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西進,因為…

106 人閱讀

「台生西進」近年成為台灣各界較為關心的教育現象,根據中國有關部門的數據,台灣到中國留學生由2011年的六千多個,大幅增加至17年的一萬二千餘個,六年內翻了一翻。同時,中國調整對台灣學生的收生門檻,亦令台灣學生有進一步向中國流向的趨勢。

當然這個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持續增加的趨勢,一方面是因為媒體、部分企業界別吹噓中國的前景,造成學生、家長到中國求學,以及未來在中國就業市場發展的嚮往;另一方面就是基於中國放寬大學對台生的收生要求,大學既增加台生的收生名額,又同時放寬台生免試門檻,至位處前50%的達標生均能受惠此放寬門檻,再加上形形式式的獎學金搶學生,導致「台生西進」的問題加劇,陸委會也因此專門發函教育部與大學,表示已成立「台生赴陸求學專區」,專文提醒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工作之前,應評估各種風險。

實際推動台灣學生西進,最大主因始終都是對台灣本地大學缺乏信心。圖片來源:flickr@中岑 范姜

在談這個,先看看兩組數據。勞動部在今年發布最新薪資調查,二○一七年大學畢業平均起薪點達28400元,研究生的平均起薪點為33600元,比過往數年均錄得持續增長。而在中國大陸,雖然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點持續下降,但在去年,就有多達九十四間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起薪點,高於台灣大學生的平均起薪點(28400台幣等同6305人民幣);如果由研究生起薪點計算,亦有六十一間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起薪點,高於33600台幣(即7460人民幣)。這些起薪點較高的大學,不乏較受台生歡迎的廈門大學、浙江大學這些同樣位列「985名單」與「211名單」的「雙一流」大學。

單是比較薪金數據,家長和學生就顯然有更大的誘因到中國大陸入讀一流大學。考進這些大學的難度不會比台灣的傳統優秀大學高,而且薪酬、就業前景較好,中國更準備總額逾千萬人民幣的獎學金,就已經吸去不少台灣菁英到中國留學。同時,中國的四年制大學學制,再加上使用的語言,都跟台灣較為類似,而學費負擔亦處較低水平,令中國成為次熱門的留學地,僅次於美國。

如果單以學制銜接而言,同為大學四年制的就有香港和美國等地,不過往往受制於學費和文化差異。香港的學費相對較貴,同時成績要求較高,最終只有家境較為富裕,又或是成績極為優秀而得到獎學金資助的台生才能到香港留學。至於美國一直都是台生較為熱門的留學地方,可是語言要求較高,學費較昂貴,同時存有一定文化差異。相比美國、香港,近年中國逐步開放對台灣收生,並進一步降低入學門檻,就成功吸引不少有意在外留學的台生入讀。

以上的數個觀點,其實也是從外地出發,指出中國對台灣學生吸引之處,不過實際推動台灣學生西進,最大主因始終都是對台灣本地大學缺乏信心。台灣大學數目非常多,近年更因為學額眾多,而吸引不少在香港無法升讀大學的港生入讀,同樣地,類似情景就發生在台生身上。在公開試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基本上不愁入讀台大、清大那些優質學府,可是對那些成績處於優良邊緣,分數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家裡家境又不算富裕的學生而言,入不到那些優質學府,就會令他們處於非常被動狀態,而中國大學就會成為他們的逃生門,最少他們仍可以選擇一些較台灣二、三流大學具高評價的學府入讀。

中國具有不同形式的政治審查,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均受嚴格限制,這些事實一早在台媒流傳甚多,台生和家長其實也早已知道,亦已經考慮清楚。因此,陸委會在應對這樣的「台生西進」現象,僅作出一些早已知道警告式提示,就顯得非常蒼白無力。當然,陸委會不是管教育政策的,自然就難以透過修訂政策來挽回台生和家長的心,因此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到底教育部可以提出怎樣的政策,扭轉「台生西進」的現象。大學教學質素沒改善,就業前景繼續不明朗,「台生西進」就自然會繼續存在。

根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所作的2018年亞洲大學排行榜,台灣僅有八家大學能夠晉身亞洲百強之列,而且沒能進入十強。在台灣排名第一的臺灣大學,就已經掉到全亞洲第26名的位置,新竹清華大學就位列36名,其他六所都已經位列40之後。當然,排名並不一定反映住大學的實際教學質素,但這某程度就反映企業界、學術界對台灣大學質素存在較為負面的評價。目前在這排行榜十大當中,香港就佔其三,中國、新加坡、南韓就佔其二,而日本有一間大學上榜。當然,台灣的學術界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外國對中文學術文章的不承認態度,令不少學者的產出無法被引用,導致台灣大學學術地位不高的惡性循環。要處理這樣的問題,就要政府提出長遠的高等教育政策,改善教學和研究水平,如設立一間官辦的獨立學術機構,檢視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水平,甚至引進外國學者,到台灣大學協助提升教學與研究水平。

根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所作的2018年亞洲大學排行榜​,台灣僅有八家大學能夠晉身亞洲百強之列,而且沒能進入十強。圖片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官網

至於就業前景問題,就要看台灣政府在經濟政策的整盤規劃。假如台灣的經濟發展,能夠完全做到平衡中資在台的影響力,成功開拓南向市場,同時與美國、歐洲、日本等意識形態較為接近的關稅區、國家進行更多貿易談判和協議,令台灣人才可以向外流動,同時吸引更多外資到台灣進行投資和經營,就業前景自然就會變得理想。不過,今天政府顯然地在這方面未能給予人民太大信心,令人民相信政府可以實現這樣宏大的經濟目標,那就要政府在這方面多加努力,多提具體政策內容。

學生選擇什麼地方作為留學地,當然是他們選擇的自由,但「台生西進」是一種中共刻意為之,用不同的利誘方式促使的一程現象,某程度也意味住中共在教育方面的統戰政策奏效。可是台灣政府在將來,假如真正能為高等教育政策帶來新轉變,最起碼可以紓緩這方面的現象,令台生更願意留在台灣入讀。

作者為香港智庫「立言香港」召集人,反國教運動時擔任學民思潮發言人,並於雨傘運動時為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長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成員。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