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在產業的運用與風險

錢思敏
223 人閱讀

奠基於生成式AI而產生的ChatGPT,因其具有強大的自然語言模型,對於文字回應與表達已經達到一定水準,令外界感到驚豔之餘,也產生了該如何應用生成式AI工具以提升產業營運效能的討論與嘗試。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生成式AI的型態包括文字、影像、聲音、影片、程式碼等,端視輸入訓練的內容而定,而這些不同型態的生成式AI也陸續有許多線上服務推出,各自搶占市場。一開始生成式AI主要是受到一般用戶的吹捧,但產業界也注意到生成式AI的可用性,嘗試導入在企業價值鏈的活動上,成為提高生產力的協作工具。

生成式AI已全方位展開

既然利用生成式AI簡單的輸入文字敘述,就可以無限制的快速創造出各類形態的圖像或圖案,與設計有關的企業開始導入AI繪圖工具生成各式圖片,再輔以專業設計編輯修改,就能數倍快速產製符合市場趨勢且更為多樣的設計圖樣,大大了提升客戶滿意度與競爭力。AI繪圖工具除了依文字創作之外,尚可提供無版權限制的圖片,有些工具甚至還附加智慧調修圖片功能,充分發揮AI效益。

生成式AI工具可以協助處理匯入資料的分類、總結、重點摘錄、提供專業術語的解釋、搜尋資料文獻、設計簡報大綱,甚至新產品推出所需的行銷文案,簡單輸入關鍵字於生成式AI,即可快速產出行銷宣傳文字、提供一個文案腳本、協助潤飾文稿等,雖然還需要人力做最終調整才能完成定稿,但已大量縮減員工原本所需的工作時間,這也是生成式AI能在企業營運中發揮效益的一個環節。

對於想要擴展外銷的企業來說,語言隔閡也因為生成式AI消弭不少,運用翻譯AI產生各種語言的文案,而有許多文字AI工具可協助進行語意、文體、文法、語法、錯字、上下文意判斷等各種編修,企業除可用於建置多語系的官方網站外,在各國社群媒體的行銷露出也可以有不同語言的呈現,甚至在商務往來上,也可以用翻譯AI解讀電子郵件,並發送各種語系電子郵件,相較於以往,生成式AI更能夠進行文句的語意分析,並且做更細緻的文句呈現。

生成式AI已能完成動態影像

生成式AI不僅可靜態的呈現,也可以混搭不同的生成式AI工具完成動態的影片,包括從影片文案的生成到轉成配音、調整不同口音、上字幕、字幕校對、進行特效、變換影音尺寸等等,進一步也可以用影音翻譯工具,將影片內容轉譯成不同語言的字幕和配音,變成企業在不同國家行銷推廣或是教育訓練的利器。

在程式碼方面,生成式AI也可運用於開發軟體程式、提供多個程式碼建議、自動補全程式碼、撰寫網頁程式、提供程式問題解答、進行程式的測試與除錯,甚至有些AI工具可以上傳開源專案的網址要求製作類似風格的程式,越來越多的AI功能可以幫助程式開發者大大加快工作效率。

企業只要在營運價值鏈的各種環節中,導入影片、圖像、語音、自然語言、程式語言等生成式AI工具與既有員工進行協作,可以大幅強化企業經營戰力,而近期AI加速發展,例如,OpenAI所推出的Sora,在初期階段已經可以用短句創造出短影片,AI工具不斷突破以往的同時,也必須要對企業有所提醒,審視使用生成式AI工具對企業經營所帶來的風險。

利用AI洩露公司機密必須嚴加防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內部機密與隱私問題,例如,當員工使用某些生成式AI時,也會某種程度洩露企業內部資訊給所使用的AI模型。雖然部分AI工具開發者強調會盡力的刪除個人資訊,但無法判別所上傳的內容會怎麼被使用,企業在運用生成式AI的強大功能之餘,也需要特別建立企業員工生成式AI的使用規範與指引。

原則上,企業使用生成式AI工具依據「是否需要提供企業內部資訊」可大致分成兩類,第一類是不需要提供企業內部資訊,舉例來說,輸入關鍵字生成圖片或是產生行銷文案這一類型的功能,此類所產生的風險較低,也較容易控制風險,因此,企業為了避免運用AI創作而侵害到他人著作權,可要求員工對於AI創作產出再次進行設計加工,或是針對行銷文案內容文字加以編輯潤飾等都是可行的方式,不直接使用AI產出內容,可第一步降低AI產生的著作權風險。

第二類則是需要先提供企業內部資訊再加以產出,例如,上傳程式碼要求除錯、上傳會議文件資料要求整理重點摘要等,為了避免企業內部機密因上傳AI而外洩,企業首先需要界定員工職務內可使用的生成式AI工具及其使用範圍,同時,也應評估企業效率提升與企業機密隱私保護何者為重。

為了阻絕可能的機密外洩,也有的企業採取的策略是直接禁止員工使用生成式AI工具,甚至阻擋員工連接AI工具網頁,另一方面,也有大型企業以建置專屬公司的AI模型來因應,除保護自己公司的內部資訊外,使用生成式AI的安全性可大幅提升,也能解決AI內容錯誤的風險,而提供符合企業的正確資訊。雖然建置專屬AI模型似乎在成本上不會是中小企業的選項,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勢必會有相對可負擔的解決方案出現,在此之前,企業要確保員工正確地使用AI工具,降低可能帶來的風險。

此文章與信傳媒同步刊登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