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時尚的誕生

辜振豐
443 人閱讀

法國的流行服飾業是歐洲早期的文化創意產業,其威力仍然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目前,英美義服裝設計師雖然接掌法國名牌服飾的設計總監,但巴黎仍然是世界的時尚中心。多年前,法國政府更大力打擊仿冒品,只要遊客身上穿戴仿冒品,必須到監獄蹲三年,外加罰款千萬!

法國時尚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回顧過去,宮廷主導流行,國王路易十四是中心人物。他帶動流行文化,重修凡爾賽宮,閒來無事,便舉辦祭典和舞會,而宮中更經常上演戲碼。路易十四,身高約 160公分,為了表現帝王的威嚴,特地穿上高跟鞋。宮中大臣開始模仿他的穿著,每個貴族一亮相,總是穿上絲襪和高跟鞋,衣服更鑲上金鏈條。

路易十四是封建時代的「型男」,從小長髮披肩,堪稱美髮王子,但到了30 歲,頭髮日漸稀少,於是開始帶起假髮。圖片來源:辜振豐提供

他是封建時代的「型男」,從小長髮披肩,堪稱美髮王子,但到了30 歲,頭髮日漸稀少,於是開始帶起假髮。平時,部下更到全國各地蒐集美少女的頭髮,以製作各式各樣的假髮。此後,皇室僱用四十八位假髮師傅來為國王美髮。有趣的是,大臣貴族為了諂媚逢迎,全部都帶起假髮,這種現象在路易十三時代並未普及。當時,濃密的長髮具有雄性象徵,是普遍的認知。高高在上的波旁王朝國王當然不希望遭人嘲笑,所以戴上了假髮,甚至長及臀部。

路易十四非常厭嫌巴黎,因此將凡爾賽宮當成政治中心。他尚未接班時,投石黨作亂和農民起義時,期間巴黎的皇宮一度遭到包圍,乃落荒而逃。路易曾蒞臨財政部長富凱的城堡做客,眼見這座城堡的富麗堂皇,嫉妒又羨慕,心中便興起興建凡爾賽宮。攝政大臣馬薩林去世後,路易十四開始親自掌握政權,為了削弱各地貴族的實力,防止叛變,於是命令各地有力貴族集中住在凡爾賽宮。有趣的是,宮中強調服裝美學,而貴族為了外表,為了在身上行頭一較高低,務必需龐大的費用,這一來要叛變,就難上加難。

路易十四任用布商之家出身的柯爾貝(Colbert)擔任財政總監,並由他擬定時尚產業發展的政策。圖片來源:辜振豐提供

法國皇室很有遠見,畢竟這種高雅的美學意識絕不能侷限於統治階級而已,因此開始大力發展時尚產業。路易十四任用布商之家出身的柯爾貝(Colbert)擔任財政總監,並由他擬定時尚產業發展的政策。當時,柯爾貝指出:「對於法國而言,時尚產業發展起來,每年收益可以比美西班牙在中南美洲挖到的金礦銀礦。」這句名言到現在法國政府的產業發展中依然受用無窮。

一開始,柯爾貝成立「皇家時尚會社」,將布商和裁縫師的行業分開。以裁縫行業而言,舉凡徒弟制度、薪資、工作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爲了避免雙方競爭,嚴格禁止裁縫師販賣布料。顧客要訂縫製衣服,必先向布商購買布料和附屬品,然後再找師傅製作。1675年,他又下令成立「女性裁縫行會」,負責製作女裝和女用内衣。而且規定女徒弟必須向師傅學習3年,才能執業。

首先,皇室請來威尼斯和法蘭德斯刺繡師傅,以傳授手藝,而且指定里昂為布料製造中心,並大舉聘請義大利師傅到法國教導工人織布技術,里昂便日漸成爲絲織中心。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半島率先發展商業,市民階級逐漸形成,如當時佛羅倫斯的麥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 )雖然以銀行業起家,但後來也將紡織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可見法國皇室就是看凖義大利先進的紡織技術。

目前名牌服飾要造勢,必須經由服裝秀和模特兒,並透過電子媒體和文字媒體廣為宣傳。但當時人形是非常重要的媒體,而人形的材料不外乎蠟、木材、以及陶器。一方面,服飾店會擺放穿著新衣服的人形,另一方面裁縫師也會將一座座人形帶到各國宮廷,以便讓那些上流貴婦仔細觀看,然後再向她們取得訂單。

十七世紀,印刷術越來越發達,尤其是時尚版畫逐漸取代過去的人形。面對新時代的來臨,法國一些出版社開始推出時尚版畫,並且大量外銷。接著,法國的時尚雜誌更是風起雲湧,到了十八世紀末,已經有好多種時尚雜誌。

十九世紀中期,文學作品開始敘述流行時尚的威力。例如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女主角身居鄉間,平時閱讀時尚雜誌而熱愛巴黎服飾,但大舉消費之餘,竟然負債累累!顯然,巴黎的時尚文化至今仍屹立不搖。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計劃以柏林取代巴黎而成爲時尚中心,但依然沒有成功,因為納粹高幹的太太們仍然找巴黎設計師訂做服飾。戰後,法國政府持續發展時尚產業,並且感念老祖宗柯爾貝的貢獻,於1954年成立「柯爾貝委員會」(Comité Colbert),目的就是推廣高級流行商品和服飾的外銷。

根據統計,到了2003年,法國在全世界高級品市場的佔有率高達33%。可見法國的流行時尚產業能夠繼續發揮活力,則要歸功於老祖宗的先見之明以及後輩不斷的發揚光大。

名牌的亮相無疑可以衍生附加價值,尤其是提高價格。從1990年代開始,名牌服飾在臺灣大行其道,但名牌能夠發揮力量,進而影響消費行爲,首先,媒體大加報導,而名牌服飾也會在各種媒體大廣告,有時候,即使是電子媒體的流行節目的報導或推介也有「置入性行銷」的味道,因爲節目也需要名牌服飾的廣告。因此在百貨公司或服飾廣場。比如說,過去台北敦化南路遠企大樓的四樓是代理世界名牌服飾香港JOYCE公司的賣場也有造勢的功能。

目前,名牌服飾依然繼續發揮威力。偶爾名牌服飾也會提供自身的商品給偶像明星,讓她/他們在一些頒獎大會亮相,而這種聚會媒體會大加報導,例如尼可•基嫚穿的是義大利的Gucci,而 Gucci經過這位紅星的加持,其價值也就水漲船高。同時,很多年輕人要使崇拜這些偶像,往往也會心儀她/他們身上的服飾,進而去購買這種品牌的衣服。

作者為專業寫作人,領域涉及日本文化與流行時尚

留言評論
辜振豐
Latest posts by 辜振豐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