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正式進入下半場

吳學展
419 人閱讀

國民黨初選結果公布,可說是不太意外的由高雄市長韓國瑜出線。此初選結果公布後(但可能稱不上是底定?),代表2020總統大選正式進入下半場。本文無意「預測」這場選舉下半場的任何走向,畢竟從去年選舉至今,時局詭譎多變,例如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韓國瑜才剛剛開始登上媒體版面而已。以下則簡要回顧「上半場」,以及提出幾項「下半場」的觀戰重點。

從上半場開始

去年1124民進黨大敗前後,韓流大肆崛起。一個月後,蔡英文面對習近平提到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以「撿到槍」的方式回應,一改去年選舉與公投過程中不願表態的態度,搖身一變成為「辣台妹」。在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後,由「大師兄」卓榮泰接任,並找回在桃園新屋種田的羅文嘉執掌秘書長,以及賴清德辭去行政院長後,由蘇貞昌接任。

後來又歷經了316立委補選,與賴清德突襲登記黨內總統初選,拉扯了三個月後,最終仍由蔡英文勝出。前段提及的黨與行政院兩樁重大人事變動,在初選過程中扮演了完全不同的角色。黨主席與秘書長由於稍早的「大意」,而必須秉持行政中立的精神,在雙方候選人(與支持者)的壓力下,把初選走完,過程中也招來不少批評。

蘇貞昌雖已高齡70歲,但其擁有可說是當前最擅長使用自媒體與民眾溝通的政治幕僚團隊,從重大政策公布如《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到大量日常政績宣傳,蘇團隊上軌道的速度之快,其營造的「政府有在做事」的穩定產出形象,以及快速澄清爭議訊息與回應國民黨攻擊,也讓國民黨難以開出新而有效的議題戰場。蔡英文能挺過初選,蘇貞昌是重大功臣。

蔡英文能挺過初選,蘇貞昌是重大功臣。圖片來源:蔡英文FB

民進黨初選結束至今剛滿一個月,仍不時有媒體報導府與黨之間的嫌隙。但上週媒體曝光了一項人事案,即林飛帆將上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可視為黨中央「醒了」的指標,且據媒體報導,林飛帆事前也已拜會過蔡英文與陳菊,蔡英文對此安排表示「非常期待」。這件事或可視為黨中央正式進入2020大選模式,以及府與黨之間的溝通合作重新上軌道的徵兆。

至於國民黨,從去年韓流崛起、在地方選舉大勝後,國民黨建制派反而對韓流現象感到憂慮,並在今年總統選戰中,試圖壓下韓國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出現,撇開鴻海經營狀況的問題,最常被討論的因素,便是此人得到馬英九與吳敦義的支持(看看郭台銘當時宣布參選後,吳敦義隨即頒發榮譽黨員證書給郭)。另有一說則是,郭是北京中南海真正欽點的人選,例如上週中國央視就直接喊出「郭柯配」,但這點留到「下半場」再談。

郭董身家2000億台幣,據傳在此次初選過程中花的廣告預算就是以「億」為單位計算。光是電視CF影片就拍了近10支,還有無數的看板廣告、公車廣告、電視廣告、Google聯播網廣告、臉書廣告……等等。但即使有影武者相助,並且砸下重金宣傳,「台灣首富」仍贏不過「草包庶民」。

至此,是2020大選的上半場。民進黨歷經初選風波,目前看起來大致重新整備完成。小英從年初對習近平「撿到槍」,再到最近出訪過境美國,川普政府大開綠燈,狂打主權牌算是奏效;由賴清德這條「鯰魚」掀起的黨內初選,加上前述蘇貞昌所執掌的行政院穩住民心,讓小英支持者願意更主動積極的宣傳「小英的好」,提前備戰 2020。

接著,是下半場

如前所述,民進黨的宣傳機器全開,府與黨也逐步恢復關係,下一步則是盡快找回因初選和去年選舉流失的支持者。韓、郭之爭是否會就此結束,則是未定之天,因為這兩人都性格強烈,而且兩人其實是兩個體系的代理人。

在國民黨初選期間,郭台銘屢次直接對著韓國瑜背後的蔡衍明對嗆,甚至點名是「國台辦打手」,是少數敢直接批評國台辦的非典型國民黨候選人,而且此批評也未招到來自北京的回應,甚至還在央視上被點名「郭柯配」。

北京透過國民黨建制派與國台辦兩個系統,以「兩邊押寶」的策略(甚至說是三邊,若算上柯文哲),在國民黨初選期間且戰且走。如今黨內初選結果底定,下半場的一大看點就回到柯文哲身上。

但由於柯文哲的搖擺行為過於複雜,必須要另一篇專文才有辦法討論。但以最簡單的角度觀之,第一個問題就是選或不選,第二個問題則是與誰結盟。從之前的妙天,再到已經幫他準備好提名權的親民黨,再到央視欽點「郭柯配」,甚至是選民高度重疊的時代力量,柯文哲始終未明確表態,而是以各種模糊的說法與行為做回應。

至於時代力量,林昶佐與洪慈庸已經宣布參選連任,這不讓人意外。「黃綠之爭」最核心的癥結還是在於黃國昌的動向。洪慈庸趁林飛帆上任民進黨副秘書長之際,在臉書上公開發文,提及之前黃國昌說道「如果時力決定當小綠,將義無反顧離開。」並表示「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和國昌好好談談,希望國昌可以跟黨內夥伴好好對話。」這應是時代力量黨內之爭,第一次由立委本人主動公開談論。

自去年選舉結束後,支持保護台灣主權者已經見到保守勢力全面反撲的強度與結果,2020大選也早已被定調為「主權保衛戰」。在時代力量成立之初所提出的「本土政黨良性競爭」之願景,對於台灣政局來說似乎還是個來不及到來的夢想,在此前提下,綠、黃、白的競爭合作關係如何,或許的確會影響選舉結果,但在大的議題框架下,時代力量的選擇確實已被限縮。

最後,許多人想問的、也是我想知道的:柯最後是否會參選?郭是否會堅持脫黨參選?會不會有「郭柯配」?如果韓國瑜開始更多自爆,國民黨會不會再次上演「換柱」?坦白說,這些問題的答案,如同本文開頭所說的,實在難以預測,可能要靠媽祖托夢了。

作者為政治路上的獨派青年

留言評論
吳學展
Latest posts by 吳學展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