續在研讀資料,希望能找出可行的替代方案,讓能源轉型不至於中斷。
照理說,當這些聲音都存在網路上的時候,大家應該可以更了解不同立場的人,可以更了解這個議題。可是,為何到最後,一邊指責另一邊是「環保膠」,另一邊則反擊是「側翼網軍」,似乎都喪失了對話的信任基礎?
喪失對話信任基礎的原因在於臉書背後的演算法
為了讓人願意留在臉書上閱讀更多文章,同時也讓臉書賺取更多廣告費,臉書使用了演算法,嘗試分析每個人按讚、分享的文章,找出這個人可能會喜歡的文章,並把這些文章放到他能看到的臉書動態牆上。演算法不知道資訊的真假,也不知道怎樣的言論是激烈的,怎樣的言論是理性的。演算法只知道這個使用者喜歡什麼資訊。而人,本身就比較喜歡聳動、會激起憤怒的資訊。
所以那些謾罵的、攻擊的,甚至是造假聳動的資訊,往往容易受到同溫層內的好評,得到更多的按讚,然後被演算法推出去。那些相對理性的言論,因為比較不吸引人,演算法就比較不會偏好這樣的文字。
有些人成立了匿名粉專,因為急於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聽到,或是因為演算法按讚、分享數量的引誘,發言、文字就越來越激烈。這些粉專的經營者與支持者在回饋之下,自己的思想也逐漸激化。在大腦的偏誤之下,三人成虎,他們很容易會誤以為這些粉專的激烈言語就是真相,忘記事實還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可能,忘記去聆聽、理解那些跟他們立場不一樣的人們。
經過演算法的層層過濾,只有攻擊性最強的那些文字才會被轉到另外一邊去;這些文字當然會引發另外一方的憤怒,因此另一方就會再次攻擊回來。雙方的同溫層不一定看見對面理性的聲音,卻時常看見攻擊性最強的文字。在各自的同溫層裡面,又再次妖魔化對方,紮出稻草人,不斷攻擊想像中的邪惡敵人。互信的基礎,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被侵蝕,對話也就不再可能,而社會就此撕裂。
這就是臉書的演算法撕裂這個社會的方式。每一次的議題炒作,都很可能造成撕裂,這個社會就在一次一次的撕裂中被切割成大小碎片,每個碎片都有自己認知的事實。最後,就只能靠放大絕,才有機會團結這個社會。
面對爭議議題,不要太急著選邊站,資訊充分後再決定
我們能怎麼辦?我會建議大家,面對爭議議題,不要太急著選邊站,先看過各種意見,再來決定。意見來源請盡量不要只看臉書,多看看相關的新聞報導、多參加實體活動。不要急著說話,先聆聽。沒有人會支持自己所不相信的意見,對方之所以相信不同的說法,多少有他的道理在,多聽聽對方說什麼,聽聽對方擔心什麼,才能替之後的對話找出基礎。
如果要使用臉書,請盡量少看激烈的文字,不要隨之起舞,多幫忙轉一下理性一點的論述,幫助兩邊的人看清楚彼此的面貌。如果要發文,那麼請保持謙遜,假設自己可能有錯,寫出有餘裕、可轉圜的文字,並請不要「以吾輩所主張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民主,很多時候是違背人性的。人的情緒幫助我們在原始叢林中快速判斷危機,卻容易讓民主社會中的我們忘記要理性思辨、聽聽與自己不同立場的聲音。節制自己的情緒,讓理性浮現出來,體諒不同的人,然後我們才有機會團結,而不被演算法撕裂。
作者為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長期g0v零時政府參與者。曾任民間司改會資訊專員、黨產會兼任委員、PDIS研究員。
- 王滬寧的黑手:立法院擴權背後的中國影響力 - 2024 年 5 月 24 日
- 電子書不只是電子版的「書」 - 2024 年 3 月 25 日
- 翻船變撞船,小心中國符碼戰 - 2024 年 3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