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

258 人閱讀

16 蔣經國的抉擇

如果你是一九八○年代的蔣經國,你面臨什麼樣的局面呢?所有先前要求民主和人權的人,都被你關在監牢裡。可是問題非但沒有解決、甚至更嚴重:有更多人不怕你的監牢,繼續挑戰你,繼續要求民主。你同時也知道,國際情勢的變化讓你再也無法用內戰戒嚴體制來為你的威權統治辯護。你當然更知道,你的國民黨的官方意識形態、你過去宣稱要用來統一中國的三民主義,本質就是自由民主主義。你公開呼籲要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自己卻不願意在臺灣加以實行,實在很難說服人民。如今,你的威權統治方式再也講不出任何道理;雖然很多學者樂於幫你辯護,可是人民似乎不太理會這些學者。

然後你想到,你的保護國對你的統治方式好幾年來一直頗有微詞。更麻煩的是,你的情治機構竟然派遣黑社會殺手到對方的國境,刺殺美國公民。你的人民也因此對先前兩件震撼社會的謀殺案,有了新的體會。然後你的施政頻頻出錯,你的政府逐漸失去人民的支持。似乎全世界都在和你的威權統治作對。而你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身體狀況不佳,也來日無多。

如果你是蔣經國,你會怎麼做?你有多少選擇?你當然可以使用更強的力道再度壓制民主的呼聲、甚至逮捕所有的民主運動者,畢竟所有的武力,軍隊、警察、情治系統都仍然牢牢地掌握在你手中。可是再度壓制的結果將會如何?

隔鄰的菲律賓適時提供了警示。菲律賓的獨裁者馬可仕在一九六五年當選菲律賓總統後,逐漸將軍隊、警察納入其掌控,也開始逐步累積權力、侵蝕監督和制衡的機制,終於在一九七二年九月宣布戒嚴。在戒嚴體制下,最高法院和國會被凍結,媒體被嚴格限制,反對黨的議員、學生運動及勞工運動的參與者紛紛遭到逮捕。大多數的民主運動領袖不是在監獄裡就是流亡海外。在他的獨裁統治下,左派勢力在北部、穆斯林在南方民答那峨,同時進行武裝叛變。

然而最終在一九八六年推倒馬可仕獨裁政權的,卻是大規模的民眾集結抗議行動。在戒嚴期間,唯一沒有被控制的社會力量是天主教會。天主教會中反馬可仕的代表人物是辛海綿主教(Cardinal Jaime Lachica Sin)。他在一九七四年領導祈禱守夜活動,有五千人參加,是戒嚴期間最大規模的抗議集會。

一九七八年舉行的選舉,被關在獄中的反對運動領袖艾奎諾,組織「國家力量黨」參與選舉。獨裁政府當然在選舉中大規模作票,選舉結果必然是執政黨獲得大勝。儘管是在戒嚴期間,抗議選舉舞弊集會和遊行持續了數天,五百多人遭逮捕。在美國要求政治「正常化」的壓力下,馬可仕在一九八一年一月取消戒嚴,在該年四月舉行總統選舉,結果當然也是馬可仕大勝,總統任期獲得延長六年。可是商業界卻開始反叛,不斷攻擊馬可仕政權的裙帶資本主義、官商勾結、公務員嚴重貪汙、馬可仕的奢侈浪費。在國內政局動盪中,一九八○年流亡到美國的民主運動領袖艾奎諾決定在八三年返國。艾奎諾剛抵達馬尼拉國際機場,走出飛機即遭軍人護衛槍殺。

兩百萬人參加了艾奎諾的喪禮。之後的抗議示威持續十一小時。九月中旬開始,商業界發動在馬尼拉商業區進行每週一次的抗議遊行。當十萬白領階級遊行抗議,在街道兩旁高樓大廈上班的職員撕裂電話號碼簿,從高空丟下紙海加以聲援。隔年二月,中產階級發動馬拉松長跑:從艾奎諾住家到馬尼拉國際機場,共七十五英里,大約有五十萬人參加。辛主教宣布艾奎諾為民族殉道者,許多軍官親自向艾奎諾遺孀致哀,國防部長參加哀思的行列。艾奎諾被殺之後的四個月間,總共發生一百六十五場抗議、示威、遊行事件。馬可仕政權的對應方式是:以更高壓的手段來壓制抗議。九月的一場示威遊行中,警察對群眾開槍,殺死十一名示威者。

一九八六年二月的總統選舉對民主轉型是一個關鍵。馬可仕政權照例大規模舞弊,舞弊惡劣的程度導致計票中心的三十位工作人員,在計票過程中集體罷工出走。二月十五日,投票日後一週,政府控制的選務機構宣布馬可仕當選總統。第二天,兩百萬人參與馬尼拉的抗議集會,柯拉蓉在集會中宣布:是她和人民當選總統。柯拉蓉同時宣布將在馬可仕二十九日就職典禮的第二天,發動「人民勝利」不服從運動,包括全國大罷工、向受到政權恩庇的銀行擠兌、杯葛國家控制的媒體等。

然而不服從運動尚未發動,國防部長以及副參謀長羅慕斯領導的軍事政變曝光。國防部長和四百多位軍人於二月二十二日進入馬尼拉附近的軍營避難。當天晚上馬可仕在電視記者會上警告叛軍,要他們立即投降。兩個小時之後,辛主教在電臺廣播中呼籲民眾支持「我們兩個好朋友」。數小時之後,從半夜直到次日早上,數萬民眾響應辛主教的號召,送飲水、食物和日用品到軍營給叛軍。許多教士和修女身穿白色長袍在軍營外面圈成人肉圍牆,保護叛軍免於政府軍的攻擊。

第二天,菲律賓的商界領袖、政府官員及政治人物會見了國防部長和羅慕斯,公開宣布支持叛軍。羅慕斯隨後號召「人民革命」;國防部長則宣稱,外省百分之九十的軍隊指揮官都支持他們。

當天馬可仕下令坦克部隊進攻軍營。然而坦克卻在軍營外一英里處,被大量群眾擋住。指揮官威脅群眾散開,否則將開火。部分受過非武力抗爭訓練的民眾,帶領群眾在坦克車前席地而坐,有些民眾則將花、巧克力和飲料送給軍人,要求他們參加人民的起義。指揮官只好命令部隊撤退。透過國際媒體的傳播,這一幕影響了全國各地的駐軍。飛行員拒絕轟炸叛軍營區的命令,愈來愈多的軍隊參加反叛。

二月二十四日,馬可仕在他的就職典禮前一天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下午柯拉蓉來到叛軍的營區,向叛軍致意並且和民眾合唱「聖母瑪利亞」。晚上,效忠馬可仕的將軍宣布,軍隊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摧毀」叛軍。然而數小時之後叛軍占領國營電視臺第四頻道,切斷正在廣播中的馬可仕談話,換上反對運動的節目。數萬民眾隨即包圍第四頻道電視臺,保護占領電視臺的叛軍。當政府軍出動欲奪回電視臺,民眾立即將他們包圍,並且送上漢堡、甜甜圈和橘子汽水。指揮官只好下令撤退。

馬可仕的政權如今已是非倒不可。一向支持馬可仕獨裁政權的雷根總統,從白宮發出一則聲明:為了避免流血,馬可仕應該辭職。馬可仕的回應是他拒絕辭職,並且「將戰到最後一滴血流完為止」。獨裁者平日養尊處優、到處被奉承,即使曾經勇敢過,勇氣也早就消磨殆盡了。他們很少願意捨身,不論是為了權力還是為了理念。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得勢的時候高呼:「請跟隨我前進!如果我倒下,請踩過我的身體繼續往前邁進。」當敗象初現、戰爭還沒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妻子逃往瑞士。夫妻在邊境被反抗法西斯的民眾發現處死之後,屍體運回米蘭倒吊在廣場上示眾。同樣的,幾天之後馬可仕的第一滴血都還沒流出來,就搭美國人的飛機逃到了夏威夷。馬可仕宣稱要戰到最後一滴血不久,柯拉蓉宣布她的政府將於隔天早上正式成立。

蔣經國的軍隊在意識形態和族群背景上,都和臺灣社會非常隔離,因此沒有叛變之虞。可是鄰國的發展仍然提供了警訊:群眾隨時可以受到事件的刺激而大規模集結;壓制群眾集結極可能造成更大的抗議和集結。惡性循環的結果可能導致獨裁政權垮臺。第三波民主化的潮流中不乏類似的「展示效果」: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或是人民,從其他國家(通常是鄰近國家)的發展中,得到警告或鼓舞,因此促成了民主化。

馬可仕流亡到夏威夷一個多月後,蔣經國在國民黨第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政治革新」議案,並任命十二位中常委組成政治革新小組。討論六項議題:中央民意機構改革、地方自治改革、國家安全法令改革、民間社會組織改革、強化社會治安、加強黨務工作。其中幾項議題明顯和國會全面改選、取消戒嚴、開放黨禁有關。可是民眾仍然不清楚,這個革新小組將做出何種結論。直到一九八六年七月他接受《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訪談,他才顯露真正的意圖。他公開表示將取消戒嚴。如果取消戒嚴、結束內戰狀態,那就得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實施民主政治。該年九月底民進黨成立,臺灣的媒體之後數天都不知如何反應。後來才知道蔣經國採取容忍的態度。

作者為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曾任黨外雜誌《新潮流》編輯,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社會系訪問副教授,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合聘教授,「臺灣政治學會」創會會長,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發展、民族主義、轉型正義等。著有《自由的挫敗:臺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的故事》(原《百年追求》卷二),獲2014年臺北國際書展非文學類首獎、2013年開卷中文創作類年度十大好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好書等。


書名:《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

作者:吳乃德

出版社:春山

出版時間:2020/03/03

讀冊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