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

商周出版
566 人閱讀

文明的失樂園?

農業帶來的禁果和農民的墮落

隨著農業的引進,人類進入長期卑賤、

苦難與瘋狂,端靠現代機器的運作才將他們解放出來。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幸福之路》The Consequest of Happiness

在《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第四章中,米爾頓想像人類墮落前一切完美的伊甸園在撒旦眼中,究竟是何種情景。伊甸園是一片經過造園設計、散發濃郁香氣的溫帶草木區,長滿甘美多汁的果實,以及成群的草食動物:「一派和樂融融的鄉村景緻……樹叢中,富麗的樹木滲著洋溢芳香的樹脂與香料,其他樹上的果實晶亮生光,口感竟是如此甘美……草坪在其間閃爍,枝柳低垂,放牧的羊群徜徉其間。」

對你而言,伊甸園可能很有吸引力;但撒旦出於嫉妒,卻咒罵起眼前這片田園天堂:「該死!我舉目所見,怎會有如此悲慘的景象?」我想像他是位世俗的都市人,被判決流亡到鄉間,遠離文明世界的舒適。除了必須看著裸裎的亞當與夏娃活蹦亂跳,他還可能一直在想,到哪兒才能弄到一杯體面的Espresso咖啡。這真是煉獄!但對亞當與夏娃來說就不是如此了。他們受引誘、偷吃了知識善惡樹上的禁果,遭逐出伊甸園,由於其罪孽,被判在殘酷的外在世界中成為農民,辛勤耕作。《聖經》中,上帝對他們的判決就是一項詛咒,包藏人類生活條件的悲慘本質:

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聖經.創世記》第三章第十七至十九節)

如果沒有瞭解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就是針對失調疾病的寓言故事(狩獵採集者生活方式的終點),就很難理解上帝的判決。在這項始於六百多個世代前的轉變發生之後,人族所受的懲罰就是成為農民辛勤、悲慘地耕作,耕種出日常三餐所需,而不能再撿拾俯拾皆是的甜美果實。創造論者和持演化論的生物學家一致同意人類從此走上下坡路,這是相當罕見的一致立場。依據演化生物學家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說法,農業是「人類史上所犯下最糟糕的錯誤」。即使所擁有的食物與子女數變得比狩獵採集者還多,一般來說,農民必須更努力工作;飲食品質變差;由於作物三不五時受洪澇、乾旱與其他天災影響,他們必須更常面對饑荒;他們居住的人口密度提高,導致傳染病與社會壓力。農耕或許造就了文明或其他的「進步」,但也造成大規模的苦難與死亡。當前折磨我們的失調性疾病,大多數源自從狩獵、採集到農耕的轉換。如果農耕是如此重大的錯誤,我們為什麼還開始農耕?調整數百萬年來針對狩獵與採集演化的人體,使其只吃種植的作物與放牧的動物肉類,後果究竟是什麼?人體究竟在哪些方面從農耕獲益,這項轉變又導致了什麼樣的失調疾病?我們又做何反應?

最早的農民

農業常被視為老舊的生活方式。然而,從演化觀點來看,農業是一種新近、獨特、相對怪異的生活方式。尤有甚者,從亞洲到安地斯山脈等全球各地在冰河期末期,獨立產生了農業。在檢視農耕如何影響人體以前,必須提出的問題是:經歷數百萬年狩獵與採集後,農耕為什麼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在這麼多地方出現和發展開來呢?

這個問題沒有單一答案,但全球氣候變遷可能是一項因素。冰河期結束於距今一萬一千七百年前,地表進入全新世:全新世的氣候較冰河期溫暖,也更穩定,較少出現氣溫值與降雨量的極端波動。在冰河期間,狩獵採集者有時藉由摸索,嘗試種植作物;但他們很可能死於極端、迅速的氣候變遷,這些實驗未能扎根。全新世的區域降雨與溫度型態每年、每十年的變化量較小,相對穩定,針對栽種作物的實驗成功機會較大。穩定、可預測的天氣型態對狩獵採集者或許很有幫助;但對農民而言,卻是必需的。

另一項刺激全球各地發明農業的更重要因素為人口壓力。人類學研究顯示,在距今大約一萬八千年前,地球最後一次大規模冰川作用進入尾聲後,營地(人類的聚居地)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極地冰川線後退、地表開始暖化,狩獵採集者經歷一波人口成長潮。兒孫滿堂或許是一種福氣,但對無法承受高人口密度的狩獵採集者社群而言,卻是沉重的壓力來源。即使氣候條件已相對溫暖,養活額外人口必然對攝食者施加了可觀的壓力,使他們種植可食植物,以補強傳統的採集行為。然而,一旦開始這種耕種行為,惡性循環也隨之開啟;必須養活越來越大的家庭時,就進一步強化了耕種的動機。不難想像:農耕在數十年、數世紀以來的發展,就像一項嗜好變成職業一樣。當初,藉由不經意的耕種獲取食物,僅是協助養活大家庭的一項補強措施;但家中食指浩繁,加上有利的環境條件,使種植作物之利益(相對於弊)大為增加。一代代下來,栽種植物終於演化成經過歸化作用的作物,偶然出現的花園演變成農莊。食物來源變得更容易預測。

無論是什麼因素增加了狩獵採集者轉變為全職農民的規模,農業的發明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帶動數項意義重大的變遷。狩獵採集者的生活傾向於遷徙頻繁,但定居於村莊內、照料並全年保衛自己的作物、耕地與牲口,則有利於剛出現的農民。從事農業的先驅者也選擇更大,更具營養價值,更易栽種、收成與加工的植物(無論蓄意或不自覺),再對特定植物物種加以歸化。數代以內,這種選擇改變了植物,使它們在繁殖上更依賴人類。例如,墨西哥類蜀黍(當今小麥的野生始祖)僅有少數寬鬆的種子,成熟時便極易從植物本體脫落。當人類選擇擁有更大、數量更多、較不易脫落種子的玉蜀黍棒時,這些玉米類作物就越來越依賴人類以手工移除,栽種種子。農民也開始對羊、豬、牛、雞等特定動物進行馴化,主要方法是篩選出使這些動物變得更加溫馴的特質。較不具攻擊性的動物較容易餵養,近而創造出更溫馴的下一代。農民更篩選出成長迅速、生產乳汁更多、更抗旱等其他有用的特質。在大多數情況下,動物和人類變得彼此更加依賴。

這項過程在包括西南亞、中國、中美洲、安地斯山脈、美國東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以及新幾內亞高地等眾多地區,以不同的方式,發生了至少七次。西南亞是受到最多研究關注的農業改良中心;當地近一世紀的密集研究已揭露狩獵採集者受到一系列氣候與生態壓力刺激,如何發明農耕的相關細節。

冰河期末期、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攝食者在地中海東岸發展興旺,充分利用該地區存量豐富的野生穀類、豆類、堅果、水果與瞪羚、鹿、野生山羊與綿羊等動物,故事就此開始。這段期間保存最完整的遺址之一,是位於以色列加利利海邊的季節性營地歐哈洛II(OhaloII);在當地至少有六個攝食者家庭(介於二十到四十個人)住在臨時小屋內。該遺址包括許多這些攝食者採集的野生大麥與其他植物種籽,以及用來製造麵粉的研磨石、他們所造用來切割野生穀類的鐮刀,以及用於狩獵的箭頭。歐哈洛II遺址的生活,可能與人類學家針對近期在非洲、澳洲與新大陸所記錄的生活相差無幾。

然而,冰河期的結束對歐哈洛II居民的後裔帶來重大改變。一萬八千年前,地中海區的氣候開始變得更暖、更潮濕,人類學遺址數量更多、分佈範圍更廣,甚至滲入今日已成一片沙漠的地區。這段人口激增的極致是一段被命名為「納圖夫」(Natufian)的時期,距今一萬四千七百年至一萬一千六百年前之間。納圖夫時期早期,某種程度上算是採集與狩獵的黃金時代。拜溫和的氣候與豐沛的自然資源所賜,根據大多數狩獵採集者的標準,納圖夫人真的很富裕。他們藉由收割在該區域自然生長、產量豐富的野生穀類維生,並進行狩獵(主要獵物為瞪羚)。顯然,納圖夫人食物來源豐沛、使他們能永久定居在大型村莊內(人數多達一百至一百五十人),以石基建造小房屋。他們也創造念珠項鍊、手鐲與小雕像等精美的藝術品,向遠道而來的群體交易罕見的異國貝殼,並將死者埋葬在精美的墓穴內。如果狩獵採集者曾經有過伊甸園,這一定就是他們的伊甸園了。

然而,危機在距今一萬兩千八百年前來襲。可能是由於北美洲一個巨型冰河湖突然間流入大西洋,暫時干擾了墨西哥灣暖流,打亂全球氣候型態;一夕間,全球氣候陷入大亂。這段時期被稱為「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在這數百年間全球倒退回到冰河期狀態。當時的納圖夫人永久定居在高人口密度的村莊內,卻仍倚賴狩獵與採集維生;想像一下,這項轉變對他們造成何等深遠的壓力。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內,整個區域變得極度乾冷,糧食來源驟減。一部分族群對此做出的回應是回歸到較原始的遊牧民族生活。然而,其他納圖夫人顯然並未妥協,並加強了維持其定居生活型態的努力。在此情況下,需求可能成為發明之母;他們當中有些人種植作物的實驗取得了成功,在現今圍繞土耳其、敘利亞、以色列與約旦的某些地區創造了最初的農業經濟體。一千年內,人類馴化了無花果、大麥、小麥、雞豆、扁豆等作物,文化的變遷大到足以用一個全新的名稱來稱呼這個時代:前陶器時代(Pre-Pottery Neolithic A, PPNA)。這些農耕先驅住在占地有時多達三萬平方公尺(約為七.四畝,大略為紐約市一個半街區的大小)的大型拓居地內,有著灰泥邊牆壁與地板的泥磚屋內。耶律哥古城(Jericho,以其牆壁聞名於世)最古老的樓層中,擁有大約五十座房屋,人口約為五百人。前陶器時代的農民也製造研磨、搗碎食物的地面石製工具,創造精細美觀的小雕像,並在死者頭上塗抹灰泥。

改變不斷出現。首先,前陶器時代的農民以狩獵(主要獵物還是瞪羚)補充飲食;但在其後的一千年中,他們成功馴化了綿羊、山羊、豬隻與牛隻。隨後不久,他們又發明了陶器。隨著其他革新持續產生,他們的新石器生活方式逐漸興旺,急速擴張到整個中東,甚至進入歐亞非三大洲。可以幾乎完全確定的是:今日你所攝取的食品,一定含有這些人當初成功馴化的作物/動物;如果你的祖先來自歐洲或地中海,你體內很可能還有著他們的基因。

隨著冰河期結束,農耕也在全世界其他地區演進,然而各區的發展狀況有所不同。在東亞的長江與黃河谷,稻米與小米最初於九千年前被馴化。然而,東亞地區的農耕在狩獵採集者開始生產陶器一萬多年後即開始,這是協助攝食者蒸煮、儲存食品的新發明。在中美洲,南瓜屬作物首先在距今一萬年前受到馴化,玉米(玉蜀黍)則在約六千五百年前受到馴化。隨著農耕技術在墨西哥逐漸取得主導地位,農民開始對豆類與番茄等其他植物進行馴化。玉蜀黍農業緩慢但勢不可擋地傳遍了整個新大陸。新大陸其他農業革新的中心包括安地斯山脈,距今七千多年前,馬鈴薯就在當地受到馴化;美國東南部地區則在五千年前將種籽作物馴化。距今約六千五百年前,珍珠粟、非洲型稻與高粱等穀類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受到馴化。最後,山藥與芋頭(富含澱粉的根部作物)很可能於距今一萬年至六千五百年前,在新幾內亞高地受馴化。

人類栽種的作物取代採集的植物;在此同時,受人類馴化的牲畜也取代了狩獵的獵物。西南亞是馴化作用的重點區域。距今約一萬零五百年前,綿羊與山羊先在中東受馴化,牛隻在距今約一萬零六百年前在印度河河谷受馴化,歐洲與亞洲則各自在距今一萬年與九千年之間,將野豬馴化為一般豬隻。地球上其他動物受到馴化的時間點則相對晚近,包括安地斯山脈的駱馬(距今五千年左右)與南亞的雞隻(距今約八千年前)。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實際上更是最早被馴化的物種。距今一萬兩千多年前,我們就已開始飼養狼隻,將其馴化為狗;但關於這項馴化作用發生的確切時間、地點與過程,仍有許多爭論(議題甚至包括,狗是否也將人類馴化,以及人類被馴化的程度)。

作者為哈佛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主持哈佛骨骼生物學實驗室。
李伯曼的研究主題為人體如何及為何如此,以及人類的演化史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二〇〇九年,鼓勵「乍看好笑、其實引人深思的科學研究」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將物理學獎頒給李伯曼關於「孕婦為何不會跌倒」的研究。該研究的正式名稱為《胎兒負載和雙足行走人族的腰椎前凸演化》,在本書第二章中有詳細介紹。
他在哈佛開設赤足跑步研究團隊,其研究成果備受各界關注;他在YouTube的赤足跑步原理影片,更突破140萬點閱人次。他熱愛馬拉松,通常赤足參賽,為他贏得赤足教授的稱號。


書名《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
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e E. Lieberman)
出版社:商周
出版時間:2022年7月
讀冊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留言評論
商周出版
Latest posts by 商周出版 (see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