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外交國際政治 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的國際意涵 林威志 2023 年 3 月 27 日 林威志 2023 年 3 月 27 日 總統蔡英文將在四月出訪中美洲友邦,屆時將會過境美國,據傳將會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會面,消息一出,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台灣元首過境美國早已不是新鮮事,但過去都是低調過境,不會和美國官方有正式、公開的接觸行程,倘若蔡總統在美國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政治社會 延長兵役展現防衛的意志、能力與辦法 董立文 2022 年 12 月 30 日 董立文 2022 年 12 月 30 日 蔡英文總統宣布我國義務役兵役恢復一年之後,台灣內部各種奇談怪論紛紛出籠,有人說,這是勞民傷財;有人說,加強備戰就是軍備競賽,能戰與否,在更強大對手眼中也不一定是如此云云。先不談中國因素,似乎存在兵役就是錯誤,完全推翻兵役的基本價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520前夕政策體檢系列專欄作家政治獨立蒼芒 也談蔡政府6周年施政總體檢 詹順貴 2022 年 5 月 18 日 詹順貴 2022 年 5 月 18 日 後天520,也就是蔡總統8年任期已過3分之2的執政6周年,雖仍不能斬釘截鐵地論定,但許多部門的施政成績,陸續已經到了可以打分數的階段了。日前國民黨的智庫、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已經都已開過施政總體檢記者會,不意外,自然是批評得體無完膚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獨立蒼芒 民進黨第2次執政,台灣民主更進步了嗎? 詹順貴 2022 年 2 月 9 日 詹順貴 2022 年 2 月 9 日 2000年民進黨第1次執政,由於朝小野大,在施政上備受無理杯葛,甚至連攸關國家安全的國防軍備預算也無法倖免,最後還留下一個令台灣人大失所望的「貪腐總統」污名。善良的台灣人很快再次給出機會,2016年民進黨第2次執政,已是連立法院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蔡英文的蔣談話,引發的盍各言爾志 Verdandi 2022 年 1 月 26 日 Verdandi 2022 年 1 月 26 日 位於大直,原為前總統蔣經國住所的「七海寓所」在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於2006年經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2022年1月22日上午,由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與基督教中華信望愛基金會負責營運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從總統選舉到公投,誰不再辣台派了? 王宏恩 2021 年 12 月 23 日 王宏恩 2021 年 12 月 23 日 這一次的2021四大公投案,最後都因為投票率過低、且不同意票大於同意而未過關。然而,如同筆者在《端傳媒》的一篇文章〈台灣公投——綠營基本盤更穩固,但或喪失青年吸引力〉所示 ,我認為這一次公投案主要就是兩大黨的動員,而民進黨動員較 … 1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政治 現在是提升台美軍事交流的最佳時刻 李洙正 2021 年 11 月 29 日 李洙正 2021 年 11 月 29 日 美國總統拜登於11月16日中美峰會後,到新罕布夏州宣傳出席宣傳活動,期間記者問到峰會對於台灣問題的進展,拜登表示:「它(台灣)是獨立的,讓它自己做決定吧。(It’s independent. It makes its own d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政治 「中華民國台灣」的下一步? 宋承恩 2021 年 11 月 3 日 宋承恩 2021 年 11 月 3 日 總統蔡英文在2021年雙十談話中,提出「四個堅持」: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與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要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她主張,這是台灣人民「最大的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鍵指花花世界 蔡總統CNN專訪的另類解讀 趙君朔 2021 年 11 月 2 日 趙君朔 2021 年 11 月 2 日 繼出乎意料強硬的國慶演說之後,在台北時間上週四(28日)早上播出的CNN專訪蔡總統再度以首次公開證實有美軍在台協助訓練和強調對美國協防台灣有信心成為舉世媒體矚目的焦點。大部分的主流媒體分析都是非常正面的看待蔡總統釋放這些訊息,認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陳柏惟罷免數字後的故事 王宏恩 2021 年 10 月 28 日 王宏恩 2021 年 10 月 28 日 上周末(23日)的台中第二選區立委陳柏惟的罷免案,許多人藉著比較陳柏惟或蔡英文當選的票數與這次罷免票數之間的差異,來試著歸納出罷免案失敗的原因。但我認為比較好的比較指標,其實應該是2020年的不分區立委各黨得票狀況。在不分區選舉 … 1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