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使用為主的今天,主流媒體的識讀重要嗎?閱聽人都改用手機、平板、電腦,不再守著電視機或看報紙,這時談主流媒體的問題有人關心嗎?
不實驗不知道,「公視P#新聞實驗室」五月中旬上線後,即陸續推出兩部名為「記者真心話系列」的網路短片,兩部都是甫推出就被網友瘋傳,短短幾天就創下數百萬觀看次數的紀錄。第二部還因為主題是「紅色滲透」,推出沒多久就遭片中指涉的媒體以頭版的大版面來批評。
紅色滲透的主題,引發了閱聽人的共鳴。圖片來源:華視youtube
網路盛讚的同時,輿論也出現不同聲音。有人說公視中規中矩做電視新聞專題就好,何必學網紅拍網路短片?還有人說公視財源來自納稅人收入穩定,製作短片批評商業媒體有失公道。更有人說公視談紅色媒體就等於是有特定政治立場,違反公視客觀中立的原則。
公視就不能因應數位時代發展新的溝通模式?再者,媒體亂象和紅媒不是公共議題嗎?公視短片引起的爭議必須從全球公共媒體的發展趨勢以及台灣在地的發展脈絡來解析。
在台灣被稱為公共電視的制度,在國外稱為公共廣電(public broadcasting)或公共服務廣電(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PSB),通常以集團的規模營運,而集團成員有電視台,也有廣播電台。公共廣電的財源主要來自執照費或政府預算,也有混合公家財源和商業贊助的模式。無論其財源如何,其主要特徵都是獨立性,不為政府或政黨服務,也不以營利為目的,致力於提供公民必要的資訊與多元節目,服務公共利益。
隨著技術的變化,在國外學術界和業界中, PSB的名稱已被公共服務媒體(public service media, PSM)或公共媒體(public media)的名稱所取代。原因在於因應新興傳播平台的出現與普及,公共廣電組織將服務範圍從傳統的廣播與電視擴充至新媒體(例如網路與行動裝置)。
而重視公共廣電的國家,也早就針對使用不同載具的閱聽人提供「全媒體」的服務,並嘗試以新的敘事方式和閱聽人溝通。例如英國公共廣電BBC於1997年推出網路服務, 2012年成立新聞實驗室,2015年推出新媒體實驗室「BBC Taster」,測試新技術,包括虛擬實境360度影音、互動式短片、360度沈浸式音效、圖像電台廣播、資料新聞報導等,也孵化說故事的新方式。
公共廣電的全媒體轉型其實也符合公共廣電的精神。公共廣電理論發展以來就強調公共廣電既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作法就要創新大膽。公共廣電的創新不僅是為了服務閱聽人,也有做為產業領頭羊的意義,一旦公共廣電實驗成功,其他業者也可跟進同樣模式,以降低商業媒體實驗新模式的風險。
在全球公共廣電轉型全媒體的風潮下,台灣公視也於今年五月中旬推出「P#新聞實驗室」,以新的數位敘事方式,提供閱聽眾更多即時、具互動性的數位報導,包括圖文、懶人包、直播、數位專題等。
其實在新聞實驗室成立之前,公視也在戲劇方面實驗新敘事。例如取材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有遊戲「孩子KIDZ」的跨媒體敘事。改編自直木賞作家陳舜臣同名作品《憤怒的菩薩》,也推出數位敘事官網,運用360度環景拍攝技術保存為拍攝所搭建的戲劇場景,讓觀眾能在官網上以360度的視角體驗劇中情境。
上述網路瘋傳的「記者真心話系列第一部─七分鐘看懂媒體亂象五大關鍵」,即是「P#新聞實驗室」首波作品之一。這部影片的特色之一是,主講人並不是正經八百的主播,而是台大新聞所學生,影片運用資訊視覺圖表、新聞資料片、網路語言,再加上後製特效等新敘事方式,成功吸引了網路使用者的注意力,創造破紀錄的觸及數及分享數。
若從台灣吧、眼球中央電視台、卡提諾狂新聞、博恩夜夜秀等人氣網路頻道來看,可能很多人會以為公視的新聞實驗室不過是採取已被網友廣泛接受的敘事方式、跟上這波和年輕人溝通的網路新浪潮而已。但筆者認為這兩支短片的主題,才是影片被熱烈分享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台灣的新聞台家數是全球第一,但台灣閱聽人看到的新聞卻這麼同質,且內容這麼瑣碎?台灣的媒體結構相較於其他國家有何特殊的問題?影片探討台灣媒體問題並嘗試提出解方。
這就是公視產製內容的基本態度,不在酸、不在嘲諷,而是確立公共媒體的核心價值就是在回應社會需求,引領大眾探討重要公共議題。回顧公視建台二十一年來膾炙人口的好作品,哪一部不是回應社會的期待與關懷?以今年叫好又叫座的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討論的主題是隨機殺人、思覺失調症與媒體困境。其引起廣大迴響的原因就在於戲劇主題凸顯台灣當代社會的問題。
換句話說,也是回應社會對治安,對思覺失調症等等的焦慮。如果說公視不應仗著本身的資源優勢而批評商業媒體,那麼誰來回應社會對媒體識讀的需求?商業媒體有可能嗎?如果連公視都不敢揭發黑心商品,還有其他媒體能做嗎? 當然,「新聞實驗室」的成功與否也需要更長期的觀察,關鍵在於是否能真正突破同溫層,並且展開更深刻的社會對話與行動。
作者國中時綽號為費雯,大學念台大經濟系,研究所念新聞,於日本京都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公共電視研究員,現在在傳播學院教書。關注各國影視產業發展,也喜愛追劇以及考察各種庶民史,相信數位時代中仍存在著具支配力的媒體,因此需要公民持續監督。
- 《八尺門的辯護人》與Netflix - 2023 年 9 月 8 日
- 《公視法》修法重點是什麼? - 2023 年 4 月 25 日
- 發戰爭財的台灣媒體──《A Thousand Cuts》也映照台灣的媒體之亂 - 2021 年 12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