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台海局勢有解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的對中政策

【鳴人堂】
273 人閱讀
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日本、印度與澳洲四國領導人日前以視訊方式進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第一屆峰會,討論氣候變遷、疫情等全球危機,並且對「自由與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此一重要命題,探討如何因應中國為印太地區帶來的挑戰。值得關注的是,議程中也觸及台海形勢。

拜登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我們重申承諾,確保我們的區域由國際法管制、致力於捍衛普世價值、不受任何脅迫。」這個說法大抵符合民主黨傳統的外交事業,希望透過價值理念與行為準則所建構的「國際建制」(Regime)管理全球政經秩序。這是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基本內涵,也有別於傳統的結構現實主義所推崇的權力邏輯與物質力量。

面對中國在緬甸與香港議題中的角色,自由主義所標榜的建設性對話,顯然對極權政體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民主黨本來期待在美國主導下,建構一個新型態的多邊機制,在國際組織、國際法、國際建制或區域論壇的運作下,制約中國的權力擴張。

然而華府必須了解,面對中共這樣一個意圖改變現狀的「修正主義國家」,除了以道德高度喚起民主陣營參與多邊體制的正當性,透過更多具體的政策作為與戰略清晰的立場,恐怕才具有嚇阻意義。

針對中國「疫苗外交」的制約

針對疫情的合作,Quad成員國將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在2022年底之前為印太地區提供10億劑新冠疫苗。美國提供疫苗研製技術,印度負責生產,日本與美國挹注經費,澳洲負責物流作業。選用疫苗將以只需注射1劑的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疫苗為主。

Quad此舉顯然被視為針對中國「疫苗外交」而來。不論是1月份國新辦所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或是近期兩會期間其外長王毅推出國際旅行健康證明電子文件,落實「健康碼國際互認倡議」的舉措來看,結合一帶一路的疫苗外交,將是北京今年對外工作的重點。除了洗白隱匿疫情的國際形象,重建一個以亞拉非世界國家為主的政經體系與供應鏈,亦是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疫苗外交的手也伸進了東京奧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甫獲得連任的主席巴赫,近日在視訊會議上透露接受中國奧委會提議,將購買中國製疫苗,讓今年東京奧運、明年北京冬季奧運的選手施打。日本東京奧運大臣丸川珠代則表示事前不知情,重申接種疫苗非為東奧舉辦前提。

除了日本,澳洲奧委會13日表示,不考慮中國製造的疫苗,奧委會執行長卡羅爾(Matt Carroll)說,他們會持續和澳洲聯邦與州政府合作,為澳洲運動員參加奧運作好準備。卡羅爾相信,即便他們不主張讓運動員「插隊」先行施打疫苗,他們的運動員仍會在奧運開始前完成接種疫苗。日澳政府的反應,可被視為對中國疫苗外交的直接反應。

因應北京軍事擴張的印太戰略

此外,在Quad舉行前,印太司令部戴維森(Philip Davidson)近期有許多積極的行動頗引人注目,可視為拜登政府在區域事務中強硬與清晰的一面。戴維森9日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示警,中國可能在未來六年內進攻台灣。這顯然是針對習近平去年在中共五中全會提出的「2027百年建軍」方案而來,這也意味中國屆時擁有更多「反介入」的條件與實力。

為了因應北京軍力擴張的趨勢,美軍印太司令部向國會要求增加「太平洋威懾計畫」預算,較前一年度增幅高達109.1%,同時在未來五年內總共為此一計劃再投入273億美元,以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愈來愈大的安全挑戰。

具體而言,印太司令部將斥資16億美元在關島部署「陸基神盾」(Aegis Ashore)飛彈防禦系統,並在邦交國帛琉部署戰術多功能雷達,加上在第二島鏈整合空中飛彈防禦,如此才能在第一二擊兼備下對中國構成有效的嚇阻。

最後,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將分別在東京與首爾召開美日與美韓雙邊「2+2」會議。不論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防衛大臣岸信夫的會晤,或是與韓國外長鄭義溶和防長徐旭的對話,維護東北亞的自由、安全與繁榮,以及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都將是重點,因為主要的變數就是中共政權。

面對未來國際與區域情勢的發展,華府已經勾勒了一個新的藍圖,明眼人都了解美中關係的本質早就有了根本性的變化,這與誰執政並無太大的關係,大抵只有國民黨那些以中國為中心,大談美中修好或「棄台論」的立委才會誤判局勢。

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講授、媒體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員。

推薦閱讀:

留言評論
【鳴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