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國際專欄作家建國路上影視烏俄風雲 有關《戰場日記》的一些影像技術和見證的問題 黃涵榆 2023 年 11 月 8 日 黃涵榆 2023 年 11 月 8 日 《戰場日記》(Twenty Days in Mariupol)由美聯社影音記者切爾諾夫 (Mstyslav Chernov)執導,作品素材出自切爾諾夫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於烏克蘭東南方城市馬立波期間所捕捉的影像。 切爾諾夫於20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政治 邪惡軸心與民主同盟的全球博弈 冼義哲 2023 年 10 月 31 日 冼義哲 2023 年 10 月 31 日 當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全世界看著烏俄戰爭還在膠著,一時間1930年代末的氛圍滿佈人類社會,甚至已有國際時事評論家宣稱「第三次世界大戰已揭開序幕」,並將烏俄戰爭稱為「三戰歐洲戰場」、以哈戰爭稱為「三戰中東戰場」,至於「亞洲戰場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建國路上政治社會 從以巴局勢談戰爭與和平的艱難 黃涵榆 2023 年 10 月 24 日 黃涵榆 2023 年 10 月 24 日 一觸即發的世界大戰? 以色列在三個星期前遭受哈瑪斯突襲承受慘重傷亡之後,幾天之內就集結了三十萬大軍,要求加薩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儘速撤離,陸續對加薩地區發動數波空襲,隨時都有可能發動對哈瑪斯的地面戰,無辜的平民正在或即將遭受的摧殘令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社會 中東地區的和平,是一種願望,而非現實 林琮盛 2023 年 10 月 16 日 林琮盛 2023 年 10 月 16 日 日前,負責治理加薩走廊的伊斯蘭極端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進行突擊,造成上千位以色列和外國人民死亡,甚至發生令人髮指的屠村事件。對國土安全擁有無法退讓的偏執的以色列,也決定發動報復,想利用此次機會,一舉殲滅哈瑪斯。 仇恨,始終像陰魂不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社會 如何面對戰爭?關於戰爭的哲學思考 陳瑞麟 2023 年 10 月 4 日 陳瑞麟 2023 年 10 月 4 日 戰爭是大規模的謀殺與反抗被謀殺──發動戰爭的族群為了其特定目的而大規模地侵略並殺害另一個族群,被侵略的族群起而反抗,防止對方在實現特定目的的過程中不斷地殺害自己的族群。對被侵略的族群而言,這是被迫及身的戰爭;他們的反抗戰爭是不得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歷史社會 文化外交與戰爭安魂曲:日劇《阿信》播映四十週年記 劉夏如 2023 年 4 月 13 日 劉夏如 2023 年 4 月 13 日 風靡一時的日本NHK晨間劇《阿信》於1983年4月開播,今年剛好屆滿四十週年。該劇平均收視率為52.6%,創下日本電視劇收視率最高紀錄,至今已有七十個以上的海外授權播映,是形塑日本形象的重要推手與成功的文化外交個案。當年的阿信熱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 命運的悲劇性來自「選擇的必然」而非「邪惡的必然」 劉又銘 2023 年 3 月 23 日 劉又銘 2023 年 3 月 23 日 一年的無政府狀態比一百年的暴君統治還要糟糕(One year of anarchy is worse than a hundred years of tyranny)── 中世紀波斯哲學家Abu Hamid al-Ghazali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社會 黑熊學院有用嗎?正面效果已經反映在民調上了! 王宏恩 2023 年 1 月 5 日 王宏恩 2023 年 1 月 5 日 雖然蔡政府已經通過回復一年兵役,民調也大多給予正面肯定。但是兵役回復畢竟是針對還沒當兵的世代,那對於已經當兵、甚至過去沒有當過兵的台灣人呢?這幾年來,包括黑熊學院等組織、以及吳怡農等人,都有推出民間版的訓練課程,希望在後勤方面、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歷史 《北非諜影》:浪漫的極限,就是這樣了 但唐謨 2022 年 12 月 16 日 但唐謨 2022 年 12 月 16 日 它就是靠片始祖 《北非諜影》或許是最早的靠片之一(cult film,一種歷久彌新,擁有另類粉絲群,且永不退流行的電影次類型)。在靠片這個字眼還沒正式被定義之前,這部片就締造出靠片現象,當時的觀眾進戲院看這部片的熱烈反應,彷彿看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