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全球民調與台灣環境議程

王宏恩
1.4K 人閱讀

台灣人在意全球暖化嗎?最新的臉書跨國研究顯示,台灣民眾對全球暖化的了解與關注排名世界頂尖,但一旦講到實際相關政策與執行,則躊躇不前。對於即將到來的選舉來說,全球暖化與環境保護議題可以成為相關討論的議程,但恐怕還無法成為主要的政治議程。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臉書(Meta)針對平台上全世界的使用者進行調查,與耶魯大學氣候變遷溝通研究團隊(Yale 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共同訪問了全世界192個國家11萬位臉書使用者,針對氣候變遷的了解、以及對於相關政策的態度。臉書在台灣透過年齡與性別的人口比例進行抽樣,共抽了1207人,而全球每個國家都以類似的方式抽樣了500至3000人。

假如跨國比較的話,台灣的結果非常有趣。

首先,當被問到氣候變遷是否是個嚴重的問題時,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同意,比例幾乎是世界最高。台灣有92%的受訪者認為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亞太21國裡面比例最高,如下圖)、60%認為氣候變遷大多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亞太最高、世界第三高)、76%認為氣候變遷會傷害到下一代(亞太最高)。相較於美國還有一些人可能質疑其科學研究的證據程度、或者基於宗教因素而否認,台灣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態度基本上已經是道德正確的共識層次,喊出來不會有什麼人反對。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on Climate Change, 2022 P.32/作者提供

然而,這樣台灣大家都關注的議題,會可能排上政治議程而形成民眾主要的選票決定因素嗎?又或者,這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會轉變為個人的主動行動嗎?不幸地是,從其他問題的分布來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首先,當台灣民眾被問到「誰該為氣候變遷負責」時,有35%覺得是政府、31%覺得是企業,僅有21%覺得是個人的責任。個人責任的21%幾乎是亞洲最低,絕大多數的台灣人都覺得政府跟企業要負責氣候變遷的問題。

但要怎麼負責呢?當被問到氣候變遷是否該是政府重要的議程時,台灣民眾僅有23%覺得非常重要、另外38%覺得重要,兩者的排名都僅在亞洲或全球的中間左右。被問到是否要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或者減少石油的使用,台灣民眾的態度也都僅在全球排名中間左右,並沒有將前述的高度關心轉化為政府該做的政策。

而最有趣的結果,在於台灣民眾雖然覺得政府該負責氣候變遷的問題,但是當被問到國家是否要真的執行減少碳排放的政策時,這份問卷提供了幾個選項:⑴無論如何都該做;⑵除非排碳大國先做;⑶除非其他國家都做;⑷不該做。

結果顯示(如下圖),有45%的台灣受訪者選擇⑶除非其他國家都做。這個比例再度高居世界第一。 而覺得台灣政府無論如何都該減少碳排放而選擇⑴的受訪者,僅占24%,無論在世界平均或亞洲都是後段班。絕大多數覺得氣候變遷很重要,但半數覺得除非其他國家都行動了,自己的國家才有需要行動。從這結果來看,台灣民眾在這議題上有著明顯的「絕不能吃虧」的想法。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on Climate Change, 2022 P.91/作者提供

這個想法同樣出現在另一個問題,詢問台灣民眾是否有加入、或打算加入公民倡議團體來要求國家領導人減少氣候變遷。前面已經提到,台灣民眾大多不認為氣候變遷是一般民眾該負責的,也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加入或打算加入公民倡議團體的台灣民眾的比例僅15%,與香港的14%並列亞洲最低(亞洲平均是46%)。不過,這一點在民調上比較有趣,因為歐美大多數國家的民眾願意加入的比例也都很低。而最高比例集中在赤道附近的非洲、南亞、東南亞國家。

從上述結果來看,台灣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態度可以說是非常陷入集體行動的困境。知道這是個問題、知道該做些什麼、覺得政府該做些什麼,但對於參加公民團體施加政府壓力沒有興趣、覺得台灣該等其他政府有做為了再說、也不確定政府該執行哪些檯面上已經有的政策來減少氣候變遷。從民調比例來看,願意認真對待氣候變遷並(至少在問卷上回答)付出行動的受訪者比例僅一至兩成,這些比例假如轉化為選票,儘可能在不分區的立委選舉、或者是縣市議員選舉中比較大的選區,比較有可能動員出這些議題的選票而當選。相較之下,在單一選區的選舉中,從中央到地方首長,可以想像各候選人或各大黨對於這個議題的態度會與多數一致(至少宣稱如此),因此不會造成選票有決定性的影響。再加上民眾對於政府該做什麼本身也沒有共識,這樣形成政策窗而真的推動改變的機會可能就不大了。

留言評論
王宏恩
Latest posts by 王宏恩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