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標籤:

COVID-19

  • 國際政治書摘書評歷史社會防疫專區

    疫情的裂痕、記憶的政治:林文源與「記疫」團隊

    李尚仁 2023 年 2 月 10 日
    李尚仁 2023 年 2 月 10 日

    當Covid-19疫情爆發之初,國內有不少人文與社會學者就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重大社會與歷史事件,必須有所回應。其中林文源教授在科技部人文司的支持下,率領團隊展開「記疫」的計畫,除了以座談和紀錄片等形式來探討與記錄這場百…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防外交國際政治社會防疫專區

    中國疫情燒不完,台灣當如何自處?

    林應然 2022 年 12 月 28 日
    林應然 2022 年 12 月 28 日

    即將遍體麟傷的中國巨龍 台灣隔海相望的中國巨龍,因為過度嚴苛的封控政策,引起了遍地開花的人民白紙革命,甚至喊出了「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的口號,因恐引發政治動盪、領導下台,中國政府突然開始放寬防疫措施,此後新冠疫情開始大量…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際政治

    白紙革命後,中國政府暫停清零後續危機

    高思達 2022 年 12 月 7 日
    高思達 2022 年 12 月 7 日

    正如筆者之前所言,中國政府在避免疫情大規模死亡和清零導致經濟崩潰中不斷拉扯。最終在12月初,由於經濟嚴重衰退和民衆的抗議,在最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冬季開始了逐步開放,取消清零政策。可能因習近平不信任外國政府或更可笑的面子問題,…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社會防疫專區

    暗黑隧道,漸露曙光

    林應然 2022 年 10 月 17 日
    林應然 2022 年 10 月 17 日

    談古論今,兼顧多面 打從2020年因為中國武漢出現COVID-19疫情進而擴散到全球以來,台灣最初受惠於中國政府的敵意,禁止中國人來台旅遊,避免了第一波的疫情傳染,再加上憑藉著敏銳的警覺心,相對比其他國家早一步關了國門,再加上四…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社會防疫專區

    年輕人適合打這款疫苗嗎?

    陳惟華 2022 年 10 月 14 日
    陳惟華 2022 年 10 月 14 日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緩升,由於國外疫情已過高峰期,以至於過去1周台灣新冠肺炎每十萬人新增染疫人數站上世界第3名,每百萬確診死亡人數也排名世界第3。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以莫德納BA.1次世代的雙價疫苗作為追…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人權政治法律社會防疫專區

    「醫護須經醫院同意才可出國」是錯誤政策

    陳亮甫 2022 年 10 月 12 日
    陳亮甫 2022 年 10 月 12 日

    2020年初,鑒於國外疫情升溫、多國爆發確診,為嚴格防堵病毒入侵國境,同時避免出現醫療人力短缺,當時的指揮中心在2月發布一項極具爭議的政策,也就是「醫護禁止出國」,當時引起極大波瀾。當年底隨疫情發展,減少跨境流動已是社會共識,各…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治社會

    謀財害命?黔驢技窮的荒謬抹黑

    Phil Smith 2022 年 9 月 30 日
    Phil Smith 2022 年 9 月 30 日

    政治是一場遊戲,一場非常嚴肅的遊戲,因為可能會影響到數百萬普通人。但無論如何那還是一場遊戲,這是選民經常忽略的一點。 在這場遊戲中政治人物表現如何見仁見智,不過在我看來,台灣最近有個很糟糕的例子,玩這種把戲的人,也許應該考慮換個…

    7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防疫專區

    防疫重中之重:老人家疫苗接種

    洪德仁 2022 年 8 月 15 日
    洪德仁 2022 年 8 月 15 日

    台灣從2022年4月開始的這一波Omicron突變株疫情,確診數目大量攀升,5月中旬,每日確診數目超過9萬人,可說是社區大規模蔓延。雖說Omicron具有輕症的特性,中重症比例只有0.47%,然而,今年1月至8月13日中重症有2…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防疫專區

    臺灣到底有沒有可能解封呢?

    洪德仁 2022 年 7 月 20 日
    洪德仁 2022 年 7 月 20 日

    臺灣解封到底有沒有可能?在什麼要件下才有可能呢? 我想經歷過兩年半的COVID-19疫情,目前每日確診個案逐漸減少到兩、三萬人、死亡病例低於百人,這個階段應該是漫長黑暗的隧道當中,即使沒有看到盡頭的光,我們已經感受到出口吹進來的…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社會防疫專區

    進入疫情平原期,再談居家照護

    洪德仁 2022 年 7 月 5 日
    洪德仁 2022 年 7 月 5 日

    台灣COVID-19 疫情逐漸緩和,7月2日,全台灣本土確診34,748人,距離5月及6月初的高原期, 每日8、9萬人確診,情況稍微穩定。 同時,全國醫療量能逐漸充裕,無論病床(專責+負壓)、中央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大多還有5…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1
  • 2
  • 3
  • ...
  • 5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為什麼只有民進黨側翼被罵?

    2022 年 12 月 8 日
  • 3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