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隱性偏見》

皇冠文化出版
263 人閱讀

在現實中,視一個人的種族和族裔而定,性別偏見會呈現出不同的層面,更別提還有性傾向和其他特徵。「美國律師協會」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在法律界經驗到的歧視大約相等,黑人女性經驗到的歧視卻更多。黑人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的騷擾也比任何其他族群更大。同時,研究指出,比起其他種族的女性,黑人女性可能比較不被期望要被動和親切。例如,一項研究發現,黑人女性在表現出強勢行為時不會給人負面的感受。另一項研究發現,當黑人女性面露微笑,會給人正面的感受,並且被視為格外有女人味。

心理學家羅伯特.李文斯頓(Robert Livingston)和管理學者阿希萊.謝爾比.羅塞特(Ashleigh Shelby Rosette)提出了理解這類差異的一種方式,藉由檢視一個群體對白人男性的威脅有多大,以及互相依賴的程度有多深,或是「從社會、生物或實用角度來看有多麼必要或多麼重要」。白人女性在工作上被視為不具威脅但是與白人男性互有關聯,因此她們可能會受到保護和誇獎,但也被視為不配擁有權力。相比之下,黑人女性被視為既不具威脅也不具有相互依存性。結果導致她們被邊緣化──被忽視,晉升之路受阻,但也許比較不會被審視她們是否符合性別期待。

管理學者艾芮卡.霍爾(Erika Hall)及其同事認為,這裡發生的情況是:視一個人的種族而定,帶有性別偏見的評價會被放大或是淡化。例如,她指出:研究顯示黑人通常內隱地被與男性聯想在一起,而亞裔則內隱地被與女性聯想在一起。因此,霍爾提出:關於女性該有什麼樣的行為,黑人女性所面對的是減弱了的刻板印象,而亞裔女性所面對的刻板印象則被誇大了。例如,一項實驗性研究發現,做為同事,強勢的亞裔女性比強勢的白人女性更不討人喜歡:她們違反了明確的刻板印象,規定她們的舉止要被動而且合群。身為華裔女性,鮑康如可能由於她的自信舉止而受到格外強烈的抵制。

當然,不同的身分可能以無數種方式交叉引發不同形式的偏見。我們導入電腦模擬中的具體偏見雖然一般而言對女性有影響,但在真實世界裡,這些偏見的強度取決於個人身分的許多其他層面。

1貶低女性的工作表現

相對於男性的工作表現,女性的貢獻習慣性地遭到貶低。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社會學家埃米里歐.卡斯蒂利亞(Emilio Castilla)發現:在一家有兩萬名員工的美國大公司裡,女性及少數族裔員工必須要達到更好的績效評比才能獲得與非少數族裔男性類似的加薪。並沒有具體的政策導致這種貶低,而是非白人男性員工的績效評比被「打了折扣」。另一項研究發現:當理科教授被要求替申請擔任實驗室經理的學生評分,他們往往把男性申請者評為比女性申請者更有能力、更適合雇用,雖然除了申請書上的姓名不同,申請人是相同的。另外,針對超過五十萬次轉診介紹的一份研究顯示:在一次成功的手術之後,男性外科醫師獲得的轉診介紹加倍,女性外科醫師獲得的轉診介紹則是增加七成─差異為三十個百分點。

2女性犯錯受到的懲罰更大

當男性和女性失敗時,女性受到的懲罰更大。上述針對醫師獲得轉診介紹的研究顯示:在一次結果欠佳的手術之後,女性外科醫師獲得的轉診介紹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四,對男性外科醫師來說,這個減少微乎其微。在金融服務業,女性由於不當行為而失去工作的可能性比男性高出兩成,雖然男性做出不當行為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三倍。研究顯示,黑人女性尤其受到比白人女性(或黑人男性)更大的懲罰。貝蒂.杜克斯由於輕微的違規行為(像是午餐超出時間)而受到處罰,而男性同事卻沒有因為同樣的行為而受到懲處。

3功勞被歸於男性同事

正如鮑康如的功勞被歸於一個男性同事,心理學家瑪德琳.賀爾曼所作的一系列研究顯示:當男性和女性一起進行一件工作,雙方都認為女性對於工作的成功貢獻較小。經濟學家海瑟.薩森斯(Heather Sarsons)所作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經濟學者和男性共同撰寫的論文篇數愈多,她們獲得終身教職的可能性就愈少。(男性不會因為與任何人合作撰寫論文而受到不良影響,而與女性合作撰寫論文的女性也不會受到這麼大的懲罰。)就連冰島歌手碧玉(Björk)都注意到這個模式:她的唱片大多數都是她自己製作的,可是當她最近和一位男性DJ共同製作了一張專輯,他經常被引述為該張專輯的唯一製作人。「不是只有一位記者弄錯,每個人都弄錯了,」她對一位記者說,「我做音樂都有三十年了吧?我從十一歲起就在錄音室工作了。」在他們合作之前,那位男性DJ從來沒有製作過一張專輯。

4由於個性而受到懲罰

女性經常由於違反了要求她們和藹、恭敬的社會期望而受到懲罰。針對真實世界職場績效評估的一項研究揭露出:男性的負面績效評估幾乎從來不包括對他們個性的批評,可是在績效評估中對女性的批評有四分之三包含對她們個性的負評。針對矽谷女性所作的一項名為「谷中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Valley)的調查發現,百分之八十四的受訪者曾被告知她們「太好勝」。在這件事情上,亞裔女性可能面對著格外嚴重的後果:針對理工科教授所作的一份調查發現,亞裔女性由於自我推銷和堅定自信而受到的懲罰多過黑人女性、拉美裔女性或白人女性。事實上,鮑康如被同事描述為「用手肘頂開別人」,而她因此受到責備。一位男性同事被描述為「高度好勝」而得到了晉升。

作者為哈佛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畢業。

美國知名記者,長期關注科學及文化領域。曾是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的駐站作家和美國公共傳媒廣播網(APM)的製作人,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共和》週刊、《大西洋》雜誌和其他出版刊物。2017年5月,她發表專文〈這樣的我們能終結偏見嗎?〉,探討偏見形成的原因,並分享當時正在進行的「終結偏見實驗」。文章一出即引起熱烈迴響,此概念進一步衍生的新書《隱性偏見》並在北美引發版權爭奪熱潮,最後以超過 60 萬美金售出。


書名《隱性偏見》
作者:潔西卡.諾黛兒(Jessica Nordell)
出版社:皇冠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讀冊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留言評論
皇冠文化出版
Latest posts by 皇冠文化出版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