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維新並非維新,尊皇也非尊皇:半藤一利的《幕末史》

江仁傑
415 人閱讀

書名:幕末史

作者:半藤一利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時間:2017/10/5

1868年開啟了明治維新,今年正好150週年,它是日本邁向近代化的重大變革,為國家帶來光明與進步。日本能與歐美比肩,正是奠基於此 。然而,這只說對了一半。明治維新的偉大,僅是幕末戰爭中勝者的觀點。

當年的敗者,難道反對國家進步,反對文明開化?絕非如此。締造明治維新的志士們,他們的敵人:德川幕府,事實上率先決定「開國」,向西方學習近代化,而志士們原本高舉「攘夷」之旗反對幕府,並向英、法等國挑戰,慘敗於列強後,認識到非得學習西方不可,才以「為攘夷而開國」轉向,打敗了率先開國、卻因鎮壓攘夷派而與之結仇的幕府。幕府及忠於幕府的各藩,在戰爭中敗給長州藩、薩摩藩的志士,許多人被殺且承受污名,而國家近代化的光榮,則照耀在勝者的身上。

為此一荒謬現象打抱不平的,從當年至今所在多有。作家半藤一利的《幕末史》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幕末史》描述,當時的幕府雖然被海軍創始人勝海舟評為「缺乏人才」,但起初倒也不乏了解國際局勢的執政者。當時西方列強已把泱泱大國清朝打得大敗,這一點從鎖國狀態下唯一對外窗口:長崎的荷蘭人口中,以及海峽對岸朝鮮人傳來的消息,已獲得確認。因此1853年美國「黑船」來航時,幕府自知無法抵擋,因而決定開國、通商,還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不過這也給日本帶來機會,在幕府規劃下,以從前學自荷蘭人的「蘭學」為基礎,大力吸收西方新事物,累積自身實力。

但許多武士認為,幕府的讓步就是喪權辱國。批判幕府的聲浪逐漸高漲,並宣稱要驅逐蔑視日本的洋夷(攘夷)。缺乏翻身機會的下級武士與野心家,更抓住了大顯身手的好時機。被遺忘已久的天皇,更因此被拉出來作為倒幕的號召(尊皇)。

當時的天皇及其朝廷,對百姓來說十分遙遠,江戶的「公方大人」(幕府將軍)才是決定事情的人。無實權的天皇僅能維持門面的尊嚴,朝廷公卿則普遍貧窮。雖然水戶藩等提倡「朱子學」,其中蘊含的尊皇思想影響了武士階級,但當時對於天皇的看法,並非1880年代末期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樹立的「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之中絕對崇高的天皇,連天皇一詞的發音都不一樣。在七、八世紀《萬葉集》的時代,天皇讀作「Sumeramikoto」(すめらみこと),而非現在的「Tennno」(テンノー)。幕末時多稱為內裏、聖上、禁裏,民間則稱為天子大人。「Tennno」此一莊嚴用語,要多年以後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1889至90年),才推廣開來。

正因如此,志士們雖聚集在尊皇的旗幟下,卻並未將天皇視為神聖不可侵犯,反而意圖挾持 ,以「抱玉」作為爭奪天皇的委婉代稱。1864年長州激進派發動的「禁門之變」也真的進攻皇居,因而在京都市街與防衛的幕府方大打出手,導致三萬戶毀於戰火。

各式各樣的激進攘夷派不斷以暗殺手段來宣揚政見,剷除異己,更有人策劃火燒京都製造混亂,以便於刺殺政敵。若以現在的輿論來評價,與其稱之為革命,或許更接近恐怖主義吧。此外,長、薩更疑似偽造聖命,豎起天皇的錦御旗討伐幕府,因而在鳥羽.伏見之戰獲勝並奪取政權,緊接著的戊辰戰爭中,更以天皇之名攻入一直支持幕府的會津藩,進行報復式的殘殺凌虐,其狀之慘,連《幕末史》都不忍描述。

維新志士們試圖讓國家邁向近代化,但長州、薩摩壟斷高位所形成的「藩閥政治」,反而使日本在維新後紛爭不斷。先不提幣制改革造成擠兌導致多家豪商破產,或是租稅從實物改為現金(地租改正)加重了農民負擔並導致農村解體…等等經濟上的失政,政治權力與對外關係兩方面更是難以忽視。

當武士特權慢慢被剝奪,造成原本追隨維新派的武士不滿時,又發生鎖國的朝鮮不願與明治新政府外交往來一事,政府因而打算征伐朝鮮作為消解內部壓力的方式,即所謂的「征韓論」,但歷經爭論後並未發兵,導致西鄉隆盛辭職下野。原本就不滿藩閥政治的武士們,在出兵朝鮮的希望又落空的情況下,發動了佐賀叛亂。政府一方面鎮壓叛亂,另一方面又以規模較小的臺灣征伐(1874年牡丹社事件)來安撫武士的不滿。但緊接著擁護征韓論的「雲揚」艦艦長炮擊朝鮮的江華島並派陸戰隊登陸,造成江華島事件(1875年),此一緊急事態再度掀起舉國的危機感與激烈政爭,原本在討論的建立近代政治制度、三權分立等等立刻被拋到一邊,還造成多人下野。

然而對外衝突,沒有讓聚集在薩摩的西鄉隆盛身邊的武士們降低不滿,反而發動了維新後的最大叛亂,即西南戰爭(1877年)。戰後,舊武士階級遭到鎮壓,此時應該設法建立新的軍隊制度,避免武人再度失控才是。然而,身為陸軍將官的山縣有朋卻推動軍隊統帥權的獨立,讓軍隊直接服從於天皇與參謀本部,甩開文官的束縛。在制定帝國憲法之前,統帥權其實就已經走向獨立了,而這正是日後脫離文人政府控制的「軍閥」誕生的原因。難怪作者半藤一利毒舌批評說,維新諸人缺乏整體方向與願景,維新之後十年,「最重要的構成『今後國家』的骨架依然還沒完成。主要進行的只有權力鬥爭。」

讀者至此不免思索:明治維新在當時及後來,都造成許多嚴重後果,若不以明治維新的方式來推動近代化,說不定還更好一點。此外,過度讚譽明治維新,不但偏離歷史事實,也代表對於當年志士們的錯誤毫無認知。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徹底放棄了帝國主義,制訂了和平憲法。但如果片面地宣揚明治維新的光明面,對於當年的錯誤輕輕帶過(特別是為了減輕國內壓力而輕啟戰端,以及軍閥政治的傾向等部分),其歷史觀就與戰後至今的和平路線背道而馳。因此日本輿論如何看待明治維新(以及大東亞戰爭、昭和戰敗等等)的歷史,其實牽涉到當今政治議題,例如和平憲法應否修改,若要修憲該如何處理軍國再興的疑慮等等,都與歷史認識息息相關。

再從探究歷史的角度來說,明治維新在後世的樣貌,看似經過國家菁英的審慎規劃與大魄力的執行,但細究之下卻可以發現其中有相當多的混亂與意外,參與者只是拼命從起伏跌宕的局勢中努力形塑自己想要的秩序,並沒有誰能真正掌控一切。許多重大歷史過程都是如此。如果將某個人物或事件過度神化,只會使我們產生錯誤的認識。

在臺灣,也有人認為我們可以學習明治維新,來創建自己的新國家。然而,當我們仰望維新志士們憂國憂民的精神時,也不得不正視其背後的陰暗代價。明治維新當然可以提供許多經驗與教訓,但或許不太適合放在神壇上作為膜拜的對象。

作者生於臺灣桃園,長期混跡於臺北,偶而出現在東京。喜愛鑽研歷史與當今局勢。最近的興趣是長途散步與科幻小說。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