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資金匯回創新高,事實勝於抹黑

260 人閱讀

圖片來源: Nattanan Kanchanaprat from Pixabay

11月5日中央銀行發布新的外匯存底統計,整體貨幣供給餘額創下16個月新高,外匯存底在台商資金回流下,來到6兆0378億元台幣,其中,不只台商資金回流,外資也持續淨匯入29.86億元,為台灣股市注入動能。

一般人不太會注意中央銀行每月固定發布的資料,因為這個資金流向,大家已經長期留下一個台灣持續資金外流的「刻板印象」,確實,台灣是出口貿易國家,在相對低所得的國家投資,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貿易條件,簡單說當地物價便宜、人工便宜,自然會把相對毛利率低的廠房設備,移到這些國家去生產。就廠商本身的逐利性行為來說,這是商業世界的必然。

那麼我們要問的是,台灣有哪些優勢超越中國,使得台商願意回來台灣設生產線呢?舉一個例子,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公司剛宣布要在台灣投資701億元,這可以說是鴻海集團近幾年來最大的對台投資案。而其中有趣的地方是,傳聞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董事長,用自己的資金以及日本堺工廠,也就是群創、郭董、夏普共同投資的面板廠,在郭董自有資金、堺工廠,以及南京市政府共同投資下,剛完成的第10.5代面板廠,進行試產後,幾被郭董釋出,在市場上賣掉。無論內情為何?這件事,顯然有一關鍵的矛盾點。

群創在台灣投資額原訂1000億元,與外傳郭董賣出中國南京場的30億美元相去不遠,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群創回台投資的生產線,號稱是更先進技術的面板廠。這就是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中國南京第10.5場已經是先進技術,且已經蓋好,等著量產而已,那為何還要把錢套回來台灣,重新蓋一座面板廠?蓋面板廠需要時間、龐大的資金,還有關鍵的客戶授權專利製成或面板技術,換句話說,會放棄已經蓋好的廠,而寧願回台投資同樣的面板生產線,表示,未來在中國被西方國家技術圍堵的情況下,很可能中國面板廠空有龐大產能,卻無法進階到更高層的技術,這才是郭董內心真正考慮的點吧?

以7-8000億的規模投資台灣,不只回台的台商要有自由資金,或所謂自籌款、關鍵技術等,才可能通過審查。自籌款跟技術開發,都是必須自行負擔的,特別是關鍵技術,更是營業機密是最有價值的一塊,在台灣可以相對有效避免中國商業間諜偷取技術,這恐怕也是台商回流的一大理由。萬一歐美日等國家對關鍵技術輸出中國進行擴大管制,那很多台商勢必要回台灣開闢第二生產供應鏈,這都是在商言商。

廠商回台要冒著被中國制裁抵制的風險,投資要有自籌款、且建廠時程更要時間,故政府提供低利對應貸款,是降低台商經營風險的良好政策,畢竟,7-8000億元的資金,要回台增設生產線,也要2-3年的時機。在這段期間可以說是廠商最脆弱的時期,只要政府撐著台商回流,並完成上下游供應鏈體系,那麼未來帶動的就業機會、國內生產毛額(GDP)、民間消費與投資等,這可以為台灣帶來至少十年的榮景,這是台商用錢、用腳投票。

日前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對台商回流(沒有匯率管制),以及台資回台(有專款專用管制)的部分,在質詢時搞了個大烏龍,國民黨不認錯,還加碼說蔡政府說謊,甚至無限上綱到補貼台商利息,不如拿來給學生還學貸云云。這是過去國民黨操作選舉,用不能相比的項目來魚目混珠的老梗,還記得好幾年前,國民黨擋軍購、擋建設,什麼都拿營養午餐來說嘴,好似,政府的各項施政都不需要長期規劃,只要顧好營養午餐就好。

須知,營養午餐在台灣一年規模約180億元,學貸利息一年補貼在學免息者僅25億元上下,這都可以編列到教育部的預算當中來討論,況且,就學期間本來就免息,這利息是由政府補貼。須知道,接受教育,申請貸款,利息由政府補貼,這是一種個人投資自己生活技能的行為,這與政府補貼廠商利息,在台設廠、開發新專利技術,好強化競爭優勢,本來就是同一個概念,如今,在野黨為選舉,自己質詢稿了大烏龍,還要用補貼廠商不如補貼學貸,這種比例上、政策規劃上,完全不能先比的項目,來炒作仇富心理,罔顧台灣產業升級後可以為學子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而免於海漂國外。

以此觀之,曾銘宗委員失格的質詢,以及國民黨團、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無厘頭的硬挺、硬拗。只顯示出,過去國民黨執政對於台灣經濟發展,從產業轉型、升級、國家情勢研判,乃至於人才培育轉型等,都沒有一體化的考量,無怪乎,馬英九取得超級執政優勢,卻成為國民黨的最後執政者。我認為這是國民黨新生代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何提出合理的國政方針,而不是跟著韓國瑜團隊沉下去,這對國民黨想發展兩黨監督的政治,才是健康之道。

作者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