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強化西南諸島防衛對我國的啟示

國防安全小組
725 人閱讀

一、前言

隨著中國解放軍海空實力持續壯大,活動範圍也不斷向外擴張。尤其,中國海空軍部隊擾台的行徑,讓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變成日本人的共識,驅使日本自衛隊加速部署西南諸島防衛。本文從中日潛在衝突因素,中國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戰略部署、能力與意圖,日本在第一、二島鏈的戰略部署,日本自衛隊強化西南諸島防衛,我國應有的啟示,以及政策建議等面向,探討台日共同應對中國的威脅。

二、中日潛在衝突因素

中國與日本雖然建交,但雙方的矛盾依舊存在,過去幾年,中國的作為愈益強勢,讓日本不堪其擾,使得原本隱藏的矛盾變成導致衝突的因素,概括如後。

(一)釣魚台主權歸屬

釣魚台主權歸屬長久以來都是中日無法解開的心結。中日對釣魚台主權的爭奪,表面上是對國際法理解不同所產生之矛盾,裡子則是對該區海底豐富資源的爭奪。

(二)東海油田

東海油田開採及經濟海域劃定問題,目前雙方所採取的立論,置於海洋公約之領海基線、大陸礁層、經濟水域的劃分及行政權、主權的紛爭。中日雖然都願意根據2007年兩國領導人達成的五點共識,繼續推進磋商進程,惟對共同開發海域範圍仍存有歧見。

(三)台灣問題

台灣對於中國來說,屬中國核心利益所在,有其無比的重要性。另外,台日經濟關係密切,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台灣的存在與日本安全息息相關,從戰略形勢來看,兩國有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對於台灣問題,中日都有必須捍衛的理由。

(四)歷史恩怨

中日兩國在歷史上夾雜恩怨情仇。日本「明治維新」國力日盛,嗣後因軍國主義抬頭,發動侵華戰爭,荼毒無數中國百姓,加深中國對日本的民族仇恨。兩國時而因外交、政治、經濟等糾紛,觸動中日的敏感神經,日本核廢水的排放,激起中國廣大群眾的抗議即是一例。

三、中國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戰略部署

中國雖然強調在太平洋海域採積極防禦戰略,但是中國的島鏈論,清楚闡述向前推進戰力,目標範圍和階段劃分相當明確。中國前推防禦縱深著眼於運用廣大的海空域發揮戰力,以奇襲致勝或拒止敵方,屬於海域防禦的國防指導,戰略軸向由西向東。

四、中國的意圖與能力

首先,就能力(capability)而言,其一,中國空軍擁有先進四代機千餘架,五代機殲-20已達200餘架,若加上轟-6機、運輸機、預警機、偵察機、電戰機、加油機,以及各式無人(攻擊)機,中國空軍實力不容小覷。其二,中國海軍現有航母、神盾驅逐艦、巡防艦、護衛艦、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氣墊登陸艇,以及常規潛艦與核潛艦,各式艦艇計四百餘艘,就總數量言已超過美國海軍現有艦艇。其三,中國火箭軍是戰略打擊的重要利器,擁有數千枚飛彈(巡弋飛彈),以及洲際彈道飛彈,火力可支援解放軍海空軍在本區作戰。

其次,就意圖(intention)而言,習近平上台後,強調中國夢是強國夢也是強軍夢。2013年開始在南海填海造陸,有計畫蠶食鯨吞南海。撤七大軍區設五大戰區,藉由軍改進一步提升聯合作戰指揮效能。更透過反貪、高階將領調動、晉升上將等方式,一步一步抓緊軍權,並不斷調整解放軍軍費,欲以軍事力量實現中國夢的企圖昭然若揭。

五、日本在第一、二島鏈的戰略部署

日本採區域防衛戰略,根據2010年防衛大綱,顯示日本已擁有聯合作戰及先制打擊能力,另針對中國的態度,從一般防禦轉向積極防禦(加強對中國監控),並置重點於東京、關島、台灣間海域 (TGT三角海域),除強化海域警戒與監視,維護海上交通線之安全,並調整西南諸島之防務,可見日本戰略軸向由北向南延伸,仍以海上交通線安全與否為最高指導原則。

六、日本自衛隊強化西南諸島部署

日本自衛隊強化西南諸島防衛旨在確保日本周邊的和平與穩定,以及維持其海上交通線的暢通。近年來,日本強化西南諸島兵力,摘整如後。

2015年至2020年,陸自將「西部普通科(步兵)連隊」擴編成3,000人編制的「水陸兩棲團」(兩棲部隊),並引進V-22、C-2等型機,增強部隊機動運輸能力,並調整相關兵力至西南諸島加強部署(如圖一所示)。

圖一 陸自西南諸島配備計畫
資料來源:〈奄美大島、宮古…西南地區陸上自衛隊基地陸續擴建…〉,《産經新聞》

此外,2022年,航自(航空自衛隊)在與那國島成立警戒管制雷達部隊。2023年,陸自在石垣島設置「石垣駐屯地」,部署地對艦與地對空飛彈部隊及警備部隊。日本更計劃於2031年底之前,將西南諸島的防空飛彈部隊擴編至目前規模的3倍。

七、對我國的啟示

(一)預判未來戰況建立台日熱線

日本強化西南諸島防衛整備,主要在預防戰爭的發生;我國強化國防,積極備戰也是在防止戰爭的發生,面對中國步步進逼的威脅,日本已經預期危險將至,強化西南諸島部署是時勢所迫,以當前第一島鏈安全情勢言,日本應考量與台灣建立常態性熱線,以落實台日之間軍事事務的協調、溝通與即時情報分享諸事宜。

(二)協調火網配置強化相互支援

日本在奄美大島及宮古島的基地配置地對艦飛彈及地對空飛彈(SAM-4)。相對地,我國在北部與東部配置天弓3型防空飛彈及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可見兩國飛彈射程可以形成火網覆蓋,為提升兩國在第一島鏈(台日地區)的防衛能力,平時即應建立火網配置的協調機制,戰時才能發揮1+1大於2的效果。

(三)建構聯戰機制統一指揮作戰

為增進聯合作戰的效能,建立統一指揮機制勢不可免,兩國應協商分工做法,按協調結果統一指揮部隊,故在台日聯戰機制統一指揮下,釋出必要之指揮權實屬必然,俾利建立台日統合戰力。

八、政策建議

就對抗中國擴張而言,台日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基於國家安全考量,國安會應納編有關單位實施常態性編組,專責處理日(美)軍事外交,並就台日國防高層交流、建立熱線、聯合兵推(演習)、聯戰機制等,按時檢討管制進度,同時協請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循國會外交予以必要協助,相關政策建議摘述如後。

(一)國安會

應循管道與美日高層進行意見交流與溝通,表達我國與日本建立相關軍事外交機制的重要性。

(二)外交部、駐日代表處

外交部、駐日代表處與外務省、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溝通與交換意見,表達強化兩國軍事外交機制攸關雙方安全,宜盡速建立相關軍事外交機制。另外,運用友台傳媒宣揚台日建構國防高層交流、建立熱線、聯合兵推(演習)、聯戰機制等,對強化兩國安全的重要性。

(三)國防部、駐日軍協組

國防部、駐日軍協組向防衛省、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安全保障室,表達對兩國建構國防高層交流、建立熱線、聯合兵推(演習)、聯戰機制等之強烈訴求。

(四)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加強與美日國會議員溝通,請渠等協助促成。

(五)僑委會

僑委會動員台灣僑界力量,呼籲日本政府正視台灣有關台日國防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訴求,並盡快予以回應。

(六)列為對日美外交重要議題

將前述議題納入政府有關單位與日本相關部門對話的議題,同時做為政府重要官員、立法委員外訪,以及美日官員、國會議員來訪的重要議題。

(七)列入官方智庫一軌半交流重要議題

國安會應要求官方智庫,包括外交部下轄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國防部所屬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局外圍遠景基金會,列入官方智庫一軌半交流重要議題。

九、結語

當前台日均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兩國沒有道理不加強軍事合作,日本加強西南諸島防衛措施,即是提供雙方推動合作的契機,不管是建構國防高層交流、熱線、聯合兵推(演習)、聯戰機制等,都有其急迫性。國安會、外交部、國防部應口徑一致,運用各種渠道向美日表達建立台日軍事外交機制,對區域安全是不可或缺的,盡速展開雙方相關機制的運作。

參考資料

中文
一、王嘉源,中國時報,〈日本擬強化西南諸島飛彈攔截能力〉。
二、林彥宏,國防院,〈日本陸上自衛隊移防至西南諸島之戰略意涵〉。
三、孫亦韜,《海軍學術雙月刊》,〈對東海釣魚台主權之研究〉。
四、張茂森,自由時報,〈日三角監控網 緊盯中國潛艦〉。
五、産經新聞,〈奄美大島、宮古…西南地區陸上自衛隊基地陸續擴建…〉。
六、陳成良,自由時報,〈假想敵就是中國,日石垣島陸自3/16部署飛彈〉。
七、陶本和,ET today新聞雲,〈日本強化與那國島扮天眼〉。
八、詹勇銘,〈從國際法觀點分析 中日東海大陸礁層劃界爭端解決之途徑〉。

英文
1.Rick Joe, China’s J-20 Gets Another Upgrade.
2.Kris Osborn, China’s Navy is larger than the US Navy.

「台灣智庫」秉關心國防事務,編組「國防安全小組」,深入研究國防相關議題,並提出11項議題之政策建議(詳見「國防安全」專欄),盼有助國防事務的改革與精進。未來「台灣智庫國防小組」將在既有基礎之上,持續擴大研究能量與提出建言,為國防事務改革做出實質貢獻。

留言評論
國防安全小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