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 後三一八啟示錄──三一八運動11周年 江昺崙 2025 年 3 月 18 日 江昺崙 2025 年 3 月 18 日 距離2014年三一八事件(俗稱太陽花運動)已經過了11年,物是人非,連黃國昌都轉了540度,跟張慶忠之子在立法院內並肩作戰。 經過11年,我們可以確定當年猶如電影《世界末日》一樣,用炸彈把即將撞擊地球的隕石炸毀、或偏離軌道,阻止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盧秀燕的政治算計:從公安危機到文化建設的雙面手法 劉哲廷 2025 年 3 月 7 日 劉哲廷 2025 年 3 月 7 日 台中市近期公安問題頻傳,從公車事故、倉儲大火到新光三越氣爆案,市長盧秀燕的施政能力遭受質疑。然而,面對連串的安全問題,她不僅試圖將責任轉移,更在政治場域上積極布局,試圖以「基礎建設不足」為由,將自身形象從「治理不力」轉變為「遭中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 從民粹到制度性集權:黃國昌與國運昌隆黨 王聖芬 2025 年 2 月 27 日 王聖芬 2025 年 2 月 27 日 臺灣民眾黨的黨主席之位,已於今年2月15日改選完畢,由黃國昌擊敗蔡壁如,拿下近四千票、96%的壓倒性勝利。蔡壁如的落敗,代表臺灣民眾黨的柯文哲時代正式結束,迎來黃國昌的國運昌隆;而黃國昌也志得意滿,享受他難得的鎂光燈聚焦時刻。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棄車保帥?黃國昌的派系豪賭:雲林張家的吸引力 廖郁賢 2025 年 2 月 25 日 廖郁賢 2025 年 2 月 25 日 雲林「張家班」的權力壟斷,勢必會吸引如黃國昌之流的政治人物。其「尊柯打綠」的行徑,不過是為了提升個人聲望、累積政治資本的手段,接下來故事的劇情並不難猜,大抵是檯面上看不見的盟友,黨主席的派系結盟之路了。 民進黨,這個曾經與柯文哲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大罷免運動」錘煉台灣人的獨立精神與反抗意志 李志銘 2025 年 2 月 19 日 李志銘 2025 年 2 月 19 日 自從去年4月,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率領該黨17位立法委員,前往北京謁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時,國民黨的立委們就已走向了台灣主流民意的對立面。同年5月,又在「花蓮王」傅崐萁的強勢主導與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的推波助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社會 進步本土的小黨,如何成為有政治實力的第三勢力? 林邑軒 2025 年 2 月 17 日 林邑軒 2025 年 2 月 17 日 按照政治版塊大小,以及話語權的壟斷程度,台灣民眾黨無疑是台灣政壇的第三勢力,這一局面並未因柯文哲遭羈押請辭、黃國昌繼任黨主席而改變。 但,這是2014年太陽花運動後,台灣社會引頸期盼,希望能夠逐步取代中國國民黨,以左派進步的立場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法律獨立蒼芒社會 這是一場公民忍無可忍的抗暴活動 詹順貴 2025 年 2 月 12 日 詹順貴 2025 年 2 月 12 日 立法院去年12月20日修改選罷法,規定未來罷免案提議人及連署人應附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隱性增加罷免連署的難度,加上這第9屆立委就任以來,藍白聯手透過修法、刪減預算癱瘓國家機器,摧毀台灣自由民主憲政,逼得不同選區公民紛紛趕在修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社會顧爾德專欄 踏上大罷免艱難路,賴清德得正面迎戰 顧爾德 2025 年 2 月 5 日 顧爾德 2025 年 2 月 5 日 經過一個春節假期,「大罷免」已在全台各地被煽動起來,二月三日發動罷免的民團已將第一批十九位達標的遭倡議罷免立委聯署書、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聯署書送交中選會;接下來二月十日還會提交第二批聯署書。不到一個月有這樣的動員成效頗可觀,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獨立蒼芒社會 這是一場道地干預審判與提前登基造勢的集會 詹順貴 2025 年 1 月 15 日 詹順貴 2025 年 1 月 15 日 由民眾黨代理黨主席黃國昌號召發起的「111釘孤枝,拒絕綠色威權,還我司法正義」抗議活動,除了「偵查不公開」之外,不曾講出現行司法審判整體運作上有何其他需要改革的問題,縱使上綱到賴清德總統,也從未能具體指出賴清德有何實際干涉檢察官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左岸觀點政治社會 當民主被腐蝕,罷免就成為義務 孟買春秋 2025 年 1 月 3 日 孟買春秋 2025 年 1 月 3 日 去年大選後有件事一直困擾著我,雖然說這事存在已久,但過去一年令我困擾的機率幾乎是天天。 我沒有顯赫的學經歷但也自認資質在平庸以上:輔大英文系畢業後進入路透社,十多年後離開全職工作,重返校園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讀了個國際關係碩士,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