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國際政治社會 《時代革命》:我們不僅擁有「隔岸觀火」的餘裕,更有不去關心的自由 張勝涵 2022 年 2 月 23 日 張勝涵 2022 年 2 月 23 日 2019年香港抗爭大爆發的當下,有在認真追直播的人,會再次看到按照時間序列排列的各種事件回顧,以及有名無名的各種當事人訪談。例如「立場姐姐」何桂藍談論她在元朗站直播時遭「白衣人」毆打的著名事件,就像濃縮回顧新聞專題紀錄片。 再次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國際政治防疫專區 舉措暴眾,用刑太極——是病毒還是措施更令香港痛苦? 盧斯達 2022 年 2 月 22 日 盧斯達 2022 年 2 月 22 日 香港內部兩年多的抗疫過程,是反送中運動被強力鎮壓之後直接轉入的詭譎局面。人們突然要面對一個生化新威脅,以及隨之而來的行動限制,「公民社會」也在這兩年間土崩瓦解。大半個以前的「反對派」在獄中等待審判。新規則開始,統治階層必須是「愛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冷淡孤寂受傷專欄作家 讀鴻鴻新詩集《跳浪》:太接近心臟的刀尖 盧郁佳 2021 年 12 月 28 日 盧郁佳 2021 年 12 月 28 日 「申請到法院的禁制令後,我終於去把前夫插在我背上的四把刀取下。 醫生告訴我,前夫一直在騙我。插刀並不能治療背痛。而且因為長期無法平躺,我的脊椎也嚴重側彎了。過去我還不能運動,只要心跳激烈一點,就會感到呼吸困難,原來也是因為有一把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 中國會狗急跳牆嗎?究竟是持續崛起可怕還是家道中落危險 劉又銘 2021 年 10 月 7 日 劉又銘 2021 年 10 月 7 日 中國想要成為亞洲的哥吉拉,因為那是中國能存活的唯一之道!中國不能讓日本再來侵門踏戶,更不能相信美國。因為美國永遠表示不知道其它國家的意圖。作為良好的現實主義學徒,中國唯有像美國支配西半球般支配亞洲才能存活。──芝加哥大學國際政治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社會 迅速瓦解中的香港公民社會 何明修 2021 年 9 月 14 日 何明修 2021 年 9 月 14 日 2021年的夏天,港版國安法進入第二年。在政權的殘酷打壓下,香港的公民社會大幅萎縮,具有指標性的倡議性公民團體紛紛自行解散或停止運作,其土崩瓦解的速度令人驚訝。在同個時間點上,阿富汗的變局是一場摧枯拉朽的軍事戰爭,意志堅定的塔利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數字與政治社會 轉型中的奶茶聯盟 #MilkTeaAlliance 王宏恩 2021 年 8 月 5 日 王宏恩 2021 年 8 月 5 日 對於在東南亞與南亞追求民主自由的人來說,7月18日的周末是個令人氣餒的日子。在泰國,數千名學生在疫情最嚴重、每天萬人確診時上街,再次訴求巴育總理因疫情氾濫下台,但迎來的是軍隊的水泡車與橡膠子彈。 在緬甸,上百名反軍政府的抗爭者在 … 17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國際政治書摘書評法律 告別法治神話、珍惜運動團結:評黎恩灝《破解香港的威權法治:傘後與反送中以來的民主運動》 何明修 2021 年 7 月 27 日 何明修 2021 年 7 月 27 日 從去年七月以來,香港已經淪入國安惡法的統治,說好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提前報銷。連續兩年來沒有合法進行的六四維園悼念晚會與七一遊行,反對派政治人物、社會運動參與者不是身陷囹圄,就是流亡海外,傳媒、教育界出現了整肅風潮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冷淡孤寂受傷國際專欄作家政治社會 香港受難記:無盡犧牲,無窮希望 盧郁佳 2021 年 6 月 29 日 盧郁佳 2021 年 6 月 29 日 香港《國安法》上周發生了很多事。朋友說做個共同筆記,所以我記下了這些事,我不想忘記。 中共關香港《蘋果日報》,香港《信報》作家林行止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寫專欄慨嘆「智英千慮,竟有一失」,說《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要是聰明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政治社會鍵指花花世界 香港的蘋果慘劇不會是孤立事件 趙君朔 2021 年 6 月 28 日 趙君朔 2021 年 6 月 28 日 6月17日香港壹傳媒集團兩位高層因為涉嫌違反《國安法》被逮捕。6月24日在往來銀行被前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告後斷金流的情況下,《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出刊。6月25日斬首蘋果的首功人物保安局長李家超被任命為政務司長,是香港首位警察出身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用數字送別《蘋果日報》 王宏恩 2021 年 6 月 23 日 王宏恩 2021 年 6 月 23 日 在我一路長大的過程中,《蘋果日報》對我有份特別的緣分。我第一次上街抗議被採訪還被貼出來,就是參加反媒體巨獸時被蘋果報導。我第一次做統計分析,研究各種星座上台大的機率,也是被蘋果挖掘出來報導,是我第一篇因為數字而上新聞的契機。而到 … 1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