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國經濟是1992年鄧南巡重啟改革開放以來最慘的一年,外資跑光、房市崩盤、股市慘跌。這讓中國民眾渡過了一個不太愉快的龍年春節,而新一年的經濟前景依影陰影籠罩。
2024的新春,中國人很難過年
新冠疫情前,每年農曆年假期日本旅遊景點總擠滿中國遊客,今年很明顯地中國遊客減少了,遠不如台灣遊客人數。依中國文旅部統計,8天春節假期共有約360萬人次出境,大概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準;期間每日邊檢出入境人數平均169萬人次,也回到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近9成。不過這主要是來自往返港澳地區人數的貢獻,據移民管理局統計,春節期間幾個粵港澳陸路口岸通關流量占到了全國出入境總量7成以上,這兩個地區也是春節出境旅遊最多的目的地,其次是泰國、越南和新加坡等對中國旅客簽證政策較寬鬆的國家。
今年春節假期,中國國內文化旅遊、餐飲等消費總金額雖創新高,但人均金額卻下滑。據中國文旅部統計,春節假期中國國內出遊4.74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成長19.0%;出遊總花費6326.87億人民幣也比2019年同期增長7.7%。但國內旅遊每日人均花費為166人民幣,比去年春節174人民幣還降低5%。顯然疫情之後中國整體消費下降的趨勢還未止歇。
春節各項數據預示著:2023年的經濟慘狀恐怕不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雖然中國政府也在盡全力挽救危機,但2024年還很難聽到春鳥啼鳴。
救股市國家隊正式啟動
農曆過年前,中國社群媒體出現許多股民哀嚎在股市被套牢、賠上大半積蓄,不少股民甚至到美國大使館微博向「美帝」求救,股民還哀求「把我們收入納斯逹克吧!」股災已成民怨,中國政府也在農曆年前出手救市。2月7日拉下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換上吳清。在吳清上任前夕,中國「國家隊」已啟動救市方案,而且改變以往拉抬大型股方式,透過大舉購買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救市。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因此增加了約1兆人民幣的流動性。開年之後,證監會一連舉行10場會議向企業界、外商、學界、專業界喊話,吳清也親自主持兩場以穩市場信心。
一連串救市措施在短期間的確收到效果。上證指數從2月5日2702點的低點爬升回年後的2900點。而深滬300指數也從2月初的3200以下反彈至3400點。不過中國巨豐投顧分析師郭一鳴指出,整體而言市場反彈是短期刺激所致,缺乏實質性提振,多只是靠題材股發力,目前看來「反轉的概率還不高」。其實股市是整體經濟的反應,像中國房地產佔GDP比重三成,房地產大崩壞自然也拖累股市。
救房市救命丹也拼命撒下
因此搶救房市也是一大重點。中國人民銀行2月20日宣佈,調降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25個基點,這也創下史上最大降息幅度。5年期LPR是民眾房貸利率定價的基準,調降有助於減低購房成本、提振房市買氣。以30年期、100萬元房貸為例,貸款人每人可以節省約2500人民幣。
此外,中國政府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針對建案推出專案融資「白名單」,由5家大型國有銀行貸款給大約8200個住宅項目貸款,總金額可望達人民幣3.2兆,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新貸款。虧損嚴重、債務出現違約的大建商碧桂園也宣佈 旗下建案中有超過30個項目進入「白名單」。
房市崩盤造成的大窟窿是拖垮地方財政、金融體系、股市,甚至整體經濟的更根本問題。房市也不像股市會因為救市資金注入立即短期反彈,重傷後中國房市依然還不見復甦跡象。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CRIC)的資料顯示,今年春節期間房市今年房屋成交年減40%,一、二線城市購屋熱度降低,三、四線城市也未見返鄉置業的人氣,這顯示出民眾購屋信心不足、觀望情緒強烈。1月份中國30個重點城市成交總計888萬平方公尺,絕對量創2019年以來同期新低。
雖然這次降息幅度超出市場預期,但也有經濟學家認為人行還有空間進一步降低借貸成本,但中國人行並不願大幅降息以加速經濟復甦。人行此次降低長期利率卻未同時調降短期利率(包括1年期LPR和中期便利貸[MLF]),這反映出中國政府擔心大幅降息會助長房市泡沫重演,同時也要穩人民幣匯率、防止資本外逃。2023年中國吸引外資共330億美金,這不到2022年的兩成、更只有2021年顛峰的十分之一。
刺激民間消費是重點,但效果仍是大問號
外資逃,本地民間投資也不振。中國政府也知道不能再光靠政府的投資與消費撐起經濟,所以國家發改委在2月19日公佈了《民間投資引導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想藉以刺激民間投資。依此草案,政府將設立專項獎勵民間投資工作成效顯著的地區,提供資金投注在相關基礎設施以及社會事業(包括醫療、教育、養老等等公共服務),並明訂專項資金可支援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建設(PPP,即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這個政策在去年7月發改委就提出,如今終於要具體落實,這也說明瞭中國政府在調整「國進民退」的經濟思維,但力度能否有效刺激民間投資還是個大問號。
就在中國忙著救房市、股市之際,日本在二月中旬最大新聞題是它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頭銜被德國奪走了;這是1968年日本GDP超越西德後,55年來首度落後德國。一方面固然與日本「失落30年」累積的諸多問題有關,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日本刻意長期採寬鬆貨幣政策、讓日元貶值造成的。日本央行藉此以維持高度流動性、刺激消費、提升消費者物價指數,並讓央行得以增加買入長期日本政府公債。日本QE政策讓日本維持經濟活力,但也因為日幣貶值讓以美元計價的GDP跟著貶,所以去年排名讓位給德國而屆居第四。
習近平緊抱「民族復興夢」,不讓人民幣貶值
不少財經專家認為,中國地方債務和房市債務太過龐大,若人行不像日本央行一樣採取大規模量化寬鬆(QE)政策無法解決危機。相對地於日本,中國卻不願大規模量化寬鬆、讓人民幣貶值,主因是懷抱著「民族復興夢」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企圖在國際上建構「人民幣經濟圈」、和美元分庭抗禮。這個夢想能否落實還是未知數,但要先付出的代價就是讓中國地方債務與房市債務難以解決,也讓中國消費不振、通貨緊縮成了中國經濟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
今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跌0.8%,是14年來最大跌幅; 生產價格指數(PPI)也連續16個月下跌。經濟學家擔心,若政府不採取更積極手段剌激消費,中國會陷長期通縮泥淖難以自拔。
一般預料,在三月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前,北京還會陸續公布救市措施。到目前為止陸續公布的救市方案規模乍看都不小,但相較於中國房市債務與地方債務規模仍如杯水車薪。去年彭博的報導就指出,中國房市債務共約14.7兆人民幣、將近中國GDP12%;而瑞銀則估計,的地方政府投資平台總債務更高達GDP的48%。以這樣大的錢坑來估計,中國人行必須大規模「擴表」,也就大量印鈔票、收購國債,擴大資產負債表,才有可能填平這兩大錢坑。一位華爾街專家估計,人行可能要擴表到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兩倍以上才能解決問題。目前人民資產負債表規模約6.3兆美金,還低於美國聯準會的7.6兆金美。
「市場尚未觸底,」一月底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加西亞-耶赫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被《紐約時報》問到中國房市危機時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不只房市,股市、地方債以及整體中國經濟,都還未觸底,黑夜還在前頭,而且不知道黎明是否會到來。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 賀錦麗抓緊進步女性,川普向賴清德傳話 - 2024 年 9 月 18 日
- 習大為何不願承認美中競爭關係 - 2024 年 9 月 4 日
- 小草會成政治移民還是政治難民? - 2024 年 8 月 21 日