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韓戰結束,中國的內外情勢相對穩定,為了延續「一邊倒」的外交路線,同時實行經濟現代化的初步政策,中共黨內的務實派與技術官僚,一方面進行所謂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改建政初期對於小資產與民族資產階級的寬容,透過市場的萎縮與產權的集體化,逐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則實行蘇聯版本的計畫經濟,希望藉由中央管理的模式,打造中國工業化的基礎。上述兩大工程在中共1956年召開的「八大」已經有了具體的成果。
在政治路線上,由於市場的窒息、私有產權的消滅與農業的集體化,中共認為資本主義與資產階級已在中國消失,因此政治報告宣稱,「急風暴雨的階級鬥爭已不是當前主要的矛盾,取而代之的則是人民日益增長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用當下的白話來說,就是中國人民想要發大財,但是中國經濟實在太落後。
為了改善中國「又老又窮」的窘境,黨內菁英認為,要藉由權力分工或集體領導的方式,繼續推動第二個五年計畫達成「發大財方案」。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口號動員
毛澤東篤信「以階級鬥爭為綱」與「不斷革命論」的政治邏輯,黨內計畫官僚如劉少奇、陳雲、薄一波、李富春、鄧子恢等人的政經主張,無疑是讓自己大權旁落的威脅。
毛澤東根深蒂固地認為,在中國實行計畫經濟,不僅在意識形態上讓中共淪為官僚資本主義的「新階級」,再加上中國工業化的基礎薄弱,這種政府投資特定重工業的「外延式增長模式」,短時間也無法讓中國快速富強,因此在工業與農業集體化的先後順序,就與劉少奇與鄧子恢出現嚴重的矛盾——毛批評鄧反大規模集體化「如同裹了小腳的女人,老是喊走太快」。又以台灣當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建立了心中的藩籬導致不能發大財」。
為了重新掌握黨內意識形態與路線的主導權,毛澤東先是經由「引蛇出洞」的陽謀,藉由反右鬥爭清算了對中共進行批評的民主黨派與知識份子,此一鬥爭手法已讓黨內高層出現寒蟬效應。其後自己在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為了積極達成政治動員最大化效應,毛澤東提出各類政治口號挑逗群眾的情緒,諸如「愚公移山、人定勝天」、「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超英趕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人讓地球服、海洋降,宇宙吐寶藏」。這些通俗口號自然達到最大簡單化與琅琅上口的作用,然而背後卻暗藏對馬克思歷史唯物論的根本挑戰。
圖片來源:毛澤東的大饑荒 | 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
唯物論者始終相信物質生產決定價值理念與制度規範,亦即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兩者發生劇烈矛盾時(通常是先進的生產力遇到落後腐朽的政治制度時)革命將會到來。
毛澤東透過群眾路線與民粹政治想要解放中國生產力讓農民發大財,本質上就是一種唯心論或是空想主義,徹底顛倒置換了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著作中對於歷史唯物論與革命的詮釋。
毛澤東在手段上想透過裂解上層建築與國家官僚主義達到經濟快速成長,為了解構計畫經濟的權力,毛澤東不惜將經濟權力下放到地方基層。
彼時中國地方的行政單位的縣、鄉鎮與村已被人民公社、生產大隊與生產隊等經濟社會單元所取代,人民公社自己具備「工農商學兵」的功能逐步取代國家職能。若從實際作為來看,就是採取違反客觀經濟規律或科學定理的方式,經由群眾動員的方式讓中國經濟產能「超英趕美,征服宇宙」。
昨日中共,今日台灣?
由於大躍進所採行的「全民大煉鋼」、「全民打麻雀」、「圍湖造田」、「生產放衛星」、「公社食堂吃到飽」等制度直接衝擊當時中國的自然生態且破壞有限的資源,在左傾盲動的路線下,河南、安徽與四川等地方領導更因為政治正確投毛澤東所好,而把這些運動上升到狂熱與集體催眠狀態。最後的結果,就是導致人類史無前例的大飢荒與災難。
英國記者貝克(Jasper Becke)是著名大躍進研究權威,他花了將近20年在當時的重災區田野調查完成了《餓鬼:毛時代大饑荒揭秘》(Hungry Ghosts: Mao’s Secret Famine)的著作。根據他的調查研究,這場災難奪走了4千多萬中國人的生命,過去古書形容的「易子而食」的慘劇,卻在大躍進其間時有所聞。
台灣有韓國瑜以「又老又窮」與「發大財」作為群眾動員的口號與仇恨來源,刻意用「滷肉飯礦泉水」洗清自己的階級屬性、標榜自身的群眾色彩,透過「挖石油」、「愛情摩天輪」與「自經區」作為煽動迷惑群眾的政策訴求,其目標與其說是征服宇宙,不如說是毀壞民主制度成就自己奪權的目的。
然而,其所憑藉的不只是個人「平凡的邪惡」,在特定媒體刻意造神的擴散效應下,其信徒在真實與虛擬世界四處搜尋、打擊黨內或各方反對意見,製造各類敵人以進行另類政治鬥爭。
諷刺的是,毛澤東的大躍進發生在50年代的共產中國,韓國瑜的山寨實驗卻出現在民主多元的台灣。
本文原題〈毛澤東「大躍進」的災難,政客想在台灣如法炮製?〉,圖文經鳴人堂授權轉載。
作者為政大東亞所碩博士。現任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致理科大及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媒體專欄作家,復興電台兩岸櫥窗節目主持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