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張安樂到大學演講,真的是言論自由嗎?

吳崢
440 人閱讀

中山大學陳世岳老師於其所開設課程「當代台灣政治發展」中邀請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來校演講,引起社會爭議。對此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發表聲明,表示認為此一邀請活動已違背知識人的學術倫理,他深不以為然,因此公開致歉。

此信一出立即引起網路一片盛讚,許多人稱在鄭英耀校長身上看見知識分子的風骨。但也有不少人因此質疑,這樣的做法是否已將個人的價值判斷凌駕大學自主之上,甚至有侵害言論自由、壓制多元思想空間之虞?

圖片來源:中山大學粉絲專頁

我認為,言論自由的邊界一向是倫理與哲學的一大挑戰,全無邊界不可,如何拿捏亦相當困難。但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先釐清,鄭英耀對邀請張安樂演講的譴責,究竟是基於張安樂的言論,還是張安樂的行為,也就是他這個人?更粗暴但簡單的來說,這是以言廢人、還是以人廢言?

我認為明顯是後者,基於張安樂先生的行為。

張安樂先生為台灣知名爭議人士,其最為人所知的特點有二,一就是他的黑道背景、二則是他的統一主張。但鄭校長是因為其兩岸統一主張所以認為邀請他來校演講有違學術倫理嗎?

我們可以從校長的行為與聲明兩個方面來判斷。

兩岸統一作為一種政治主張,目前在台灣雖屬小眾,但也當然應屬言論自由的保障範疇。據陳世岳老師所言,他的「當代台灣政治發展」課程包含邀請各小黨負責人來校演講,分享理念。眾所周知,新黨目前在台灣也是清晰高舉統一旗幟的政黨,且政黨支持度較統促黨還要更高。我不知道陳老師這學期是否有邀請新黨負責人也來課堂演講?倘若有,而校長同樣也出面以言論或校內行政等方式施壓。那麼確實有政治審查、違反言論自由精神的疑慮。若真出現這樣的情況,吾人自當予以譴責,以保障大學多元自由之風氣。不過就我所知,目前為止尚未出現這樣的狀況。

再來,我們可以從校長的聲明中檢視。該份聲明中說得很直接:

「大學的多元是為了追求真理與公義,邀請非為公義的爭議性人物來校演講,不是敎育的宗旨。」

「我心目中的一流大學,除了傳授各種知識並培養同學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外,同時也要幫助同學發展出清晰與堅強的倫理原則,讓同學在面對道德困境時,能夠評估各方論點進行決策。在政治學相關課程中討論左右政治傾向與藍綠政治組織完全沒有問題,但邀請有恐嚇及組織犯罪前科且迄今仍以暴力威脅國家安全的人士來校分享政治願景,已逾越基本的學術倫理。」

鄭英傑校長的意思其實表達得相當清楚,在他的觀點中。大學校園並不是純然價值中立,乃至虛無的領域。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是建立在追求真理與公義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大學的存在不只是作為一自生的學術社群,更是鑲嵌在社會中。而大學在社會中有其道德義務,大學的目標也是實踐此一道德義務,這個義務說到最白就是:大學是為了讓社會更好而存在。

這是大學不只是學店、或技術養成所的一個重要區別,大學有其作為教育者及知識社群的價值。事實上這也是一般人的共識,例如,犯罪可以作為一個社會層面在課堂上被分析、被研究。但應該極少有人會主張大學應該教授犯罪、洗錢等具體執行技術給學生,讓他們出社會後使用,就是因為大學有其價值取向。社會對此或許沒有明確定義,但從「學生是社會的最後良心」等俗語,也看得出集體意識對此的共識。

那麼,邀請張安樂先生來演講,是否牴觸了這個價值?

我認為是的。張安樂先生之所以贏得今日的名聲與社會地位,很大程度來自他的幫派經歷,如同校長在聲明中指出的組織犯罪背景,他本人亦未與這段往事切割或悔悟。其投入政治後,固然張安樂先生對他本人統一的立場光明磊落、從不隱瞞。但他所組織的中華統一促進黨屢屢公然以暴力行為攻擊不同政治意見的人,實難稱得上對民主發展有任何正面助益。

這樣的人,大學課堂若作為他的平台,間接協助他擴散他的思想與影響力,合乎大學的宗旨嗎?

要特別說明的是,我並不主張因為張安樂很壞,所以要封殺他的言論。我上述主要在提出一個疑問,也就是鄭校長在公開信中給出的答案:大學有必要幫助張安樂先生傳播他的思想嗎?若作為他的平台,這樣的選擇,合乎大學對自我的定位、自我的要求嗎?

真要講,我都覺得如果是在犯罪主題的課程,邀請張安樂來分享他的幫派經歷做為一種田野觀察,或許都還比邀請他談政黨政治要來得更有學術價值、更沒有爭議。

言論自由的領域無遠弗屆,論者當然能批評校長的表態是在扼殺言論空間。但我想反問:若以身份來說,如果大學邀請性侵前科累累的導演來性別課程演講,批評者認為是否適當?校長是否不應表態?若以言論來說,大學若邀請種族歧視者、納粹主義者來校演講,批評者認為是否適當?校長是否不該表態?

若以上答案為是,那麼我們基本認知差距太大,對大學的想像亦截然不同,難以對話。若以上答案為否,那麼顯然我們對此有共同的認知:大學不是一個形式中立、價值虛無的地方。

最後問題只在,張安樂的爭議,是否有大到大學不該邀請他?

但話又說回來了,一個舉國皆知的黑道人士,其主導的政黨有屢屢在鏡頭前明目張膽的行使暴力。如果這樣的人都應無視略過,那麼到底要壞到什麼樣的人,大學才適合做出價值判斷呢?

作者是一個關心第三勢力發展的人,曾參與太陽花運動、時代力量,現任職於台北市議會。興趣是電影與下廚。

留言評論
吳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