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敢向習近平反戰的巴特勒,與她的《危脆生命》 蕭育和 2023 年 9 月 26 日 蕭育和 2023 年 9 月 26 日 如果承受暴力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命運,那外在條件與環境的力量則使人雙眼蒙蔽,看不見這個事實。強者從來就不是真的那麼強,弱者也不是處於絕對弱勢,但雙方都不曉得這一點。──Simone Weil,The Iliad, or The P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書摘書評 變與不變的新觀察──《台灣地方政治讀本》書評 沈有忠 2023 年 9 月 22 日 沈有忠 2023 年 9 月 22 日 理解台灣的地方政治,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複雜之處,在於地方政治的演變,鑲嵌在不同的人物誌、台灣政治發展的時間脈絡、以及各縣市離島特殊的地理條件,諸多變數的組合,構築出地方政治多變的肌理紋路。 理解地方政治也可以很簡單,因為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書摘書評 看似激切,實為民主憲政主流而辯──評《你沒讀到的美國》 梁國淦 2023 年 8 月 25 日 梁國淦 2023 年 8 月 25 日 在臉書上知道李中志教授,應該頗早;但成為臉友則遲至 2018 年。雖然平常彼此的臉書活動都是以談論社會時事為主軸,但是數年以來,並不算是有密切交流和討論的朋友。觀其原因,與兩人風格的差異關係很大。 當社會上發生較具爭議性的事件,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時代與人物書摘書評烏俄風雲 歐本海默──是普羅米修斯,還是死神? 李中志 2023 年 8 月 4 日 李中志 2023 年 8 月 4 日 知名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縱橫影壇20年,所執導的電影片片精彩,票房與評價均高。例如《黑暗騎士》三部曲(2005、2008、2012)、《全面啟動》(2010)、《星際效應》(2014)等,雖是純娛樂電影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必須完成的使命:《共同體的神話:東歐百年史》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31 日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31 日 左或右,前或後,上坡或下坡:人必須堅持走下去,無論,將來還是過去。這本是不宣之秘:為了完成使命,你們應該,也必須把它忘記 ──Arnold Schönberg,《雅各的天梯》 (中)東歐並不單純只是一個地理概念,用美國歷史學家特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書摘書評 這樣的全球化還是全球化嗎?側寫《價值戰爭》 劉又銘 2023 年 7 月 13 日 劉又銘 2023 年 7 月 13 日 七月初,護國神山、全球地緣政治中心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以「在不傷害國家安全與本國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國際商業往來。這樣的全球化還能算全球化嗎?」一席話,再度擾動了全球輿論與市場。 而這樣的巨大叩問,也與今年七月翻譯完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廢墟上狂舞的永劫政治:《到不自由之路》的俄羅斯、世界與中國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4 日 蕭育和 2023 年 7 月 4 日 騷動暴亂橫陳於世血色狂潮潰堤四處初心盡沉,即令如儀善者全無信念,唯惡者激情賁張 ──葉芝,〈二次降臨〉 2000年,俄羅斯政權移交前夕,普丁發表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當老虎喝水時看見自己的倒影:《民族重建》的記憶與遺忘 蕭育和 2023 年 6 月 19 日 蕭育和 2023 年 6 月 19 日 如果沒有遺忘,一切幸福、快樂、希望、驕傲,所有現存的東西都將不復存在──尼采 對於民族主義理念來說,1881是標誌性的一年。這一年,杜斯妥也夫斯基死於肺出血,前一年,他在俄國文學愛好者協會的閉幕式上,以激昂的贊詞將普希金譽為俄羅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鍵指花花世界 力搏東昇西降說的好書《世界不再是平的》 趙君朔 2023 年 6 月 13 日 趙君朔 2023 年 6 月 13 日 彼得.澤汗(Peter Zeihan)是美國的地緣政治分析師,其學經歷和風格都和主流出身常春藤盟校並經常出沒華府的同行很不同,但他的觀點在這兩三年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世界大勢的發展也有不少朝著他的分析架構所預測的方向走。終於也注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書摘書評 書寫歷史大哉問:《面對獨裁》再版心得 周樑楷 2023 年 5 月 31 日 周樑楷 2023 年 5 月 31 日 奇蹟二加一 對金恒煒稍有認識的讀者,可能覺得《面對獨裁》這本書能順利完成反映了兩個奇蹟。其一,他抱病,伴隨兩種癌症。按理應該放鬆修養,但卻反其道而行,奮筆疾書,將近六百頁。其二,他一向被定位為政論家,以「探針」專欄評論時事,廣受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