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經財金財經 今年科技、傳統產業分別呈現強、弱復甦的基調 劉佩真 2024 年 9 月 16 日 劉佩真 2024 年 9 月 16 日 根據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指數的數據可知(請參考圖一),國內製造業累計平均生產指數年增率由2023年的-12.88%轉為2024年1~7月的10.83%,顯然該項行業景氣表現已擺脫先前衰退的局面;不過當中結構卻是有所不同,特別是科技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產經財金財經 台商在全球的投資已經進入到關鍵時刻 呂曜志 2024 年 9 月 9 日 呂曜志 2024 年 9 月 9 日 這陣子日本學者有來台與我討論兩岸經貿的相關議題,有名學者提到日本對中國的投資似乎沒有顯著消退,她觀察到台灣也有類似的現象。我提出了幾個質性上的觀察供其參考,在本篇專欄中,我也想跟大家稍作分享。 從最總結的觀察來說,我認為工業上的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產經財金財經 借鏡美國強韌電網策略 張國鑫 2024 年 9 月 2 日 張國鑫 2024 年 9 月 2 日 電網老舊加上能源轉型、車輛電氣化以及耗費大量電力AI崛起的挑戰,如何強韌電網在美國也是很重要的課題。7月美國發布2024年電網現代化策略,明確指出要達到電網現代化必須整合各種電源、強化電網的安全、解決儲能和分散電源對電網造成的挑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產經財金財經 創新的自信 王韋中 2024 年 8 月 26 日 王韋中 2024 年 8 月 26 日 最近遇到兩個台灣市值不小的上市櫃公司案例,很值得跟大家分享。一個公司研發費用達百億規模,一個是完全不做內部研發只透過找尋外部新創研發的成果來做應用。從經營成果可以看出來某些策略應該要調整,但是到底怎麼做才對呢? 外部創新找尋的投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產經財金財經 以問題為導向的企業數位化之路 錢思敏 2024 年 8 月 19 日 錢思敏 2024 年 8 月 19 日 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在勞動力短缺與客戶需求快速變化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國自2015年提出「生產力4.0發展方案」,隨後推動「智慧製造」及「智慧製造2.0」等計畫,協助產業邁向數位化,然而,企業不僅面臨諸多挑戰,也存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安全國際產經財金財經 從Windows大當機事件,反思資安韌性政策 王仁甫 2024 年 8 月 12 日 王仁甫 2024 年 8 月 12 日 2024年7月19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30美國網際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局(Cybersecurity an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 CISA)發布端點資安防護廠商(CrowdStrik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產經財金財經 美國總統大選再次挑動半導體業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 劉佩真 2024 年 8 月 5 日 劉佩真 2024 年 8 月 5 日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再次使台積電乃至於台灣半導體業成為地緣政治的核心焦點,主要是川普候選人先前發表的言論提及台灣搶走晶片生意,應向美國付保護費,對此台積電也拋出海外擴張策略不變,不怕地緣政治干擾的基調,一旦加徵關稅,台積電擬與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產經財金財經 我對財政收支劃分制度變革的若干想法 呂曜志 2024 年 7 月 29 日 呂曜志 2024 年 7 月 29 日 由於氣候的極端變化,降低碳排放以減緩地球暖化已經是人類刻不容緩的課題。為了降低碳排,國際社會除了投入大量資源發我國財政收支劃分制度的變革,一路上受到非常多公共事務參與者的關心與討論,也可能即將排在下個立法院會期進行討論與修法,為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產經財金能源轉型財經 美國核電新紀元 張國鑫 2024 年 7 月 22 日 張國鑫 2024 年 7 月 22 日 由於氣候的極端變化,降低碳排放以減緩地球暖化已經是人類刻不容緩的課題。為了降低碳排,國際社會除了投入大量資源發展無碳排的再生能源外,也也想盡辦法要降低石化燃料發電的碳排放,如研發碳捕捉與封存。很多國家一度要計畫廢除的核能發電,因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產經財金財經 AI時代來臨,企業該如何倚靠外部創新? 王韋中 2024 年 7 月 15 日 王韋中 2024 年 7 月 15 日 達到一定規模的公司通常依靠其自有的投資部門來執行其創新任務。該團隊找尋新創投資與併購交易的潛在候選者,以將新業務帶入公司。然而,完成投資或併購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需要專業的投資團隊,更多的是需要大筆人事預算。因此過去企業會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