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教育歷史社會 「兩蔣日記」是台灣國寶嗎? 葉虹靈、陳俊宏 2025 年 3 月 20 日 葉虹靈、陳俊宏 2025 年 3 月 20 日 國史館日前發出聲明,說明提報兩蔣日記為國寶的緣由,主張「國寶」只是文資身分,文物本身是「中性」的,並強調此舉是依法而為,以回應有學者批評其罔顧轉型正義的指控。然而,本文以為,國史館僅「就法論法」,避談「國寶」一詞約定俗成的正向意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文化教育歷史社會 轉型正義不落實,台灣的民主就沒有免疫力 黃郁芬 2025 年 3 月 5 日 黃郁芬 2025 年 3 月 5 日 扭曲二二八史實的陳佩琪與小草 陳佩琪在228前發文寫到「歷史是人類行為的借鏡,可以原諒,不能遺忘,228從沒離開過這裡,只是多年後換了一批人,對著台灣人做著和七十多年前同樣的事情罷了」,而民眾黨支持者們則以「以前228、現在柯文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文化教育歷史社會 文化與教育的轉型正義 史英 2024 年 12 月 30 日 史英 2024 年 12 月 30 日 從某個角度講,我們這兒所謂的「轉型正義」,只是大家熟知的那個名詞的「衍伸」,或者說白了,就是借用;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這兒所謂的「轉型正義」,恰恰好彌補了這個名詞在原先的概念中被忽略了的地方。 所謂轉型,必然是有兩個「型」,而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社會體育 思索國歌:團結國人於多元平等的台灣價值之下 劉燕玉 2024 年 8 月 15 日 劉燕玉 2024 年 8 月 15 日 台灣在本屆巴黎奧運拿下了兩項創造歷史的金牌。頒獎典禮時,場邊的台灣應援團高聲齊唱【國旗歌】,站在冠軍台上的台灣金牌選手都在唱到「勿自暴自棄,勿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時開始哽咽強忍淚水,林郁婷甚至當場激動啜泣。 台灣國手過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政治產經財金社會 刺中恐中症者的痛點,勇者巴奈反遭汙名化 陳文瀾 2024 年 7 月 4 日 陳文瀾 2024 年 7 月 4 日 聲量逐年遞減的金曲獎,於6月29日舉辦第35屆頒獎典禮。毫無意外的是,許多台灣媒體、網路社群並不關注得獎者的音樂,展現何種時代趨勢、精神,反倒「恐中症」集體發作,聚焦在原住民歌手巴奈(Panai)領獎致詞時,提及「金曲35年,莫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歷史社會 我們必須繼續談轉型正義:對汪宏倫研究員觀點的幾點反思 張尹嚴 2024 年 5 月 20 日 張尹嚴 2024 年 5 月 20 日 近日中研院社會所汪宏倫研究員受邀至師大演講,因其主張不該再推行轉型正義,而引起網路上一陣熱議。該場演講主題為「可以不要再談轉型正義了嗎?——探索新視界的可能性」,延伸自其論著〈我們能和解共生嗎?反思台灣的轉型正義與集體記憶〉,收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政治歷史 政治的救贖,或台灣政治的不可承受之輕──萬仁《超級大國民》觀影記 陳信仲 2023 年 10 月 25 日 陳信仲 2023 年 10 月 25 日 近來,為了更加了解台灣,日本的民間團體與學界紛紛組建讀書會與研究會。有些人是想要理解作為地緣政治與經濟安保層次上不可忽視的一塊;有些人則是擔憂於日益惡化、呼之欲出的區域衝突。無論其背後的需求與動機為何,都讓我這樣的異鄉人得以就近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專欄作家建國路上政治文化教育社會 仇恨語言不是失言或玩笑開過頭而已! 黃涵榆 2023 年 5 月 10 日 黃涵榆 2023 年 5 月 10 日 豈是不懂事、玩笑開過頭? 台中一中近日傳出園遊會出現羞辱原住民的海報,雖然事件發生當下就緊急撤除海報,但仍有學生繼續霸凌班上原住民同學。事件在經民意代表披露之後,校長出面道歉,強調承擔一切責任,並加強校園族群平等和反霸凌教育。台 … 8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影視政治社會譬諸一嶼 黃國書與台灣版本的黑暗榮耀 蕭育和 2023 年 3 月 27 日 蕭育和 2023 年 3 月 27 日 韓劇《黑暗榮耀》在台灣熱映,描述多年前受到暴力加害的女子韜光養晦、生聚教訓,慢慢等待時機成熟,一口氣對當年的加害者發動絕地復仇。充滿血腥與暴力的復仇劇碼之所以能獲得共鳴,至少要有兩個社會心理條件:其一,觀眾認為正義必須被伸張;其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政治歷史社會 二二八,我們有哀悼的權力嗎? 江昺崙 2023 年 2 月 28 日 江昺崙 2023 年 2 月 28 日 每年到了二月二十八日,一些關心臺灣歷史的青年朋友,就會舉行「共生音樂節」。且一如往例,會有大量鄉民到共生音樂節粉專留言吐嘈(請見共生音樂節粉專圖)。 講求「共生」卻頻遭犀落攻訐 共生音樂節之所以名為「共生」,就是希望臺灣社會一起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