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不只是電子版的「書」

林雨蒼
333 人閱讀

近期一篇〈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的文章引發軒然大波;「因為環保考量所以不買實體書」的說法引發了許多爭議;而其中有許多討論都是把電子書視為用電子載體的實體書,單純考量載體的差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但事實上,電子書,很可能不單純只是「書」而已,載體帶來的差異可能更大。Kevin Kelly的《必然》揭示了12種數位技術帶來的趨勢,在此我以電子書為例,說明其中幾個趨勢帶來的改變。

電子書帶來互動的新可能

首先,電子書並不只是「書」。首先,電子書的介面讓「互動」可以有更多的可能。舉例來說,書中可以有超連結,連結到不同的段落,或甚至識別本書,讓參照更為容易;電子的介面提供了搜尋的功能,方便在書中更精確地查找不同的段落。

進一步來說,雖然實體書跟電子書都能做筆記,但是在電子書上的筆記,只要透過共同的通訊協議,未來就有機會分享且互換,幫助更多人從筆記中獲得啟發。過往論語就有各種名家在上面注釋的版本,這些注釋給人的啟發並不亞於論語本身;未來若可以在看書的同時,看到其他高手的筆記,也能帶來更不一樣的學習。甚至,可以訂閱高手的筆記,跟高手一起看書、看他做筆記。

同時,若能建立平台來交換筆記,還能形成一個知識社群。大家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好的心得就會得到更多人的下載閱讀,甚至進一步在這些心得上再做評論等等,形成一整個社群網絡,引發更多的知識交換與討論,進一步,還能在平台上透過協作,形成更進一步的知識,或激發更多的創意。也就是說,電子書不只是書,甚至可以是一個社群網絡的基石,形成一個知識交換的平台。

電子書是通往其他地方的入口

電子書的介面其實是一個螢幕,而螢幕就是一個入口,通往其他地方的入口。如果這個入口通向的是圖書館,那電子書就不只是一本書,而是通往圖書館;如果通往的是線上書城,那就是通往可以購買更多書的線上商店。

過往若要尋找實體書中的各種參考文獻,只能在網頁中逐字輸入、進行搜尋;但若是書本中提供了「超連結」,就可以直接通往其他的書本,或甚至通往其他的論文、網頁,讓人更容易了解相關的知識。

共通的通訊協定,讓互動成為可能

數位技術的核心在於「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透過共同的通訊協議(Protocol),軟體可以創造更多互動的可能。除了書本在載體上的呈現,還有超連結的操作、購買或借閱書籍、或甚至做筆記、交換筆記、訂閱筆記。這些都遠超過實體書可達成的互動。

實體書能帶來更多的體驗

不過,數位技術也並非沒有極限。這個極限,來自於人的極限。人的輸入是透過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數位帶來的體驗,多是在設備與螢幕上,主要是視覺的刺激;或是有些可以發出聲音,有聽覺的刺激。但紙本書可以帶來觸覺與嗅覺的體驗,這反而不是電子書可以帶來的體驗。

許多朋友也都提到,實體書的重量感,以及翻書的感覺、查看剩下章節的厚度等等,都不是電子書可以帶來的體驗。這些體驗輸入大腦,會帶來許多不同的感受,也確實是實體書的優勢。

同時,前述「互動」帶來更多的可能,也帶來更多分心的機會。當我們需要專注的時候,數位技術所帶來更多的互動可能,帶來的或許是分心,進而影響我們閱讀的體驗。

數位技術帶來消費模式的轉型

技術會帶來經濟消費模式的轉型,進而改變社會,而這個改變未必正面。舉例來說,實體通路的消費與網路消費的經濟模式不同。電子書與網購的實體書消費是透過網路進行,需要仰賴技術更為密集的線上網站與設備等相關技術,這需要由大公司聘請大量工程師進行,而大公司就壟斷了網路消費產生的各種收益。

反之,實體通路的消費因為需要經過通路到達消費者手上,在通路的各個節點就有機會得到收益,讓這些收益能分散到不同的角色身上,也讓利益能流到更多獨立書店的身上。也就是說,網路購物的收益會集中在擁有大資本的公司上,但實體通路消費的收益有機會在更多分散的角色上,這也讓獨立書店更有機會存活。進一步而言,這個典範的轉移,也可能會產生經濟模式的改變。

「數位」不只是技術,更是社會模式的轉變

綜整以上的論述可以發現,電子書不只是「數位」版的實體書,也不單純只是「書」。透過可互操作性,電子書可以達成更多的互動可能,甚至形成知識交換的社群平台,這並非實體書可以達到的事情。反之,實體書的體驗,以及實體通路消費的分散性,也非電子書或網購可以取代的優勢。因此,單純用「數位」版的實體書來理解電子書,其實並無法理解數位技術帶來的改變。

從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差異,能夠進一步看見數位技術的特性。數位技術並不單純只是「技術」與介質的改變,「互操作性」、「超連結」和「螢幕」等特性,會帶來我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而消費模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更多社會的變革。數位技術帶來更多的可能,卻也帶來更多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看清帶來的影響,讓優勢可以凸顯,並減少問題帶來的衝擊。

作者為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