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人/人人皆可為登山客:戶外活動大眾化,教育與列管應雙管齊下

【鳴人堂】
316 人閱讀

「直昇機當小黃」這句幾乎已成全民共識的話語,過去幾年常見於高山的山難救援新聞中。示意圖。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直昇機當小黃」這句幾乎已成全民共識的話語,過去幾年常見於高山的山難救援新聞中。猶記得一旦爆出有登山客受困山區、動用到直昇機進行救援任務時,網路輿論無不群情激憤,甚至還有「登山客乾脆死在山裡算了」的偏差言論出現。而稍微溫和一點的,無不批評受難者是浪費社會資源,高喊山難救援「全面使用者付費」。

最近一個月,直昇機三次出勤到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劍龍稜救人,令地方的警、義、消疲於奔命,報導多半指出因國內旅遊熱潮、社群媒體「曬照」效應,愈來愈多民眾湧入山區,並不時傳出救援案件。這些山難救援案的原因也一個比一個離奇,大部分是體能不足,再來是迷途、防曬沒做好、喝光飲水、曬到中暑等,完全不像是山友會犯的初學者錯誤。

由此可以發現,所謂「登山客」這個群體,絕大多數來自我們身邊的「社會大眾」,而不是真正常爬山的「山友」。簡單來說,太多人毫無經驗與準備就魯莽行事,正是孫子兵法所說的:「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當任何人都可以是登山客

針對現代從事登山健行活動的人,有各式各樣的稱呼,如「登山客」、「山友」、「登山者」等,但比起過去以協會和大學登山社為核心而培養起的人們,如今這項活動的主流參與者,乃是以個體為單位,換句話說,可以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人。

我們身邊的任何人,又有多少是毫無登山經驗,或是經驗非常有限的人?他們或許只是因為在IG上滑到幾張亮眼的照片、在YouTube或抖音上看到幾部節奏輕快的登山影片,就想要瀟灑走一回。然而,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當一名「負責任的登山者」?

對路線、地形、水源、宿營地、自身體能的瞭解是對自己的安全責任;懂得攜出垃圾、挖貓洞掩埋排遺、不餵食野生動物是環境責任;在山屋或營地裡保持安靜、尊重彼此則是社會責任。這麼多應盡的責任存在,在登山健行活動全面大眾化的當下,我認為各種亂象只會越演越烈。

因國內旅遊熱潮、社群媒體「曬照」效應,愈來愈多民眾湧入山區。圖為合歡山小溪營地。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毫無規範化可言的登山產業

此外,大眾化的另外一面,就是商業化。在前述救援新聞中,消防局向媒體表示,「民眾欲享受登山樂趣和欣賞美景,應由經驗豐富且有責任感的專業領隊帶路」,這番發言令我心中喟嘆不已。雖然消防局受訪時也提到,登山者另應自我訓練體能及技能,但前段發言的意思,難道不是將政府應負的教育、宣導責任,推到了商業登山服務之上嗎?

我想對此提出疑問:民眾要怎麼找到專業的領隊帶路,又怎麼知道領隊專不專業?政府可否與世界上的知名山域觀光國家看齊,提供一份合格的業者清單給人民選擇?如果民眾跟網路上認識的陌生人結伴共行,或是在臉書專頁上找到1位嚮導帶20名團員的低價團,結果不幸出了山難,都可以要我們風險自負,而政府對這種重要的公開資訊卻完全不負任何責任?

所以我認為,政府長久以來都忽視戶外活動的遊憩體制,也忽視了對人民應盡的義務。我們在馬路上可以一眼認出黃色的計程車,也有相應體制確保駕駛素質維持在一定水準,若是不滿也可循管道投訴;我們想要出國旅遊的時候,也知道旅行社是受國家管轄的業者,更有旅遊定型化契約可保障雙方權益。

然而,場景一切換到山域,我們什麼都沒有——政府連誰是一般民眾、誰是業者都缺乏確切定義,遑論提供任何參考資訊。很難想像,一項具有廣大國民參與,又具冒險性質的活動,體制竟然會落後到這等程度。

簡言之,如果政府要透過登山服務業者(例如嚮導服務、協作服務等)來分攤民眾的安全責任,那麼就應該讓我們知道,誰才是可信賴的業者,而非放任民眾在網路上瞎子摸象。業者應盡的也不只是安全責任,還有環境責任、教育責任,和使用公共資源營利的社會責任,這些都需要有明確的契約關係才能定義。

如果政府要透過登山服務業來分攤民眾的安全責任,那麼就應該讓我們知道,誰才是可信賴的業者。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教育方為治本之道

近來暑假加上疫情的雙重影響,國內戶外遊憩活動的熱度方興未艾,不只是如劍龍稜等一日可完成的郊山頻頻出事,高山區域——如戒茂斯上嘉明湖路線——也傳出環境劣化的問題。有人認為等到肺炎的威脅解除,遊憩壓力自然就會降低,但疫情會持續多久還是未知數,我們反而更應該把握這個機會,督促中央政府改弦更張,為戶外遊憩活動的各方面設計良好體制,離開難堪的「零規範」時代。

最後,讓我們暫且忽略大眾化和共伴的登山產業,真正的治本之道,在於如何培養民眾獨立自主從事戶外活動的能力,我認為這必須要落實在國民教育之中。未來世代與網路的連結會越來越緊密,接受到的資訊也會越來越片斷化,若不透過實際演練體會登山健行的樂趣和安全原則,我們只會見到不幸事故日益增加,徒呼負負。

臺灣是一座多山的海島,我們擁有許多適合親山親水的場域,但山難、溺水意外頻傳,讓不少民眾視戶外為畏途,政府過往的管制措施也以封閉為主。如今政府推動山林、水域解禁,欲藉著教育來讓國人學習正確的觀念,是非常正確且符合國際趨勢的改革。

相對地,社會大眾也應迎來一波「心態解嚴」,不要先入為主的否定,而是要思考「why not?」如此一來,我們整體的環境才會逐漸改善,躋身真正將戶外當成育樂場所的先進國家之列。

作者為一位深愛登山活動的都會白領男。由於觀察到大眾對山的世界瞭解有限,故筆耕不輟、傳播觀點與知識,願為一道連結社會和山林的橋樑。


推薦閱讀:​

留言評論
【鳴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