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港都的漫長轉型路

御飯糰
321 人閱讀

2001年,原來每年元宵由官方(觀光局)舉辦的台灣燈會,首次移師到台北以外的高雄愛河邊,當年主燈為「鰲耀龍翔」,用神話傳說「鯉魚躍龍門」前,尚未蛻變成龍的「鰲」為主角,象徵高雄正從工業港都轉型,如同「鰲」一般,而這個過程,要「熬」很久。

這次燈會大獲成功,後來變成高雄元宵傳統,這隻「鰲」就一直豎立在愛河畔,看這十多年來高雄的變化,但也真如當初的預言,高雄的轉型極久,甚至成為這次選戰的焦點。

高雄如何變成工業港都

高雄的風貌是在日治時期形成。1908年,台灣總督府決定將港內淤塞的打狗港重新「築港」,配合當年通車的縱貫鐵路,利用海陸聯運,成為台灣南部貨物出口港,從此一飛沖天。此時還是以港口運輸為主,工業雖比其他台灣城市重要,但多是配合在地原料或物產,如因為石灰石地質所興建的淺野水泥,或是為了修理橋頭糖廠機器而成立的台灣鐵工廠。

日治晚期,日本的南進政策,讓高雄面貌再度更新。高雄成了南進軍事重鎮,大批軍隊進駐,左營也搖身一變為軍港,帶動高雄周遭興建許多軍事倉庫及宿舍,再加上高雄港的運輸便利,日本政府在高雄港旁的戲獅甲,規劃以軍需為主的台灣第一個工業港區,引進了鋁業、化學工業,原料通常來自海外,這時才真正讓高雄成為「工業港都」。也奠定高雄的三大特色:港灣、工業、軍事。

為了打造這個「新高雄」,高雄州開始進行土地整理,並在1936年公布了新的都市計畫,我們可透過1938年的高雄都市計畫地域圖中,看到這個新都市的概念。高雄市從原來愛河(高雄川)以西的哈瑪星、鹽埕,跨至愛河以東,在城市南、北各設置一個工業區(圖中紅色圈處,約今日美術館跟亞洲新灣區),並將火車站移至新的市中心,日後更打造一條連結工業區的鐵路線,運送各工廠產品,也就是後來的「臨港線」。

在高雄市的鄰近及周邊城市則有軍隊進駐,如左營、鳳山、岡山等,從下圖1945年日治修測二萬五千分之一圖的紅圈處,可清楚看到鳳山市區四周大量的軍事設施、官舍,以及連結高雄、鳳山間道路上的許多軍事設施,其中面積最大的就是鳳山倉庫,也就是後來的衛武營。

1938年高雄都市計畫地域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中心GIS百年歷史地圖

1945年日治修測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中心GIS百年歷史地圖

戰後的接收、發展與衰退

日治末期所形成高雄都市特色,戰後國民政府全盤接收,繼續朝著港灣、軍事、工業三重發展。在港灣部份,持續擴建高雄港,1969年引進貨櫃後,成為以貨櫃轉運為主的港口,一度是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在工業部分,則接收戲獅甲工業區,以及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成為台鋁、台機、台碱、中油、硫酸錏等公營事業的大本營,配合後來民營的台泥、台塑,逐步發展成台灣機械、化學、塑膠、水泥工業的重心,而這些工業則是以公營單位為主。

另一個大家常忽略是軍事對高雄的影響,國軍撤退來台後,以原高雄市的左營、原高雄縣的鳳山、岡山,成為國軍海、陸、空三軍大本營,加上許多後勤單位,也是為什麼在這一波眷村保存運動中,高雄市能夠爭取保留將近八、九十公頃的原眷村,為全國最大。

換言之,戰後高雄市的組成,雖然一直被強調是「勞工城市」,但也不能忽略大批傳統藍軍的軍公教及公營事業的員工及眷屬,所以基本架構絕非「綠極大於藍」,如左楠地區就一直是藍營鐵票區。而公營事業的後續發展,則是目前一直被討論「產業轉型」的關鍵。

1970年代開始,位於戲獅甲的主要公營事業如台鋁、硫酸錏、台機成績不如以往,加上腹地不足,高雄的主要工業開始往兩個區域移轉:一是以楠梓中油高雄廠(也就是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為主軸的石化園區,二是配合高雄港擴建,將台鋁、台機等基地轉移至臨海工業區,加上後來「十大建設」的中船(今台船)、中鋼,成為新的重工業區。石化園區雖達陣,但臨海工業區則重重摔了一跤,僅有中鋼成功,台船辛苦經營,台機、台鋁則是直接關廠,雖然今日仍為台灣重工業的主要區域,但與當初預想仍有差距。

從1980年代開始,以石化、重工業為主的高雄產業更面臨環境問題。在人口急速增長下,原來在郊區的工業區,已經被住宅區包圍,加上石化、重工業的高污染,以及環保意識,不管是反五輕、要求愛河、壽山復育的「綠色運動」,都迫使工業區必須移出市中心區。加上後來成為台灣產業重心的科技園區,不論竹科、中科、南科,均與高雄絕緣,以及中國崛起後,高雄港貨櫃量急遽下降,高雄面臨轉型的迫切需求,這也是20年前,國民黨丟掉政權的原因之一。

高雄轉型的漫長路

高雄的轉型,早期以環境復育及興建基礎建設為主,如壽山、愛河的重現生機,捷運的興建,並引入國際建築師,具有設計感的大型公共工程。後期則是以1999年通過的「多功能經貿園區」,也就是今日的「亞洲新灣區」為主軸,此為經濟功能不再的舊港區及戲獅甲工業區為主要基地,思考如何從工業港區轉型。

在這20年中,高雄市區展現完全不同的風貌,變化之大也可能是全台之首。舊港區中的駁二文創園區、棧二庫、可連結輕軌至舊港灣工業區的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展覽館,加上國際大師設計的世運主場館、捷運車站,即將完成在愛河口的流行音樂中心,配合高雄獨特的港灣風情,已經讓高雄舊市區從一個灰色基調的工業港灣,逐漸蛻變為色彩鮮明,富含文化底蘊的港灣城市。其中最明顯的例證就是20年前被一直戲稱的「文化沙漠」,如今難以再聽到,連這次砲火連天的選戰中,也不見挑戰者提起。

近來啟用的高雄新火車站,立足於1936年對高雄都市的設定。圖片來源:御飯糰提供

有趣的是,這些改造都立足於1936年對高雄都市的設定,近來啟用的高雄新火車站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即為顯著例證。完工於1940年的高雄火車站,兼有貨運及客運的交通樞紐功能,也是當時高雄市新的中心,在2002年開始進行鐵路地下化周邊工程後,也長達約20年的時間,將高雄市的交通任督二脈再度打通,高鐵、台鐵、捷運、輕軌形成一個交通廊帶,構成大高雄交通路網。其中輕軌就是當年的貨運臨港線,以前所經之地多為廠房,如今則經過最時尚的「亞洲新灣區」,所載客人也不再是要進入工廠上班的工人,而是休閒觀光的旅客居多。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更是由軍事基地改建,其引發討論的設計感,延續著高雄近幾年來國際級的建築風貌,但大家都忽略原來在高雄的軍事基地,也融入這一波的新城市風貌。除了衛武營,亞洲新灣區的205兵工廠也將遷廠,左營、鳳山、岡山更擁有國內面積最大的眷村,在長期爭取下,國防部也點頭同意保存近90公頃,將來又會是一個新的文化基地。

新近落成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是由軍事基地改建,也融入這一波的新城市風貌。圖片來源:御飯糰提供

20年的轉型,在「文化治理」上固然有耀眼成績。但城市產業仍倚重1980年代後作為基調的重工業、石化、貨櫃運輸,這要如何與新城市契合,將是高雄最後有效轉型的關鍵。目前為避免環境爭議再度發生,工業區更積極向西南角落整合,遠離住宅區,這也是政府為何要耗費700億遷村大林蒲的主因。但在工業、住宅分離後,原有產業的強化與升級,似乎才是關鍵,但可惜此次選舉已乏人討論。

工業城市的轉型絕非一朝一夕,高雄在20年的轉型下已有所成績,但產業問題仍是最後關鍵,但要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也不是「愛河摩天輪」、「100億青創基金」就能達成,應該回頭看看這個城市的歷史發展脈絡,如何讓工業與港灣用新的時代思維及方式,再度緊密結合,才是高雄發展的王道。

作者擔任教職,興趣是台灣歷史與文化發展。

留言評論
御飯糰
Latest posts by 御飯糰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