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淨零轉型產經財金社會 檢討綠能──請回歸政策基本面 張國鑫 2023 年 9 月 5 日 張國鑫 2023 年 9 月 5 日 隨著溫室氣體效應、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發展綠能已是世界趨勢,各國無不傾力發展。台灣於2016年起政府全力推動綠能,中間雖然跌跌撞撞,現在已展現出成果,例如因為太陽光電發電量的增加,夏季的中午已不再供電吃緊,而再生能源的總發電量從…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淨零轉型社會 政治口水比核廢水有害 陳秉亨 2023 年 8 月 30 日 陳秉亨 2023 年 8 月 30 日 經過多年的討論,日本終於正式進行核災廢水的放流,先講個人的結論:日本核災廢水放流,證明福島核災經過12年之後,科技與工業發達的日本也無法處理核災衍生的汙染,地狹人稠、多地震颱風的台灣應引以為鑑。而國內部分人士一邊支持老舊高風險核…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法律淨零轉型獨立蒼芒產經財金社會 對首任環境部長的期許 詹順貴 2023 年 8 月 23 日 詹順貴 2023 年 8 月 23 日 昨天(8月22日)組改後的環境部正式掛牌,一直積極運作爭取首任部長之位,原本也十拿九穩的環保署長張子敬,因為7月7日四階環評程序出現不該有的重大程序瑕疵,功虧一簣,只能黯然。有趣的是首任部長揭曉是薛富盛時,環團普遍不知其為何許人…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淨零轉型社會 謠言發不了一度電—談談最近能源謠言 陳秉亨 2023 年 5 月 16 日 陳秉亨 2023 年 5 月 16 日 淨零碳排社會是國際共同努力的目標,不論是面對環境生態保護的責任,或是國際供應鏈的要求,能源轉型是台灣必須走的路。過去馬政府時代把綠能當丑角,錯失轉型時機,讓台灣同時面臨:核電如期除役、減少燃煤發電空氣汙染、增加再生能源與改善電網… 7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淨零轉型產經財金社會 311地震12周年,對台灣能源發展的省思與觀察 陳秉亨 2023 年 3 月 10 日 陳秉亨 2023 年 3 月 10 日 日本311地震與核災的發生距今將屆12年,核災造成的影響仍無法完全清除,此外,日本政府將要排放輻射廢水,其汙染物質隨著洋流擴散情形亦有待後續的環境監測。311事件讓世界各國重新檢視核電的風險,並且調整能源發展的方向,2016年我…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淨零轉型社會 臉書全球民調與台灣環境議程 王宏恩 2022 年 7 月 7 日 王宏恩 2022 年 7 月 7 日 台灣人在意全球暖化嗎?最新的臉書跨國研究顯示,台灣民眾對全球暖化的了解與關注排名世界頂尖,但一旦講到實際相關政策與執行,則躊躇不前。對於即將到來的選舉來說,全球暖化與環境保護議題可以成為相關討論的議程,但恐怕還無法成為主要的政治…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淨零轉型獨立蒼芒產經財金社會 企業巨嬰還有臉以出走要脅反對調漲電價? 詹順貴 2022 年 6 月 29 日 詹順貴 2022 年 6 月 29 日 電價調漲方案已於6月27日塵埃落定,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15%,但考量內需產業受疫情衝擊,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等6類產業不調漲,因此,僅約2.2萬戶受影響。住宅用電部分僅針對1001度以上的用電大戶調…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淨零轉型烏俄風雲獨立蒼芒 台灣如何看待與調適這波全球性能源危機? 詹順貴 2022 年 6 月 15 日 詹順貴 2022 年 6 月 15 日 能源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核心,人類所有食衣住行的生產、製造與使用過程都脫離不了能源。本專欄前一篇〈俄侵烏戰爭下逐漸形成的另一場風暴〉文章,主談因戰爭本身、經濟制裁,加上中國四處掃糧囤糧所導致的糧食安全危機,近來越演越烈,已經陸續出現…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挑戰2032政治淨零轉型產經財金能源轉型 綠能光電進入農漁牧,科技介入田間管理 姚量議 2022 年 5 月 13 日 姚量議 2022 年 5 月 13 日 2032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32年, 203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滿30年, 2032年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推行了23年。 2032年,台灣的農村會是什麼樣的風景?農業生產將發生什麼變化?綠能會怎麼影響農村景觀?而創業立…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淨零轉型獨立蒼芒 亟須補強的台灣淨零碳排路徑 詹順貴 2022 年 4 月 6 日 詹順貴 2022 年 4 月 6 日 蔡政府的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終於在3月30日正式公布,隔天所有平面媒體都在頭版報導了此事,產業界尤其許多期待已久的龍頭企業與環團反應頗為熱烈,雖然肯定政府已踏出第一步,但對於許多路徑不夠具體、階段目標過於保守、策略過於模糊…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