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張善政「國不泰民不安」之說,來自國民黨的封建文化與現實困境

【鳴人堂】
275 人閱讀
太魯閣號事故後,張善政發文表示「風不調、雨不順、國不泰、民不安」引起爭議。攝於2019年。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清明連假期間發生台鐵太魯閣號的意外事故,讓全國民心陷入哀傷的氛圍。雖然詳細的責任歸屬猶待運安會與司法部門調查,但是在重建現場的一些跡象時,已經有了初步的事態輪廓。任何具備理性思考與邏輯歸納能力的人都可理解,工程車滑落軌道是主要肇事的禍首,火車的速度、滿載的旅客以及衝入狹窄封閉的隧道,都是傷亡慘重的原因。

諷刺的是,正當各項救援仍在進行時,無限上綱的政治口水卻已經接踵而來。先是國民黨立院黨團迫不及待發文表示「給條回家的路好難」,然而臉書發文不久後因備受批評隨即撤文;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與立委賴士葆,則要求林佳龍與蘇貞昌負起政治責任,後者並宣稱民意對執政黨太寬容。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接力發言,他表示「整個國家出了問題」,然後話鋒一轉表示「風不調、雨不順、國不泰、民不安」,結論是「美好台灣變這樣,讓人心痛」。

張善政這種「德不配位」的說法,隨即引來各方撻伐。此番言論除了充滿道德勒索與情緒綁架的口吻外,更突顯了藍營論述上的困境,然而,這種說法卻是許多其支持者及同溫層內的主流論點。雖然張善政在引起爭議後已將貼文撤下,但在太魯閣號事故後藍營接二連三的發言,讓人不禁好奇這個現象的起源及其來龍去脈。

「德不配位」的背後是黨國保守遺緒

就政治文化來看,張的語境其實是黨國體制下保守、封建主義的遺緒,因為在威權政體的認知中,「賢君」的人治意義始終比民主憲政還重要,強人統治下的秩序是一黨獨大的保證,多元開放社會只是混亂與解體的來源。

再深入觀察,國民黨封建文化源自於儒家思想所構成的道德價值。禮教的本質具有鮮明的「等級」與「父權」(家長制)的色彩,這更構成了威權領導、黨內組織、社會控制資源分配合理化的憑藉。在典型的儒家思想中常有類似的內容,特別是三綱、五常、五倫的道德規範,最具有這種等級秩序的內涵。

此外,禮教向來將價值二元區分為「是/非」、「忠/奸」、「善/惡」的絕對化思考,因此潛在性構成區別「我/非我」的政治符號化。換言之,當他們壟斷了道德詮釋權,就可將自身列於語境上的制高點,置於「是、忠、善」的「前詞優勢地位」,將異己置於「非、奸、惡」的負面角色。

由此可見,國民黨向來以「漢賊不兩立」的立場與「菁英者」自居,對其挑戰者或異己者冠以「匪寇」或「亂臣賊子」等負面符號,這體現在「國共內戰—共匪」、「黨外勢力—三合一敵人」與「公民社會—民粹」等的定位邏輯。

這個二元對立的邏輯,在國民黨處於劣勢時將扭曲得更為明顯,因為不能、也不敢檢討自己的失敗,但是在核心價值模糊、公共論述疲乏空洞之際,將對手在道德上徹底毀滅或汙名化,如此方能告訴從眾「不是自己太無能,而是對手太邪惡」。因此,當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便能用此邏輯批評「整個國家出了問題」。不客氣地說,這個現象在2020年敗選之後更為明顯。

論述貧乏的國民黨?

這種將對手打成邪惡勢力,然後扛著「弔民伐罪替天行道」的旗號,關鍵的轉折是韓國瑜彼時崛起,煽動仇恨對立與群眾動員的政治套路;說穿了,韓只是複製歷史上那種流寇起義或共產黨長征的模式,因為唯有這種宗教式、神秘主義式的「天命無常,氣數已盡」的說辭,才能泡製救世主般的神話,同時無需負擔理性的舉證責任。

張善政作為2020年韓國瑜的副總統候選人,非但走過這一段「韓版長征」,也嚐過被群眾信徒簇擁的快感,現在此番言論,也只是東施效顰的結果。

最後,國民黨近一年以來的政治氛圍,正值理盲民粹把持的最高階段,如果陳玉珍、賴士葆或羅智強的言行舉止,都能在其同溫層內獲得政治紅利,而藍營有識之士選擇視若無睹或隨之起舞,那麼張善政這種嗜血的說法,似乎也只是反應了國民黨目前「劣幣驅逐良幣」的窘境而已。

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助理講授、媒體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員。

推薦閱讀:

留言評論
【鳴人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